在崇明竖新镇村民周雄凯小时候,每年7月30日,街上常有人因为买不到豆腐而吵起来,因为那天各家各户都要祭祀大烧杀死难者。从1938年起,日军在崇明沈家镇、猛将镇、三光庙等地烧杀掠夺,其中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当数1940年7月底竖河大烧杀。民间收藏家周雄凯收集抗日藏品千余件,真实记录这段历史。
收藏从子弹壳开始
周雄凯介绍他的收藏品
竖新镇跃进村村民周雄凯的家距离竖河大烧杀遗址仅有50米不到,从小他就常听爷爷描述当年的情景:日军制造惨绝人寰的竖河大烧杀,原本繁华的街巷被烧得一干二净,到处是机枪声和哭喊声,而死难者大多是老弱妇孺。由于前几天有风雨,大片倒伏的高粱遮挡了道路,这才让周家宅幸免于难。但周雄凯的一位亲人却在日军的烧杀中罹难。日寇离开后,爷爷从一片废墟中捡拾了几枚子弹壳,带回家用手帕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
长辈们对日本人暴行的描述,让周雄凯从小就对抗日题材的影视剧、文学作品等充满了兴趣,他迫切地想要了解那段历史。周雄凯回忆起小时候的情景:“每年的7月30日,竖新镇街上常有人因为买不到豆腐而吵起来,因为那天各家各户都要祭祀大烧杀死难者。小时候还在羊圈里、河里挖出过枪和子弹,后来才知道那是游击队撤退时留下来的。”
爷爷去世后,这几枚子弹壳就到了周雄凯的手中。2000年前后,他开始一门心思收藏起抗战题材的藏品,小到一张良民证,大到几十斤重的炮弹,周雄凯走街串巷、与全国藏友交流,把他认为有价值的藏品悉数收集起来,至今藏品已不下千余件。
一个藏品就是一段历史
抗战时使用的的刺刀地雷等
在周雄凯的藏品中,有两把他从崇明乡间收来的锯子,锯子造型与普通人家中用的大为不同,那它为何会出现在崇明人家中呢?周雄凯说,这两把锯子是典型的日本工艺,是侵华日军带来的,当年崇明岛上的日军就曾用这种锯子,锯掉许多八仙桌的四个桌腿,改造成“榻榻米”用。这把如今依旧锋利无比的锯子,成了日军侵华的铁证。
周雄凯展示了几个印有“宣抚班”字样的公文袋,“宣抚班”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原来,宣抚班是隶属于日军军级特务部执行宣传、安抚任务的随军组织,当日军占领一个地方之后,由一种穿军装的人出面,以演说、唱歌、演剧以及散传单、办报纸等手段,宣传“日华提携”、“共同防共”,来论证日本侵华的合理性,帮助组织当地维持会等伪组织。宣抚班总部设在北平,在沦陷区的各大城市都设有本部,分支遍布各县、乡,崇明也不例外。这几个公文袋,是10多年前他用一台影碟机从一位老人手中换来的。
周雄凯说,有人收藏是因为出于对这种物件的喜爱,还有人是为了收藏而收藏,期待从中获得经济利益,而他的收藏则是为了能够了解历史、记住历史,他要知道竖河大烧杀的真相,了解日军侵华的历史。比如,从竖新镇各地发现了大量武器弹药,就足以证明当年这里曾是抗日游击队活动频繁的地区。
而据一份汉奸供词,制造竖河大烧杀的主谋有5个,其中的四个,周雄凯都通过查阅中日双方的资料了解了其人其事,唯独一个叫“施亚”的人,却怎么也找不到相关资料。他花费一年多,查阅了大量史料,依旧一无所获。直到有一天,儿子翻阅他的资料,调皮地用崇明话念日本人的名字,周雄凯突然如醍醐灌顶,“施亚”不就是用崇明话读“矢野”吗?后再查阅资料,初步可以肯定“施亚”正是“矢野长雄”——驻沪日军的一位参谋。周雄凯找到了5个主谋的照片,把这些资料珍藏起来。
通过对实物、史料的研究和亲历者的口述,周雄凯对竖河大烧杀前后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1938年3月18日,崇明沦陷后,抗日游击队始终未放弃抵抗,尤以竖新镇等地游击队员活动最为频繁。游击队员用日军发射后没爆炸的炮弹改制成地雷和定时炸弹,炸毁了日军生产线,炸死日军多人(在周的藏品中,就有出自崇明的“土地雷”)。竖新镇的老百姓为了犒劳游击队员,常为他们送去粮食和衣物,这才招致了日寇疯狂地报复。
但愿“抗战”不孤单
“占领崇明岛”(日本杂志)
一次,周雄凯开车送四个高中生去县城,途中听他们聊起日本,周雄凯随口就问:“你们知道70多年前日本人来过崇明吗?”高中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是来投资的,有的说是来旅游的,居然没有一个人说出日军侵华的历史。这让周雄凯听了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家后他找出一枚日军炮弹弹壳,放在儿子的书桌上,并经常和儿子讲起抗日故事。“70万崇明人中,有一万人知道3·18对于崇明的含义就算不错了。”周雄凯说,“有时候想到侵略我们的只是一个小国,武器不算先进,经济不算发达,但他们曾践踏过我们每天生活的家园,就感觉是一种耻辱,而要是忘记了这段历史,就等于是一种背叛。”在旁人看来,国仇家恨让周雄凯执着到有些偏执,崇明收藏家不少,可醉心于抗日题材的只有他一人。为了得到心仪的藏品,他不惜倾囊而出,为此时常招来家人的埋怨。周雄凯从没后悔,却难免有些失落,笑称自己是一个人在“抗战”。
如今,这个“偏执”的收藏家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同。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崇明修缮了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竖河镇大烧杀遗址,并建立了“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丰富展馆内容,更好地还原崇明抗战的历史原貌,提醒民众勿忘国耻,激发爱国情怀,特向社会各界征集抗战时期文物史料。对捐赠者均颁发捐赠证书;对于珍贵的文物史料,可视其情况给予捐赠者必要的经济补偿;也可保留文物的所有权只提供给纪念馆向公众展示,纪念馆负责保持文物展品的完好无损。
责任编辑:朱憬 最后更新:2021-08-24 11:46: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