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其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的弱点更加突出,开始停止对中国的大规模战略进攻。中国抗日战争逐渐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调整其侵华策略,对国民党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将主要力量用于打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占领区加紧扶植倪儡政权。在日本的政治诱降下,国民党内投降、分裂、倒退活动日益严重。1938年12月, 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亲日派公开投敌。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继续坚持作战。随枣战役和第一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第一次用武力迫使日军回到战役前的态势。桂南战役中,中国军队取得昆仑关作战的重大胜利。日军伤亡惨重,没有达到预期作战目的。
在国内政治方面,国民党抗战初期的积极态度开始转向消极。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1941年1月发生围攻新四军的皖南事变。
在尖锐的民族矛盾和复杂的国家政局面前,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担负起在敌后抗击日军的重大责任。
八路军贯彻“巩固华北”的战略部署,由山区向平原地区挺进,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百团大战威震敌胆,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华北的晋察冀、晋冀豫、冀鲁豫、晋西北、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
新四军贯彻“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在华中建立皖东、豫皖苏、皖东北、苏北等抗日民主根据地,扩大苏南、皖中根据地。
在华南,创建了东江、琼崖、珠江等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在东北,抗日联军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抗战的重心。到1940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由抗战初期的5万余人发展到50万人,抗日根据地从陕甘宁边区发展到跨华北、华中、华南的广大地区,近1亿人口。
相持阶段到来前后的国际形势和日本侵华方针的变化
中国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前后,正是国际局势急剧恶化的时期。1938年3月,德国军队侵入奥地利。
1938年9月29日至30日,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慕尼黑召开会议,讨论捷克危机,达成《慕尼黑协定》。1939年8月,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9月1日,德国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9月3日,英、法两国对德宣战,欧洲战争正式爆发。
1939年4月,担任华北伪政权海关监督的汉奸程锡庚在天津英租界被暗杀。日本以此为借口,向中国提出一系列无理要求。7月15日至22日,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与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在东京谈判,达成协定。英国在实际上默认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938年11月3日,日本首相近卫发表“东亚新秩序”声明,强调建设新秩序应以“日、满、华三国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立连环互助的关系为根本”,放弃“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方针,将军事进攻为主变为政治进攻为主,军事打击的重点转向敌后战场,在经济上实现“以战养战”的长期自给体制。
在日本的诱降下,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叛国出逃。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汪精卫任代主席。
1922年10月30日,墨索里尼被任命为首相,法西斯独裁政权正式在意大利建立。图为阅兵式上的墨索里尼。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法西斯政权正式建立。图为1933年2月,希特勒第一次以总理身份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
1938年3月,德国入侵奥地利。图为德军占领萨尔斯堡。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正式签署了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图为签订协定的四国代表(前排左起: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意大利外长齐亚诺)。
英、法两国希望通过以对德国的妥协来换取欧洲的和平。图为从慕尼黑返回伦敦的张伯伦,在机场上挥舞着协定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1939年3月15日,德军进占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图为斯大林(右)在莫斯科会见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左)。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向波兰发动全线进攻。
1940年5月10日,德军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发动突然袭击。图为顷刻问便化为废墟的荷兰民房。
1940年,德国轰炸机飞临伦敦上空。
1940年6月14日,德军进占法国巴黎。图为德军机械化部队通过凯旋门。
1939年7月15日,为解决天津英租界一汉奸被刺事件,英、日两国在东京举行会谈,双方达成《有田一克莱琪协定》,英国不惜牺牲中国利益与日本妥协,天津事件平息。
1940年7月18日,英国在日本不惜开战的威胁下封闭滇缅公路,切断了中国抗战的供给线,给中国造成极大损失。10月18日,滇缅公路重开。图为在缅甸待运物资的卡车。
蒋介石致驻英大使郭泰祺电,嘱向英国政府探询英、法以后对远东的政策能否固守国联盟约会员国的立场。
策动汪精卫叛离、建立伪政权的日本参谋本部课长影佐祯昭。1940年任汪伪政权军事顾问部最高军事顾问。
1938年11月3日和12月22日,日本政府两次发表诱降声明。图为《庸报》的有关报道。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叛国,自重庆出逃,19日到达河内。29日,汪精卫在河内发表致蒋介石等人的“和平建议”电报,又称“艳电”。图为汪精卫手书的“艳电”。
汪精卫逃出重庆后,今井武夫向日本首相近卫作了报告。图为报告的密电原件。
1939年1月2日,《新华日报》登载关于国民党中央永远开除汪精卫党籍,并撤消其一切职务的报道。
1939年5月31日,汪精卫一行乘日本海军飞机由上海到达日本东京。汪精卫此行的目的在于与日本会谈在南京建立伪政权的计划。
1939年6月,国民政府发布通缉汪精卫(汪兆铭)令。
1939年9月,汪精卫(右1)在上海举行记者招待会,对日本记者发表谈话,表示愿意与日本停战,“诚意合作”。
1939年12月30日,汪伪集团与日本签订卖国的“日汪密约”。 图为“日汪密约”原件。
责任编辑:翁雨婷 最后更新:2024-07-16 09:34: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三、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进行全国抗战/敌后战场的开辟(二)
下一篇:四、进入相持阶段的中国抗战(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