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四军成军整训之初,中共中央对新四军的任务和行动方针作了一系列指示,要求新四军抓住日军会攻徐州、武汉,无力后顾之机,主动积极地深入敌后,在大江南北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2月15日,毛泽东致电项英、陈毅,指出:“目前最有利于发展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必能建立根据地,扩大四军基地。”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遵照中央这一指示精神,决定从第1、第2、第3支队各抽调部分团以下干部和各支队侦察连共400余人,组成先遣支队。部队由第2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率领,于1938年4月28日从皖南岩寺的潜口出发,日夜兼程,穿越日军数条封锁线,于5月19日顺利深入苏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为主力进入苏南敌后做准备。
美丽的江南已沦陷半年有余,鬼子逞凶、“二黄”扰民。日本侵略者在这里追杀中国百姓如同“追兔子一样,只要看见还会动的人,就开枪射击”,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而所谓的一些“游击队”,则是由地痞流氓或者逃兵组合成的乌合之众,匪中有兵,兵中有匪,专门欺负老百姓。先遣队进入江南后发现,江南百姓谈“日”色变,白天怕日寇,天黑怕打劫,已对抗战不抱希望。新四军先遣支队初到江南,在日、伪、匪等各种势力的缝隙里活动,其险恶情况可想而知。面对失望,寒心的老百姓,新四军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和日军打一仗,让江南民众了解新四军,重新鼓起抗战的信心。
进入江南第一仗,可谓一举千钧,而且一定要打个胜仗以壮我军威,重振民心,那么在哪里打呢?司令部通过侦查,发现日军预备向武汉进攻,正不断地调兵遣将,日军的运输车队在南京至镇江的公路上频频出没。这一带是丘陵地带,非常适合打伏击战。指战员们经过一番讨论研究,认为韦岗距镇江10公里,与句容交界,附近群山峻岭,地形险要,便于埋伏,且没有日军据点,是伏击日军的好地方,于是先遣支队对日寇的第一战就确定在韦岗打响。
这样一场伏击战,对于身经百战的粟裕来说应该是习以为常,但却多少有点陌生感,他手下那些“山大王”对这样的战斗更是既兴奋又紧张——毕竟他们没有在江南水网地区战斗过,甚至连汽车也没有打过。在布置作战任务的时候,战士们还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打汽车该朝哪儿打?”、“对鬼子喊话怎么个喊法?”
兵贵神速,6月17日天还没亮,粟裕就带领着仔细挑选出来的精干人员悄悄进入了伏击地点。尽管大雨如注,但恶劣的天气无法阻挡英勇的战士们。首战告捷,是他们唯一的目标。就在战士们摩拳擦掌的时候,隐约传来了一阵阵汽车发动机的嗡嗡声。
8时左右,发现一辆日军汽车驶来,但因为侦察班机枪还没部署好,虽将日军汽车汽缸击穿,但汽车仍向前猛驶,致使该车敌人逃脱。8点20分,又一批日军车队出现了,先出现的是一辆黑色轿车,紧跟着4辆卡车。很快5辆汽车进入了伏击区。
随着粟裕高喊一声“开火!”侦察连的机枪手一阵点射,配合手榴弹一阵弹雨,为首的日军驾驶员瞬间被打成了筛子,敌车失控翻倒在地。后面的4辆汽车一辆接一辆的急刹车,等待着他们的是新四军密集的火力网。侵占江南多时的日寇们对于新四军的伏击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平时的他们哪怕三两个士兵,也可大摇大摆的到处走动,对于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日寇一片混乱,“不可战胜的皇军”死的死、伤的伤,中弹的鬼子兵倒在地上挣扎打滚,场面甚是狼狈。
侵略者是训练有素的军人,自然不会束手就擒,看到自己被包围,鬼子兵们端起刺刀准备肉搏。但对于游击队员出身的先遣支队战士们来说,以少打多,以劣质武器对抗精良武器已是家常便饭,战士们最擅长的就是拼刺刀、白刃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拼杀鏖战,负隅顽抗的日军全部被消灭,而我先遣支队无一伤亡。这次歼灭战,共计击毙日军土井少佐、梅村大尉以下13人,伤日军8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20余支及军用品一部。据日本官方资料,这一拨日军属于野战重炮兵第5旅团,本来是准备前往武汉战场,为日本建立“帝国功勋”的,不料在半途便成了新四军的枪下鬼,被装成小盒子送回国。
原本万无一失的运输车队在韦岗被全歼,在日军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待到日军的援兵赶来,粟裕早已带领先遣支队安全撤离伏击区。恼羞成怒的侵略者还以为江南开进了中国的大部队,于是出动了飞机坦克,还有17卡车的士兵,准备大战一场,没想到连中国军队的影子都没看到,只得空手而归。
韦岗战斗虽然算不上一次规模很大的战斗,但这一仗如地震一般,在江南各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韦岗首战,旗开得胜,不仅击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令江南民心大振,同时也壮大了新四军的声誉,让老百姓更加了解,相信这一支救国救民的军队 “这一战斗的胜利,不仅奠定了我军进入江南战区的基础,而且开辟了胜利的先声。”陈毅接到捷报,激动兴奋之余,当即赋诗祝贺:
弯弓射日到江南,
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
脱手斩得小楼兰。
责任编辑:徐为 最后更新:2019-06-26 10:08:4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薛埠战斗
下一篇:盐阜区反“扫荡”的三次战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