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着脚丫的时候起,就在这里的鹅卵石、青石板路上行走。幼稚和童真贪婪地把目睹的一切深深地烙在脑海里。
记忆中爬满青藤的古城墙,而今才知道是别处不曾有 的雄伟、壮观:高三丈,宽两丈,清一色几百斤的四方石块砌成,把个偌大的古城严严实实地围成内城和外城,城墙上每隔几十米设有炮台,进城四向有厚厚的拱形城门,早晚开关城门,那开启的钟声仿然还在耳边敲响。
古城的塔,在孩子的梦中是一种遐想和憧憬,在成人 的心目中是一部沉沉的史书,而在老人的嘴里却是一段流传千古的神话。神话中的古城三塔,是神仙中的三兄妹, 他们一同下凡游览,经过这里,见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便动了下凡之心,哥哥化作了 “凌云塔”,坐落在资江河边,身躯巍峨挺拔,高耸入云;妹妹化作了 “花塔”(斜 塔),坐落在离哥哥一里之遥的高坡上,斜斜的身影,花白的裙衫,婀娜多姿,光艳照人;弟弟化作“南塔”,与兄妹 遥遥相对,坐落在城南的山峰上,终日与青山白云相伴,与百鸟清泉为伍,逍遥自在,好不快活。他们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块土地,给这里的人们带来幸福安宁,然而 凡间毕竟是凡间,神仙也免不了遭受人世间的灾难和浩劫……
从西门的城墙下开进一条小河,便是内城的穿城河。 水流缓缓,由西至东,几经弯曲而汇入赧水。小河亲切是5时人5的梦,小河神奇是古城人诉说的传说。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穿城河有巨龙作怪,时常兴风作浪,灾害两岸居民。官府屡派官吏治水,都无济于事。后来有一高僧带来了帮石匠,沿河一连修建了五座石拱桥,取名为兴龙桥、攀龙桥、回龙桥、骧龙桥、化龙桥,恶龙才被征服,河水也变得格外的清澈温驯。每到阳春三月,两岸芳草萋萋,
柳树成荫,风和日丽之时,商贾渔船来往穿行,好一派繁 华景象。
穿城河的中心地段,岸边坐落一偌大的寺院,这便是芳百世的“大成殿”寺院。寺院的侧门临着老街,走咖牙雜前门,便倾獅大的银杏叶難,覆荫翳翳,这是鮮肖做錄县令时亲 雌。历经风雨,可谓陶令不知何处去?留有银杏空悠 院前厅,拾贿上,大祕就坐落在青石块雄它始建于宋,雖于道光十五年。殿堂高大雄伟顶式木结构,雕龙附凤,金碧辉煌,带有明显的宫廷建筑风格。也许正是它的建成,随着千百年来儒家思想的教化和宫廷文化的流人,这里逐渐成为周边地区经济文 化的中心。这里的文人墨客、商贾要人,朝朝代代无论是 追求功名,积极人世的也好,还是四大皆空,超然出世的 也罢,他们的文学作品都深深地烙着这古城文化的印记。
大成殿的后院,紧靠内皇城城墙,穿过内皇城宣风门, 便进人皇城坪,历代衙门就设在这一方之地的高坡上。一 代相传一代的老人们说,衙门是古城的风水宝地,说在很 久以前,外地来了一位风水先生,发现衙门口石阶上正是 这里的龙脉所在,便回家挖开祖坟,将残骸烧成灰溶人两 坛酒中,然后挑着酒来到衙门口,将酒坛打烂,双腿一跪, 一声长哭,双手将膝盖上的血和着酒里的骨灰一齐下葬了。 时隔七七四十九天后,城里鸡犬不宁。衙门派人查看究竟, 不得而知。后来是云山胜力寺下来高僧才发现衙门口的宝 地被外人所葬,官府挖开青石块,清除已成血丝网状的魂 魄,城里才恢复了安宁。为了不再被人动用这块宝地,官 府派人重修衙门口阶梯;改青石块为巨形条石,一直铺到武陵井。
说起武陵也是古城的一奇:水之清、之淳、之凉 不说,奇就奇在天旱无论多久,水位不下降,暴雨无论多 大,水不泛黄,依然清澈见底,平静如镜;挑水的人多, 井里冒出的水就多,挑水的人少,井里冒出的水就少,十 里八街,家家户户喜欢用它揉凉粉、打豆腐,做酸水坛, 人们把井比作水仙姑。关于武陵井的来历,谁也没有确切 的考证,只是相传挖井之初,水脉汹涌异常,水井落成之 后里面浮出一块竹牌,上面写着“武陵”二字,便以此作 为命名。后来人们作出种种猜想,说武陵井的水来自武陵 桃花源,也有说来自四川峨眉山,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 要的是古城人赋予武陵井的神奇内涵,它已不是一口普普 通通的井,它是古城人生活的一部分。
翻过这尘封已久的古城影集,眼前如同梦中醒来般模糊零乱,面对都市的繁华与喧闹,心的沉重似残阳在撕剪 着晚霞碎片。不经意于残留的古城墙旁和石桥河边,几多感叹,几多牵挂……现代文明为何以牺牲古代文明代价? 这难道是历史的必然?古城啊!你是古城人的一张身份证- 你是古城人的一张脸。
(原载湖南人民出版社《武冈黄埔情----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纪念文集》)
责任编辑:徐永帅 最后更新:2019-09-16 14:43: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黄埔感怀】武冈颂2
下一篇:千古风流话武冈(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