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研究日本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的,然而日本却有学者认为:外国人撰 写的日本文化论著中,有一部可以凌驾《菊与刀》之上,这就是戴季陶的《日本论》。
《日本论》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虽然没有严密的逻辑概念体系,却凭着对日本入木三分的了解和通透的见识,删繁 就简,直取日本文化的神韵。相比之下,既没有到过日本、也不谙日语的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不能不显得隔靴搔痒。当 年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曾高度评价《日本论》,认为它既做了日本人的律师,又做了他们的审判官,而且是极公平正直的律师审 判官。确实,假如要在20世纪的中国寻找一个最懂日本的人,这个人恐怕非戴季陶莫属。
戴季陶能够扮演首席“知日家”的角色,是多种机缘凑合的结果,除却其他各种因素,或许还要归功于他既是才华横 溢的文人,又是老谋深算的政客,这样一种特殊的身份与知识结构。文人才子看日本,比较感性,虽然敏锐,却容易受性情与 趣味的左右;政客看日本,比较理性,虽然务实,又容易将复杂的问题功利化、政治化。只有兼具两者之长的人,才能真正看 破日本的庐山真面目。
《日本论》一上来就拿日本的神权迷信开刀,从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这一普遍的精神现象中,戴季陶看到 了日本神道的特殊表现形态:神道与日本的国体有一种宿命性的连带关系和与时俱进的力量,犹如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在历 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起着凝聚整个民族的作用。面对这样一个令人生畏的存在,戴季陶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看 到,日本直到现代还没有完全脱离君主神权的迷信,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后来发生的一切,完全证实了戴季陶的判断; 另一方面,正是这种神权迷信,构成日本人“自信心”与“信仰力”的核心,在鼓励全民团结一致、奋发进取上,起着任何东 西都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为日本在国际生存竞技场上争得一个优先的位置。而一向以老大自居、不思进取的中国,缺少的正 是这样一种品质,最后终于陷于悲惨的绝境。
戴季陶对日本文化的论述深深嵌入对方的肌理,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有一种令人欲罢不能、常读常新的魅力, 比如武士道作为“大和魂”的鲜活载体,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征,披着庄严而神秘的面纱,到后来连日本人 自己都弄不清所以然。戴季陶以洞察历史之眼,还原了它的本来面貌。在他看来,武士道的产生,根本上说是生存竞争与家系 保存的需要,最初不过只是一种奴道,是封建制度下的食禄报恩主义。当时日本藩国林立,不但在武功上竞争,并且努力在文 治上竞争,有文学武艺的学者,各藩主争先恐后,或招来做自己的家臣,或是请去做自己的客卿。那些武士也巴不得他的藩主 权力膨胀,土地拓张,自己的收入因此而加增。到后来武士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统治阶级一部分的时候,武士道也披上神圣 的外衣,戴季陶进而力透纸背地总结道——
其实“武士道”的最初本质并不是出于怎样精微高远的理想,更当然不是一种特殊进步的制度,不过是封建制度下面 必然发生的当然习性罢了。我们要注意的,就是由制度论的武士道一进而为道德论的武士道,再进而为信仰论的武士道。到了 明治时代,更由旧道德论信仰的武士道加上一种维新革命的精神,把欧洲思想融合其中,造成一种维新时期中的政治道德之基 础。
1905年,年仅14岁的戴季陶赴日留学,此前的经历用他的一首诗描述,是“六岁学吟诗,十岁五经毕,十二至 十三,废经读翻译(日文),十四任助教,十五事游历”。这是一个少年神童的形象。四年的留日,造就了一个真正的“日本 通”,其日语之地道,到了“在隔壁房间里听不出是中国留学生”的程度,连日本人都甘拜下风。成为孙中山的心腹秘书后, 戴季陶被推到了中日关系的最前沿,成为当时中日关系一个枢纽式的人物,孙中山、蒋介石与日本政界的交涉,都要通过他的 传达执行。日本政坛的内幕,他如数家珍。戴季陶曾自信自己是当时中国“惟一了解日本情况的人”,这并非虚言。
然而这也是有代价的。文化人格尚未塑定的少年负笈日本,本身就是冒险。奔放而敏感的气质与东瀛文化风土摩擦激 荡,对戴季陶的人格产生极大影响,用他自己的话说:“在日本养成一种浪漫的性格,不容易改变。”戴季陶健康早衰,与留 日时代生活放纵有很大关系;而日本文化中“无常”的世界观,对他亦有潜移默化之功。戴季陶后来多次自杀,视死如归,表 明他有武士道那样的“信仰力”与樱花飘散那样的潇洒,尽管他是一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与爱国者。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1-08-08 16:52: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禹贡》与日本满蒙学之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