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怪杰”沈逸千(1908-1944) 失踪已70周年,他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便几度演绎了现代版的“昭君出塞”。上世纪40年代的故事影片《塞上风云》,就是著名剧作家阳翰笙根据沈逸千出塞的传奇经历和实地见闻改编的。
画家沈逸千
被誉为“画坛怪杰”的沈逸千(1908-1944) 曾有遗作《鄂尔多斯游牧记》入选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于2001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公展,并被编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同步发行的大型画册《百年中国画》,可谓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掸去历史的封尘,后世者则可发现这位上海画家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便几度演绎了现代版的“出塞”。而上世纪40年代公映的故事影片《塞上风云》,则是著名剧作家阳翰笙根据沈逸千出塞的传奇经历和实地见闻改编的。
沈逸千《朱德画像》
一
1933年初春,时年25岁的青年画家沈逸千自组“上海美专国难宣传团”,出任团长,率团自沪北上声援“长城抗战”。不久,因国民党政府与日本军阀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沈逸千深感国难日深,便只身单骑首次出塞,在察哈尔、包头一带考察、写生,并自告奋勇,亲自为包头毛毯厂设计图样,支持民族工业。
值得一提的是:沈逸千在此行中,还专程去拜谒了王昭君墓,并当场作写生画,且七步成诗,吟诵出“古有宫人纾国难,今无儿女走天涯”之感慨。
沈逸千不知,凭借此次逼上梁山般的塞上之行,他居然成为了20世纪中国画坛踏上蒙古草原采风的第一位汉族画家。然而,事实证明他的这次冒险之旅是非常值得的,其收获良多。
沈逸千回沪后,以上海美专国难宣传团的名义,于该年12月中旬假上海市民众教育馆举办了“蒙边西北展览会”,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观众纷至沓来,可谓踊跃,堪称盛况空前。据史料记载:“此次画展实开沪上空前盛举,观众达三十余万人。” (语见上海书画出版社《二十世纪上海美术年表》,王震编)
沈逸千与爱犬阿蒙
二
日军在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之后,一手扶植起以清废帝溥仪为首的伪满洲国。随后,又竭力怂恿蒙古王公脱离中央政府,早日投入其怀抱。
就在1934年春的一天,当所谓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成立大会将在位于乌兰察布盟的百灵庙召开之消息传到上海,沈逸千时任由“上海美专国难宣传团”更名为“上海国难宣传团” 的团长,他当机立断,携带抗日宣传画迅速赶往北平城,旋即坐上了《新生周刊》主编杜重远为他提供的汽车,日夜兼程赶赴百灵庙,去争取蒙古王公。他试图通过“国难画展”这一视觉冲击强烈的形式,唤起蒙族观众的爱国热情,团结蒙族同胞,与成吉思汗的后代们共商抗日大计。一路上,沈逸千任凭车行于冰天雪地,毅然长驱直入。待百灵庙在望的时候,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而,百灵庙内并没有合适的场所可以作为展览场地。沈逸千灵机一动,便顺势将宣传画布置在百灵庙的外墙上,这样,不但能够供到会的王公观看,还吸引了来来往往的牧民骑着马前来围观,观众反而增加了,展览效果也显得更好了。其间,沈逸千专程登门拜谒乌兰察布盟盟长、蒙政会委员长云王。在云王府,他与王爷高谈阔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且即席为云王一家画像。沈逸千向养尊处优的王公贵族慷慨陈词:“日军侵吞我东三省之后,建立了以溥仪为首的傀儡政权。现在,日方还想将黑手伸到蒙古草原。值此国难当头之际,我想堂堂成吉思汗的子孙绝不可能对日本人俯首帖耳,更不愿意沦为亡国奴吧!
当时,蒙古王公贵族被这位远道而来的汉族画家感动,云王特意向他表示了谢意,并吩咐手下将祝福的哈达、名贵的獒犬和精美的毛毯赠予沈逸千。就这样,沈逸千争取蒙古王公的计划首战告捷。
然而,此前不久,国民党政府曾派一个部长趾高气扬地来到这里,却没有得到如此礼遇。后来,这位部长大人听说沈逸千在塞外的上述经历,顿时恼羞成怒。最后,还是沈逸千出面,将一条獒犬转赠给该部长,才平息了部长老爷的怨气。
三
1936年2月,蒙政会秘书长德王仗着有日本关东军代表田中隆吉为之撑腰,悍然成立伪蒙古军政府,自任总裁,蒙古草原顿时风云突变,危机四伏。
同年4月,大公报沪馆开张,沈逸千应邀加盟。他作为该报的写生通讯记者,迅速踏上了前往战事一触即发的蒙古草原之征程。数月间,他凭借以往出塞的经验和沿途诸多朋友的帮助,成功地在《大公报》上连载了《冒着大风迈进的骆驼队》、《塞外的粮仓》、《最近两度被伪军袭击之陶林城》等一系列图文报道,既具有新闻价值,又具有观赏性,满足了内地读者形象化地了解塞外时局的要求
当时,虽然《大公报》占有发行上的优势,但是《大公报》对通讯记者只发旅费,不发薪水,生命也没有保障。对此,曾任《大公报》编辑的作家萧乾在《老报人絮语》一文对此予以披露:“1930年代初,天津《大公报》曾以通讯特写为它的特色之一。那时报社的办法是看准了一个能写这种文字的,就给他一封介绍信,一笔旅费,就像养鸽子那样把他们撒出去,随他们就地去找题材,寻找写作对象。范长江和沈逸千两位就是这么去大西北闯荡,而且真的闯出了名堂。”
1936年11月,叛国投敌的德王率部以百灵庙为据点,南犯归绥城(即今呼和浩特)。而傅作义将军所部自卫反击,直至克复百灵庙,成功地粉碎了德王企图分裂的阴谋,赢得了“绥远抗战”的胜利,令举国为之欢腾。
大公报馆高层反应灵敏,及时地抓住新闻热点,将沈逸千所作的上述写生报道汇编成册,赶印出以道林纸精印的《察绥西蒙写生集》,积极响应“绥远抗战”胜利所引发的国民高涨情绪,以至该画集于1937年1月出版后,风行一时。当年,在广大热心读者的追捧下,该写生画集跃升为当时的一本畅销书,至今仍为收藏者津津乐道。
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剧作家阳翰笙便根据沈逸千出塞之传奇经历编写出电影剧本《塞上风云》,后则因为“八一三”淞沪抗战的爆发,所以没有来得及拍摄成电影。不久,阳翰笙便应沈逸千就读于上海美专时其下一届的校友、著名演员赵丹的请求,将这一电影剧本火速改编成同名四幕话剧剧本,由赵丹、叶露茜夫妇领衔主演。阳翰笙在重庆担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时候,《塞上风云》一片的拍摄才得以重新摆上议事日程。已三涉内蒙古写生的沈逸千则被特聘为该片顾问,盛情难却,时任战地写生队队长的他便随《塞上风云》外景队于1940年1月从成都出发,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邓宝珊将军驻守的边塞——榆林城。
沈逸千(左二)与影片《塞上风云》演员合影
据当时的新闻报道:“中国制片厂西北摄影队一行五十余人,由队长应云卫率领,二十一日抵达榆林,该队顾问名画家沈逸千同来,并有影星黎莉莉等,除放映抗战特辑《好丈夫》等影片外,即在长城外摄制《塞上风云》影片。” (语见1940年2月25日《大公报》短讯《中国制片厂西北摄影队抵榆林》
该队由熟悉当地情况的沈逸千引领,从榆林深入到与其毗邻的影片外景地今内蒙古伊克昭盟进行拍摄工作,该片摄影师王士珍诚邀后来名垂中国现代美术、摄影史册的画家兼摄影家沈逸千一起取景,而后者则以艺术家的眼光为影片增色不少。凡是看过该片的人,均会被片头一组波澜壮阔景色的镜头所吸引。例如作家茅盾观影之后触景生情,他在其散文《风景谈》开篇处情不自禁地写道:“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在拍摄间隙,沈逸千便会掏出速写本画上几张。同年,在“孤岛”上海出版的《中华图画杂志》便刊登了沈逸千为该片导演应云卫和演员舒绣文、黎莉莉、吴茵、周伯勋等人画的群像。
沈逸千这位幕后英雄此番在塞外还耐心地教演员骑马。作为当时与徐悲鸿齐名的画马名家,他还颇识马性,善骑术。上世纪90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书画专家余辉在其专著《中国美术图典·人马画》一书里写道:“1930年代后,画马大师徐悲鸿、沈逸千等人的出现,才最终成功地实现了没骨画马的艺术创举。”
沈逸千作品《神枪手》
当年,《塞上风云》外景队凯旋回归重庆时,郭沫若以诗人的豪情在欢迎会上赞道:“以艺术的力量克服民族的危机,以塞上的风云扫荡后方的乌烟瘴气!”其实,即便用这两句话来评价沈逸千的四度塞上行,也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在新世纪则有人撰文评述:“在以精到的笔触、敏锐的洞察力和满腔热忱及和睦平等的情怀表现少数民族同胞生活场景、状貌形态,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沈逸千成为颇具远见的先行者和后辈的楷模。”(语见2010年4月29日《今晚报》李健新文)
2014年9月30日恰逢英年早夭的沈逸千先生在重庆失踪70周年(编注:1944年,沈逸千在万县和重庆连遭两次未遂的暗杀,同年中秋前夜在重庆失踪,时年36岁),笔者则朝花夕拾,在此回首沈先生颇具传奇色彩的往事,旨在让广大读者了解这位先贤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亦可供更多的文史研究工作者参考。(作者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1-08-08 16:14: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阳翰笙战斗在“国统区”纪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