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由于国民政府的推动,湘西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建立。同时“江苏、浙江、安徽等省沦陷区学校及全国许多教育社团纷纷迁入,分布于大半个湘西,使湘西教育骤然形成了一个从幼教到高教完整的教育体系”。
一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湘西兴办小学、中学、职业、师范等各级各类学校,推动了湘西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发展。
兴办小学。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原有短期义务小学和短期特区义务小学的基础上,大兴乡保国民教育,还在湘西设立边区小学。30年代中后期,湘西短期义务小学迅速发展。1935年,湖南省根据教育部《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在全省实施短期国民义务教育。开办简易小学和一、二年制短期义务小学,将全省所辖县划为一、二、三等县,下达开办短期义务小学任务。其经费由县自筹40 %,教育部和教育厅补助60%,限令10月开学。当年,保靖县政府成立“民教委员会”,决定拨银元1080元作为短期义务小学开办经费;并“训令”各乡镇自行办学,将学校办得好坏作为对乡镇长和保长的考绩,办学不力者撤职。其他各县都按省政府“训令”,选定设班乡镇,开办短期义务小学。后来,湘西各县又按照要求增设新班。湖南省教育厅考虑到湘西很多县份“财力特殊困难,新班经费,仅令自筹百分之二十,补助百分之八十。“当时短期义务小学的校产校县,以及学生的学习用品书籍笔墨等都是公备。” 1940年后,湘西乡保国民学校教育获得迅速发展。1940年,国民政府为实施新县制,颁布《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国民教育实施纲要》等法规,规定推行“新县制”的县市、乡镇设六年制中心国民学校,保设四年制国民学校①。实行所谓政教合一,管教养卫合一,儿童教育与失学民众补习教育合一的教育体制,将村小改为国民学校,乡镇小学改为中心国民学校。规定每保设立保国民学校1所,每乡镇设立中心国民学校1所,都包括儿童教育与失学民众补习教育两部,保民兼任保国民学校校长,乡镇长兼任乡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与此相配合,湖南省颁布《湖南省实施国民教育五年计划纲要》、《湖南省各县筹办保国民学校及乡镇中心学校须知》等文件,规定将乡镇原有公私立高级小学及完全小学改设为乡镇中心学校,以每乡镇设立1所为原则;将村寨原有公私立初级小学改设为保国民学校,以每保设立1所为原则;原乡镇没有高小和初小的,一律按规定设立;乡镇保内已改办或新设有中心学校和国民学校的,其区域内原有公私立学校应继续办理。限令于1941年,完成乡镇保设校之数额,湘西各县先后遵照执行。国民教育推行后,湘西基本实现一乡一中心国民学校、一保一国民学校,湘西小学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据统计,1930年时今怀化市区域内设高等、初等小学780所。到1935年设高等小学62所、初等小学976所。到1940年时,小学数较1935年增长85.5 %,乡镇中心学校达142所,保国民学校达1591所②。这一时期,经过少数民族的极力争取,国民政府还在湘西民族地区开设短期特区义务小学多所和湖南省立永绥县边区小学、风凰县边区小学。
兴办中学。1912年—1936年,湘西境内中学教育发展十分缓慢。直到1936年,除沅陵、芷江、洪江、永顺、风凰少数县份外,其余各县都没有设立中学。抗战时期,则“境内中学教育盛极一时”。据1937年—1945年统计,今怀化市境内各县共有普通中学38所。其中,公立21所,私立17所,沅陵一县有普通中学12所,中学几乎遍布湘西各县。其时,湖南省政府要求各行政督察区设立一所省立中学,因此,湘西地区设立了三所省立中学。1938年,省立沅陵中学开办,招收高、初中各1班,省督学樊国挺兼任校长。次年,迁往溆浦县,改称省立九中。1941年,省立第十中学创办,校址设于洪江,设高、初中部,面向第十行政督察区所辖各县招生。同年,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署按《湖南中学教育改进计划纲要》规定,在保靖设立省立第八中学。初设初中3个班,有教职员17人,学生130人。次年秋起开设高中班,成为第八行政督察区的一所完全中学。入校学生中,除境内各县外,还有其他地区的学生③。经过少数民族的努力争取,湖南省政府在乾城县设立湖南省立十三中。在偏僻的湘西地区,出现4所颇具规模的省立中学,这是湘西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发展中的盛事。
兴办师范学校。湘西地区的师范教育肇始于清末。1899年,永绥厅知事吴传绮开设男女师范馆,为湘西师范教育之萌芽。由于地方不靖,师范教育发展非常缓慢。抗日战争爆发后,情况有了明显改变,出现了一所国立师范学校——国立茶洞师范学校。为使从沦陷区内迁的青少年得以入学和教职人员得到安置,1941年教育部委派苏家祥曾到湘川黔三省边区筹建一所中等师范。在选择校址过程中,苏家祥到湘西永绥(今花垣)县调查。当地人士侯丹州、刘仲席、杨勋成等极力建议在茶洞建立国立师范学校,并表示在建校物资上可以提供帮助。1942年,国立茶洞师范学校设立。学校占地47亩,周围山地200余亩划为学校农场。除将原有的祠庵宫舍改造成校舍外,还新建房屋200余间,“均系半新式建筑,砖砌墙壁,工程坚实”。所需教室、图书馆、寝室、办公室、宿舍、厨房、厕所、运动场等无不备齐。修筑的砖木结构的学校礼堂,可容纳700余人。学校经费由教育部拨付,比较充裕。教师教学水平高,学生学习风气好,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从1941年到1946年,共招收高师17个班559人,简师5个班168人,全校学生共727人。其中,高师毕业10个班301人,简师毕业1个班16人,共计毕业学生317人。另外,1945年前,从军的学生有36人④。根据湖南省政府要求,省教育厅在湘西设立3所省立师范学校。1936年,湖南省政府创办芷江乡村师范,设高师(中师)、简师(初师)两部,分别招收初中毕业、高小毕业生入学,学制分别为3年、4年。1940年2月改称湖南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年招5个班,在校学生340人。到1945年下学期时,有学生471人。1938年,在张治中的极力坚持下,湖南省政府决定在永顺创办省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聘请丁超担任校长。1942年,该校改称湖南省立第八师范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1948年时,简师招生17个班,850人,毕业478人;高师招生7个班,353人,毕业212人。1942年,根据省政府“每区设立师范学校一所”之“训令”,湖南省教育厅将乾城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原湘西特区师资训练所)改为湖南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湘西各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成立虽有先后,但到抗战时期,出现了“战时繁荣”的景象。除原有的师范学校继续开办外,又创办了一些新的师范学校,现代师范教育几乎遍及湘西各县。
兴办职业学校。战时湘西的职业教育也有所发展。根据湖南省政府的要求,湘西地区设立了3所省立职业学校。1940年,湖南省教育厅在大庸设立湖南省立第八职业学校。后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增设了高职部,分了专业,并设立两个实习农场。湖南省立第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于1941年创办于辰溪,初设土木、水利两科,后迁沅陵,增设农科,招12个班,学生207人。湖南省立第十高级农业学校,其前身为国立第十一中学职业部,1939年设立于武冈县竹蒿塘(今洞口县)。1940年,因勘定设置实验农场,学校随之迁入黔阳县安江镇近郊。1941年秋,改名湖南省立第十农业职业学校,开设园艺、农艺、造纸、染织等专业,各个专业每学期招2—3个班。此外,国民政府还鼓励支持兴办中学和职业学校。因此,湘西还出现许多私立中学。较为有名的有:1937年秋创办的私立卢峰初级中学;1938年创办的私立芷江明秀初级中学、私立芷江香山女子初级中学、私立洪江初级中学(后更名湖南私立洪达中学);1939年9月创办的私立辰粹女子初级中学;1940年9月创办的私立赣材初级中学;1944年8月创办的沅陵扶轮中学、江浙初级中学;1944年创办的私立楚屏中学。该校因为地处湖南大学的迁入地辰溪,还曾有几位知名教授至校兼课。较有影响的私立职业学校有:1940年沅陵开办的私立仁术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私立务实女子简易职业学校;1943年,绥宁县岳一里刘姓宗族利用祠产创办的湖南私立荣华初级农业职业学校。该校学制3年,设农艺、园艺2科。除开设普通中学基本课程外,还开设农业生产相关课程,并聘请了一批抗战中疏散到绥宁的大学教师和当地名流任教。到1949年,共招收12班437人,毕业7班181人。该校深受各界赞誉,湖南省教育厅曾传令嘉奖⑤。
二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组织位于沦陷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内迁,进一步推动了湘西现代教育的发展。
组织、支持高校内迁。战时,沦陷区的一些大专院校相继迁入乾城、沅陵、辰溪、溆浦和芷江等地。国立中央政治大学于1938年由南京首迁武汉,再迁芷江,办学一年。于1940年初,迁往四川重庆。国立湖南大学于1938年由长沙岳麓山迁至辰溪县大路口。设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哲学心理学系、政治系、经济学系)280人;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60人;工学院(土木系、机械系、电机系、矿冶系)280人。1940年后,学校规模扩大,招生数有所增加。该校在辰溪办学6年多,于1945年迁返长沙原址。国立师范学院于1938年在兰田创建,著名教育家廖世承首任院长。1944年因日寇沿衡宝线西犯,由兰田迁至溆浦县城郊西花园。1945年抗战胜利后,该院迁往南岳衡山。北平私立民国大学于1938年迁至溆浦大潭。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走,在溆浦办学6年多,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著名作家张天冀曾在此执教。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于1938年迁入沅陵,在沅陵招生一届,约80人,是年冬迁走。国立商学院计政合作专修科于1944年初迁入沅陵杉树垴,年底迁走。湖南省立商业专科学校迁入沅陵年月不详,1945年9月后迁走。浙江银行专科学校于1938年初迁入沅陵,是年9月招生一届,约50人,年底迁走。1938年8月,江苏省银行专科学校迁入乾城县所里镇。此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适应需要于改称国立商业专科学校、国立商学院。到1943年,学生已达600余人⑥。
组织、支持中学内迁。1938年,安徽省教育厅训令皖北的3所省立中等学校内迁。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向教育部长陈立夫表示,愿以同乡身份,欢迎国立安徽中学迁到湖南,并答应帮助解决建校经费、校舍、校址。1938年五六月间,张治中专程考察湘西,发现当地教育落后,欲将国立安徽中学安排在湘西。湘西行署主任陈渠珍也表示欢迎,答应负责安排,保证师生在湘西的安全,并说“若师生受到危害,唯我陈某是问”。国立八中顺利落户湘西,学校有教师380余人,学生近4000人,本部设乾城县所里镇,另在洪江、麻阳、保靖、永绥等地设立分部⑦。1942年,国立二十中学在芷江开办,招收战区失学青年入学,始设小学部和初中部。1943年起,增设高中、师范、职业、女子部;初中又分为一、二部,加上原小学部,共7部,学校规模宏大,学生最多时达到1029人,全部享受公费待遇⑧。国民政府还组织和支持其他各类中学迁入湘西地区。1938年,长沙雅礼中学迁入沅陵;国立湖南大学附属中学(又名云麓中学)、私立沅澧中学迁入辰溪;湖南省立第四中学由常德迁往泸溪。1939年,长沙新华初级中学迁入沅陵;江苏旅湘临时中学迁入乾城县所里镇;私立贞信女子初级中学迁往永绥县。1940年,长沙兑泽中学迁往大庸县。1941年,长沙福湘女中、艺芳女中和岳阳贞信女中迁入沅陵。1944年,衡阳私立成章中学迁入洪江;宁乡中华中学初迁芷江,再迁风凰;私立洞庭中学迁至绥宁县。1945年,湖南省立十二中学由衡山迁入沅陵。
组织、支持职业学校和师范学校内迁。抗战爆发后,湖南省立第四职业学校迁往辰溪,开设农科、矿科、畜牧兽医科、农村经济科,每科2—3个班,直到抗战结束才迁走。1938年9月,有30多年历史的湖南省立农业高级学校从长沙迁往泸溪浦市。该校在泸溪开办7年零8个月,学校设立农林蚕科,毕业8个班;畜牧兽医科,毕业4个班;农业经济科,毕业1个班,总计毕业学生260余人。学校教师素质较高,治学严谨,管教有方,在泸溪教育界享有声誉,1946年迁
走⑨。迁入湘西的重要职业学校还有私立湖滨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同时国民政府组织一些师范学校迁入湘西地区。1942年上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迁至辰溪县潭湾。该校前身为省立桃源师范学校,1941年1月与省立常德中学、桃源女子中学师范科合并,改称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迁辰后,设高师部、高中部、初中部。高师部学制3年,当年招5个班,学生247人,于1946年迁走。1944年6月,为避战祸,湖南省立第六师范迁至绥宁县黄土矿。战时迁入沪溪的湖南省立第四中学亦有师范科,有3个年级、6个班,学生近400余人。
组织、支持小学内迁。沅陵、辰溪、芷江、洪江、晃县、乾城等公路沿线城镇,迁入的小学尤多。仅沅陵城内就有难童小学3所,分设圣宫坪、南岸和凉水井;1940年,晃县县城也有2所难童小学,分设老晃城兴隆街、新晃城西街。抗战初期,乾州也迁入4所难童小学。
三
随着大量学校的迁建,一向被视为“蛮疆”的湘西民族地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从办学层次而言,有了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从办学类型而言,有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从办学主体而言,既有大量的公立学校,如国立学校、省立学校、县立学校和乡保学校,也有一些私立学校。
如果微观地考察湘西的一些县份,我们发现情况更令人惊讶。当时,一些比较发达的县份也建立了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沅陵县仅迁入的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中学就多达20所⑩,因此,沅陵县建立起一个从小教、中教、职教、师范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再如溆浦县,因为有北平私立民国大学和国立师范学院迁入,又建有湖南省立九中,加上迁建的其他学校,其学校数目非常可观。乾城县由于江苏省银行专科学校、国立八中、江苏旅湘临时中学的迁入,及省立十三中、省立九师等学校的兴建,亦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1941年时,湘西21个县中,已经有沅陵、沪溪、黔阳3县既有小学、中学,也有师范、职业学校。需要指出的是,国民政府在统计时没有把迁设湘西各县的高等学校计算在内。同时,还应注意到当时湘西各县现代教育处在大发展中,其县立中学大都在1942—1945年间建立。也就是说,抗战后期,湘西各县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还在急剧增加。据此,可以认为湘西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在抗战时期建立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使湘西民族地区出现“方其家弦户诵,共跻平等,无复向日之溪固生活,置身化外”的可喜局面?。
注释:
①张珊珍:《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②《怀化地区志》,三联书店,1999年,1693页。
③《保靖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267页。
④黎昌林、陆光灿:《茶洞师范校史》,《湘西文史资料》第4辑,1985年,97页—104页。
⑤《绥宁县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574页。
⑥陈武全:《国立商学院概况》,《吉首文史第1辑:献给吉首市建市十周年》,1991年,98页—99页。
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214页。
⑧《芷江县志》,三联书店,1993年,533页。
⑨刘鹤、何云辉:《抗战时期农业机构的迁建与湘西农业的发展》,《农业考古》,2010年第4期。
⑩ 《沅陵县教育志》(内部资料),1989年,131页—161页。
⑪《屯苗代表的呈文》,转引自熊中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黄山书社,1996年,461页。
责任编辑:裴琳琳 最后更新:2014-08-23 16:40:3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