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禾县泮头乡走出去的上将萧克是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及中国现代革命史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人,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壮大立下了丰功伟绩,堪称“军中学者”和“军事奇才”。10月24日,共和国的开国上将萧克将军因病逝世,给他102岁的人生之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此我们编发一篇萧克将军的生平,以此缅怀!以此纪念!
——编者语
鸿鹄有志,投笔从戎
1907年7月14日,萧克出生在湖南省嘉禾县泮头乡一个叫小街田的偏远小山村,1935年初,与湖南慈利县人蹇先佛在湖南大庸结为夫妻。
嘉禾县古称禾仓堡,是秦时为戍五岭的囤粮之地。但是,正如萧克将军所说“嘉禾地处湘南,名为禾仓,实际是穷乡僻壤,禾不嘉,谷不丰。从我记事起,就看到父兄和村里的人们为生计而辛劳、忧愁。”萧克有兄弟姐妹9个,但活下来的只有6个: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加上父母八口之家,仅有六亩半水田和一些旱地,种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不得不又租了地主五亩水田,然而,每年缴完租谷家里便所剩无几,全家人生活十分艰难。
萧克的家庭算是书香门第。从他的曾祖父起一直到他的堂哥,四代读书、教书。曾祖父萧人杰是贡生,后选儒学正堂。父亲萧覃茂是前清秀才,喜吟诗作对。母亲虽不识字,但能背不少古诗。他没有见过曾祖父,但看到过曾祖父亲自用毛笔抄写的一本《书经》,字迹工整,全书万余字,只错了一个字。他父亲和伯父、堂哥常用它来教导他,让他学习祖辈认真治学的精神。某日,其父闻家中有哭声,急推门,见萧克手捧《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传》泪流满面,且读且泣。
1923年春,萧克的大哥萧克昌因为与当地绿林的关系而得罪了地主萧仁秋,萧仁秋以勾结土匪为名,把萧克昌抓进了县衙,并于当天杀害。萧克也被关押,家人四处筹钱才把他救出来。萧克说,“大哥的死,使我家如同遭了雷轰。这时我已15岁,我只想杀萧仁秋那些狗官们,为大哥报仇雪恨。”不久,他二哥萧克允考入了建国湘军军官学校。 1923年秋,萧克毅然报考嘉禾县首次创办的甲种师范学校,他说:“这期间我一心想报仇,想搞军队,对军事方面的书籍特别感兴趣。”为此,他读了不少兵书。
家仇难忘,军阀混战更引起萧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长大成人后,萧克的目光开始投向中国与世界。一天,他在广州中山大学求学的堂哥回到家乡,萧克从堂哥那里听到了一个个新名词: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孙中山……
甲种师范学校校长李崇本是萧克永远忘不了的恩师,是他同情萧克的家庭困境,让萧克为学校刻蜡版、印讲义获得每学期小洋10元的补助,使萧克有了书读。1926年1月,当他听说萧克要去广东从军,不仅称赞萧克有“鸿鹄之志”,还慷慨借给萧克7块大洋做盘缠,并提前给萧克办了毕业证书。
萧克没等师范毕业,直奔广州,考上了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第二期。不久,教练所归并黄埔军校,萧克就成了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学员。
从教练所毕业时,正值北伐战争开始,前线不断传来胜利消息,特别是共产党人叶挺领导的第4军独立团汀泗桥与贺胜桥大捷的消息。“离家从军,就是为了征战沙场,报效祖国。前方战事正酣,好男儿岂能安居于后?”于是,他以请假探亲为名,到湖南去追赶北伐部队。几经周折,萧克终于被分配到叶挺部71团3连当了指导员,成为铁军的一名成员。
身经百战,浴血沙场
与萧克共事的3连连长郑鸣英是共产党员,他俩经常促膝谈心。萧克说:“我把自己的家世、仇恨、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理解,都同他说。他则给我讲阶级斗争,讲社会发展史,讲共产主义理想像放射光芒的灯塔,把我的胸怀照亮,从这时起,我开始信仰共产主义,并产生了要加入共产党的迫切愿望。”1927年继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许克祥又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在白色恐怖之中,萧克于5月29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洪流中。
8月1日凌晨两点钟,南昌起义的战斗打响,萧克所在部队消灭了匡庐中学内驻扎的归附汪精卫集团的一个团。不久,起义军退到抚州,萧克从8连调到4连当连长。由于萧克重视政治宣传和思想工作,连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那时,在整个起义军中,他们71团2营4连是保持战斗力比较好的连队之一。从南昌出发时,全连共有110人,到汀州时有八九十人,到广东后还有七十几人,保留了近三分之二。起义军在汀州停留了几天,便向潮汕进军。9月28日,他们在汤坑附近,遭到了力量超过几倍的敌军围击,全连只剩下20个人。
南昌起义失败后,由于部队连续受挫,他回到家乡,和黄益善等9位共产党员一起,重建了中共嘉禾南区支部。在那段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他们秘密开展地下斗争,积极储备力量,准备发起农民武装暴动。
农历正月初三,萧克听说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进驻宜章县城,他立即召集几位党员一起赶赴宜章。不久,组织成立了湘南人民军宜章独立营,龚楷任营长,萧克任副营长。短短半个月,辐射到郴州、永州、耒阳等十多个县,当地工农武装纷纷举行暴动,直接威胁着湘、粤、桂军阀控制的势力范围。为此,敌军联手重兵进剿湘南地区。
为了保存革命火种,这支身着杂色衣衫、肩扛梭镖大刀的农民武装,在龚楷、萧克率领下,从山峦起伏的骑田岭突出重围,朝东行进。1928年4月20日,宜章独立营在资兴县境内的龙溪洞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不期而遇。两支部队都举着红旗,大家相会时,如同见到了久别的亲人。
1934年8月7日,由萧克担任军团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从江西出发纵横转战于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云南、西藏、青海、甘肃、陕西等11个省,参加大小战斗150次。之后,萧克奉命调任红31军军长,直接在徐向前元帅领导下工作达半年之久。时年萧克年仅29岁,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方面军领导。
1939年11月间,萧克在冀热察区党委和挺进军军政委员会联席会议上正式提出“以巩固平西抗日根据地,坚持冀东游击战争,开辟平北新的游击根据地”为该区的战略方针,从政治思想上、军事战略上统一了三个地区广大军民的思想,明确了创建冀热察大块革命根据地,坚持“敌后之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方向。在这个方针指导下,萧克和他的同志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冀热察广大地区的游击战争。挺进军正确地执行了中央统一战线和根据地各项方针政策,把一切抗日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创造性发展了以游击战争为主体的人民战争,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大“扫荡”,使日寇占据的千年古都北平,完全处在我八路军包围之中。
全国解放战争期间,萧克先后担任晋察冀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司令员,以及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组织指挥了保卫承德和叶(柏寿)赤(峰)战役,控制联结华北与东北的交通枢纽,为东北解放奠定了基础。他成功地组织指挥了正太、怀来、赤城等战役,先后两次空城守卫石家庄,指挥不足一个旅的兵力抗击国民党傅作义诸部六个师对石家庄的进攻,并取得胜利,创造了人民军队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借鉴经验,治军有方
萧克当军训部部长的时候,我军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关头。随着夺取全国政权之后,我军作战任务逐渐减少,军队的教育与训练必然成为我军新时期建设的主要任务。
萧克当上军训部长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抓筹建陆军大学(后改称军事学院)的工作。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萧克担任陆军大学筹建委员会主任,并着手在北京进行校址勘察等工作。后根据刘伯承元帅的意见,选定南京原国民党陆军大学的校址为筹建军事学院的地址。校址选定后,萧克从华北军政大学和部队中挑选有作战经验与理论水平的指挥员担当教员,还从各地物色了200多名解放的国民党军官去担当教官。1951年1月15日,南京军事学院正式开学,从此我军有了一座正规化的高等军事院校。
萧克当上军训部长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抓编写军队的纪律、内务、队列三大条令。作为条令编审委员会主任的萧克,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提出的建国后军人建设的纲领——军队要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编制的要求,结合我军光荣传统,并参照苏军经验,组织大家很好地完成了三大条令草案的制定工作。1953年,经毛主席批准,军委通过,正式下发全军试行。从贯彻三大条令开始,全军各部队逐渐走上统一的轨道,这三大条令,后来虽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但基本内容没有变。
萧克做的第三件大事是狠抓部队训练。萧克根据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后,装备和兵种发生的变化,提出部队训练的方针应当是“掌握新技术,学会联合作战”。这方针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充分肯定,并在第一次全国军事学校和部队训练会议上获得了一致赞同。会后,萧克写了《关于全国军事学校建设问题和部队训练会议向军委的汇报》,周总理对这个报告亲自作了修改,军委正式作了批复,并印发全年。
1972年4月,军委任命萧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重返教育岗位。
萧克十分注重学习外军经验。从1978年到1980年,先后出访了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当时他是以国防部副部长的身份做礼宾性访问,但在访问时注意对这些国家军队特别是院校作调查研究。看到许多国家都把办军事院校看做是对未来战争的投资,把它摆在三军之首,选拔著名的军事将领主持院校工作,学校的体制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凡担任军官的,都经过院校培养;凡军官要提升的,也要经过相应的院校深造。尤其是注重军官的科学文化教育,如美军军官学校要学习与军队有关的大学课程,经考试毕业,达到大学程度,才能担任军官。由于基础打得好,各兵种军官,可以交叉调动,部队军官与院校教员及机关参谋,定期交流。服役期满退役,都可以在社会上担任职务和找到职业。
他觉得,外军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我军院校主要是基层院校,培养人才的角度太窄,没有很好地考虑军队发展的需要,更没有考虑干部退役后国家建设的需要。萧克还在各种场合适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呼吁全社会关心、支持、重视军队院校的教育改革。
1983年,召开全军第12次院校会议,他在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根本问题是办好院校,培养干部。他认为,当今时代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下,国防建设和军队作战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战争驾驭者的素质要求空前的提高了,培养一支军政素质高,专业技术造诣深,指挥能力强,知识渊博,完全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官队伍,是搞好军队建设和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传奇人生,传奇出书
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曾称萧克为“军中学者”,作家夏衍称赞萧克所著的《浴血罗霄》为“奇书”。一奇是因为萧克一边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一边在马背上写小说,令人不可思议。二奇,《浴血罗霄》这本书还没出版就被批判了两次,50年后才面世,获得了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荣誉奖。
萧克萌发写小说的念头,还是在西安事变之后。当时他拿到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奇的小说《铁流》,如饥似渴一口气读完,觉得书中描写的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一支俄国工农武装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逐步锻炼成有纪律的革命队伍的故事,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工农红军是如此相似!他由此想到,应该写一部中国的《铁流》,用来激励人们的斗志这不也是很好的革命武器吗?
记得在1937年5月间,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苏区代表会议,提出准备抗战。会后,萧克返回驻在甘肃镇原的红31军军部。一路上,放眼黄土高原,追思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颇有些心潮起伏意难平的感慨。他觉得中国革命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战争,规模宏大、激烈,情况复杂尖锐,在战史上并不多见。一曲曲壮歌,一幕幕悲剧,可歌可泣!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对于鼓舞人们的斗志,激励后代创造美好的未来,将是有益的。于是,就动笔了。
搞文学创作是艰难的,对于他更是如此,也许是“初生之犊不畏虎”吧。在战争年代,除军队建设、反扫荡、打仗外,还要参加政权建设和群众工作,所以,他写作的时间一般都在夜晚,白天一般不写,要写就是躲飞机的时刻。那时,日寇设在北京的航空学校,以京西我区作演练目标,常常来轰炸射击。一到防空袭时,他就背张小凳子,朝村外的山坡边上一坐就开始写作了。这时,无论飞机怎样飞来飞去,都影响不了他的思路。当时资料缺乏,他就凭自己的记忆和周围战友的讲述;没有草稿纸,就四处找纸,颜色不一、大小不同,抓到什么纸都写。
就这样,前后花了两年多时间,一部4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初稿终于完成了。但他没想到,在1985年批判“教条主义”的运动中,他受到错误处理,小说也被当成“靶子”遭到批判,给萧克招来横祸。直到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小说才正式出版,这时萧克已80岁了。
民情在胸,乡情难忘
1980年,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会议上,萧克被选为副主席。职务虽然变了,他的优良作风却没有变。他在抓好军事教育和训练工作的同时,经常外出调查研究,了解民情,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也是萧克常去视察的重点地区之一,少数民族对红军对革命的支持,使他念念不忘。1986年7月,萧克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考察,使他又回忆起50年前,他任红31军军长率部在宁夏同心城与红15军会师的情况。他说:“那时天冷,衣食困难,我部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群众的欢迎,真像到家一样。”
月是故乡明,家乡的山山水水时时刻刻萦绕在萧克的心中。1981年12月,76岁的萧克将军第一次回到了阔别50多年的家乡。一天早饭过后,他从县政府徒步前去观看被嘉禾人喻为八大景之一的珠泉亭。小路上,一位40多岁的中年汉子挑着一担谷子迎面而来,警卫正欲示意对方让路,萧克将军急忙制止,将军执意自己让路,下到路边排水沟的垠头上。中年汉子走过身边时,萧克将军用手扶住农民的箩筐,让他平稳地穿过。而中年汉子却不知让路扶筐者乃共和国上将也。
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工作的萧克对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他一直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希望用自己的稿费在家乡郴州设立教育奖,以奖励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初高中学生。2000年1月28日,在湖南郴州市委、市政府及市教委等大力支持下,萧克终于实现了这一心愿——首届萧克教育奖在郴州颁奖,郴州市15名优秀教师和43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获得了奖励。
家乡小街田村小学因年久失修,村里的100多名学生就读于简陋的教室里,萧克将军见后非常心急,回北京后,马上与香港实业家陈敬德、丘观森、张祖济等人联系,捐资25万元在小街田村建起了一栋占地500多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并亲笔为该校题名 “小街田希望小学”。真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1-08-11 09:41:1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萧克上将的红军生涯
下一篇:百岁将军萧克话当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