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拯民(资料照片)。
1940年2月,东北抗联第一路军领导人杨靖宇殉国后,他的亲密战友、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之一的魏拯民率领一路军余部继续在东南满地区浴血奋战。长期在艰难环境中的生活、战斗,让他的身体受到很大损害,胃病日益严重的同时又患上心脏病。
进入冬天,病情严重的魏拯民只好留在密营中勤奋工作。由于敌人的封锁,送粮的人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进山,同志们只好煮树皮给魏拯民吃,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密营附近的树皮都被扒光了,魏拯民的病情也每况愈下,可山下仍无人来,同志们焦急不安。魏拯民冷静地分析了情况,对大家说:“敌人对山区的封锁越来越紧,地方的同志一定遇到了极大困难。只要有一点办法,他们是不会忘记我们的。”
1941年3月8日黎明,魏拯民最后一次从昏迷中醒来,艰难地同身边的战士说:“你们都很年轻,革命就靠你们哪……不要难过,革命是艰苦的,要打倒敌人,就要流血牺牲,我们胜利的革命红旗,一定会插遍全中国!”依旧是浓浓的山西口音,只是话未说完,便停止了呼吸。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
原名关有维的魏拯民,1909年出生于屯留县路村乡王村一个农民家庭,太原求学期间走上革命道路。“九·一八”事变后,受党的指派,魏拯民奔赴东北,广泛发动与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领导救亡运动;起草并发表了《告各反日部队书》,为建立联合统一战线打开新局面;在1932年到1941年的9年时间里,他与杨靖宇并肩作战,率领抗联将士,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为了革命需要,他曾先后使用过10个化名,而“魏拯民”是他在东北抗日前线一直使用的化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魏拯民的遗骨在他牺牲的20年后才找到,后来迁至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在他离家直至牺牲的17年里,只回过两次屯留老家,一次是结婚,一次是探望出生6个月的儿子。
多年以后,他的后辈一次次前往魏拯民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他的儿子关明珠还从当年密林的水井里打了一壶水,带回来让家人喝。“我们都是听着祖父的英雄事迹长大,他是我们的亲人,更是我们的榜样。”魏拯民的孙子关玉贵说。
如今在英烈故里屯留王村,已刻下了“抗联英雄魏拯民的故乡”10个大字,村里建起红色文化广场,处处都是“红色记忆”。人间最美四月天,阳光洒满魏拯民故居的每个角落,有风微微吹过,饱经风霜的泡桐树新绿勃发,轻摆枝丫,诉说着百年沧桑。站在院中,似乎还能看到当年那个为挽救民族危亡毅然离家的挺直的背影,似乎还能听到即使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然掷地有声的话语:“我们总有一天会把敌人赶出中国!”
穿过历史的烽烟,千千万万魏拯民曾用生命浴血守护这万里山河,如今山河已无恙,民族伟大复兴的足音正铿锵有力。
这盛世,如他所愿。
本报记者 李家鸣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8-10-22 20:29: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魏拯民:忠骨埋在红松树下震慑敌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