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协万,字楚禅,号邦和,湖南长沙人,一八八一年十二月十六日(清光绪七年十一月初三)出生在长沙城外卯田柳家塘。祖父宁晓军是自耕农,有薄田数亩,医生勤俭谨慎,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宁协万六岁上私塾读经史。十二岁时,祖父坚持让他去学裁缝,与宁协万的志向格格不入,便依然离家出走,投奔到长沙名师清道方丈门下,出家当了和尚,这就是"楚禅"一名的来历。清道方丈见他寡言多思,勤奋好学,聪敏过人,有意栽培他,不久,便将他推荐给长沙学者周道愚先生当学生。经过周先生几年的谆谆教诲,宁协万打下了坚实的学业基础,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沙岳麓书院,在这里接触了新学。宁协万常与一些进步青年共同议论时政,对于满清政府的腐败卖国,产生强烈的不满。
书院毕业后,他在长沙当过教员。这期间,宁协万结识了兼士、洞初等有志之士,拜民主革命思想家章太炎先生为师,参与了革命思想的宣传活动,并与宋教仁结为好友。他在一九一四年撰著《留英政治谭》一书的自序中写道:"盖余 著敬告中国青年,吾师章太炎先生有鉴正批评之助。亡友宋教仁先生有校正忠告之助。去秋著《西征纪事》,蔡元培先生鉴正全稿,指正数条。今年著《留英政治谭》,龙研仙先生亦鉴正全稿,指正数条。是皆不可默然而不鸣谢者。”
在此期间,湖南革命运动方兴未艾,全国各地相继成立革命组织。一九0四年黄兴、宋教仁在湖南创立了华兴会,宁协万是最早参加华兴会的会员之一。第二年,即一九0五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并相邀有志之士前往。同年八月,宁协万经宋教仁引荐被邀赴日,参加了中国同盟会。这是宁协万第一次东渡。他看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后,更增强了革命中华的信念。不久,受同盟会的委派,和兼士等一批盟友返回长沙,开展湖南同盟会的组织工作,并积极准备武装起义。一九0六年十二月为配合著名的萍浏醴起义,宁协万奉命去岳阳。不料起义被清政府发觉,遭到挫败。宁协万被列入捉拿之列,幸亏饶恕斋与宁协万素为相识,私下告知,宁协万及时逃走,才免遭残害。宁协万被迫第二次东渡日本,时值一九0七年。在日本,宁协万一面从事革命活动,一面进江户政法学院攻修法律。
一九0九年在日本与杨育英女士结婚。杨女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见地的知识妇女,长期伴随宁协万从事革命与学术活动,在事业上曾给予宁协万很大的支持帮助,不幸于一九二四年病逝。
一九一一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革命重心向长江流域转移。七月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领导沿江各省革命活动,并积极准备举义。九月,湖北省新军各标、营代表在武汉抱冰堂聚会,代表中有彭楚藩、徐万年、熊秉坤等,决定中秋之后起义。为策应起义,黄兴、宋较仁等召集旅外同盟会盟友回国,宁协万应召回国,奔赴革命前线。
正当革命党人积极积蓄力量准备举义之时,清政府已有所察觉,加紧镇压。这时,武汉的机关又不慎失事,革命党人决定提前起义。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夜,武昌新军工程第八营首先行动,辛亥革命爆发了。宁协万有幸参加了这次首义。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10-19 10:55: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宁坤
下一篇:冯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