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屏(1892年—1938年),原名宗尧,字兴唐、兴堂,曾用名子炎,抚州金溪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之一。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和频繁的转战、作战,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在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旧伤复发不治去世。遗体安葬在他战斗过的平山小觉镇。
1939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把平山县小觉镇改名为建屏镇,1945年10月,又以小觉镇为中心建立建屏县(建屏县于1958年与平山县合并),建屏县成为当时石家庄市第一个用烈士姓名命名的县。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生平
原籍江西金溪,生于云南宣威。其父周义忠清末时在云南省宣威县做一小官,周建屏就出生在宣威县倘塘村,少年时期的周宗尧,攻读《四书》、《五经》。
1908年投入云南军队当兵,1909年,更名周建屏考入云南讲武堂,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第八期,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入黄埔军校学习。
1915年护国战争时在朱德部下任连长,后在云南军中逐渐升任至旅参谋长。
1924年弃职返江西祖籍务农,后又复出,先在黄埔军校学习,于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期间,周建屏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营长。
1927年8月1日,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后在三河负伤,与部队失散。其后,前往上海,与中共中央恢复联系。
1929年,被派往闽浙赣苏区担任军事指挥,与方志敏、邵式平等人合作,打下景德镇等多处要地,屡次击败国民革命军。
1930年9月,周建屏所部被扩编为红十军,担任军长。
1933年初红十军被调往中央苏区,整编成为红十一军,周建屏继续担任军长。
1933年10月,红军整编后,担任红十九师师长,后又调任独立红24师师长,长征开始后率部留在南方进行游击战。
1935年,周建屏在一次战斗中负重伤,被送往上海抢救,次年伤愈后赴延安,任抗大第二科科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
1937年年底,周建屏率部开创了晋察冀边区四分区,1938年因旧伤复发,在河北平山病逝。
人物事迹
少年时期的周建屏,攻读《四书》、《五经》。
1908年,云贵总督锡良在云南成立陆军第19军。翌年,刚满19岁的周建屏,怀着报国为民的心情,更名周建屏,参加了新军。
1911年至1923年,周建屏随军转战滇、川、粤,参加过著名的云南辛亥起义、护国倒袁起义、反对张勋复辟等重大军事活动,先后任过连长、营长、上尉参谋等职。
1923年9月他离开了滇军,解甲归田,回祖籍江西省金溪县双塘左源村。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运动风起云涌,使周建屏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唤起了这位写实的青年军官的报国之心。
1925年,周建屏离开金溪老家到了赣州,在驻守江西赣州的杨如轩师任辎重营营长。
1926年底,朱德受党的委派到南昌工作,任南昌市公安局长和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周建屏在南昌会见了阔别多年的老上级——朱德。
1927年春,经朱德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进入军官教育团,协助开展党的工作。1927年8月1日,南昌武装起义,周建屏随教育团奉命作为预备队,负责监视和歼灭驻地附近的敌人,参加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同年10月,起义部队在源汕地区遭到优势敌人的围攻而失败。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捕,周建屏躲避在汕头一座庙中作“和尚”。
1927年冬,周建屏从汕头潜回南昌,辗转到达上海找到党中央。之后,在上海、青岛等地工作。
在云南他参加了辛亥革命和护国倒袁起义,历任滇军班、排、连、营长和上尉参谋等职。看到滇军腐败堕落,1923年9月返原籍金溪县左源村闲居。
1925年,到赣州杨如轩师任营长、少校参谋。
1926年经周恩来推荐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北伐战争。
1926年底,朱德受党的委派来到南昌,任南昌市公安局长和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周建屏早年在滇军时,曾在朱德部下任过职,思想上受到朱德的影响。朱德一到南昌,周建屏立即拜见阔别多年的老上级。在朱德的培养教导下,1926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从第3军第9师27团2营(任营长)调入军官教导团,协助开展党的工作。
1927年8月1日,周建屏随军官教导团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后,他告别妻子龚文卿,随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遭强敌围攻,部队被打散,他躲避在汕头一寺庙中,伺机寻找部队和党组织。
1927年冬天,潜回南昌,辗转到上海找到了党中央,分配到上海、青岛等地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周建屏参加南昌起义。
1929年下半年,周建屏受党的委派改名为周子炎到赣东北弋(阳)横(峰)苏区工作,先后被任命为红军团长、师长。途经都昌时,与中共都昌县委一起领导了汪家墩武装起义,创建了赣东北红军游击第一大队。9月进入信江红区,10月当选信江苏维埃政府执委、兼任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团长。以后该团扩编为独立师、红10军,他任师长、军长,与方志敏等指挥部队转战于闽、浙、皖、赣边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扩大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壮大了红军队伍。后红10军改编为红11军,他仍任军长。
1933年1月,率部与中央红军1方面军3军团在贵溪上清宫会师,红军总司令朱德、政治部主任王稼祥、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与其相见。后又在资溪石峡见到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并接受指示,率部迷惑调动敌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转移,为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创造有利战机。
3月,当选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
5月,闽赣省革命委员会在黎川湖坊成立,他当选为执行委员。
6月,调红军大学高级班学习。
10月,任红军第19师师长。后任独立第24师师长,率部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战斗。
1934年2月,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率独立24师在粤赣边境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
1935年1月,在一次战斗中负重伤,3月任粤赣边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6月因伤病加重被护送到上海治疗。1936年底伤愈后到达延安,先后担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二科科长,陕北武装部长。
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出席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后任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率部在平型关右侧担任主攻任务,重创日军板垣师团。
1937年司令员。他们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改造乡村政权,收编地方武装“联庄会”,几个月的时间,发展了相当于3个团的区队,粉碎了敌人数次“扫荡”和“蚕食”,在温塘战斗中,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歼灭日、伪军1000多人,使四分区后来成为晋察冀边区的模范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以聂荣臻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晋察冀军区成立,周建屏任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并奉聂荣臻司令员的命令,扩大整编部队。不久,他率部参加晋察冀根据地粉碎日军“八路围攻”的战斗。
1938年四分区司令部迁至太行山东麓的河北平山县小觉镇。周建屏率领分区机关和部队,在日伪军残酷的“封锁”、“分割”、“扫荡”和“蚕食”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宣传群众,支持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帮助地方发展生产,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动员群众踊跃参军,建立地方抗日武装,壮大主力部队,开创和巩固了模范抗日根据地。周建屏戎马倥偬30年,先后七次负伤。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和频繁的转战、作战,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旧伤复发不治去世。
人物纪念
1940年八月,以平山、井陉、获鹿各一部分区域置建屏县(俗称"东建屏"),1945年10月撤销建屏县,把平山县西部区域析出置建屏县(俗称"西建屏"),东部区域仍为平山县。
1958年9月,将建屏、平山合并,称平山县至今。
周建屏,原籍江西金溪县左原村,出生在云南宣威县倘塘村。云南讲武堂毕生,曾在滇军任旅参谋长。因感滇军腐败,1924年毅然辞职。后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到赣东北与方志敏共同组建农民起义团(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先后任团、师、军长。长征后任陕甘宁边区武装部长、115师343旅副旅长。参加了平型关大战。
1937年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与政委刘道生带一教导营,在滹沱河上游开辟抗日根据地,并成为晋察冀边区模范抗日根据地。
1938年6月13日,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因病去世,终年47岁。
为纪念这位南征北战、屡建奇功的八路军优秀将领,1939年,在平山县小觉镇东山坡上修建了周建屏烈士陵园,并先从平山、井陉、获鹿三县分别划出部分地区,成立建屏县。后改在平山县西部划出部分地区,组成建屏县。
荣誉影响
个人荣誉
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7年9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343旅副旅长,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将军军衔。
1937年11月奉命和刘道生率部开辟晋察冀军区4分区,任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
个人影响
周建屏留下了最后的遗言:“你们替我转告官兵和民众,要抗日到底……”后人评价,铁骨铮铮,抗日到底。他去世后,当地群众在太行山山腰里,为周建屏建起一座烈士墓。日军先后三次“扫荡”小觉镇,三次炸毁周建屏烈士墓,可是群众又三次修复起烈士墓。新中国建立后,周建屏的遗骨移葬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小觉镇上的烈士墓至今仍完好无损地屹立在太行山上。广大网名朋友们纷纷在网站建立周建屏纪念馆,以另一种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参考资料: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2-11-04 10:54: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陈光
下一篇:徐海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