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日军细菌战 疫症肆虐惠州 惠州医生吕奕良奋力救死扶伤
2015-09-18 11:39:00  来源:今日惠州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民国惠州版画家梁永泰创作的《冒着敌人的毒气前进!》,记录了日寇实施毒气战的罪行。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严艺超 翻拍

  
著名的惠州籍版画家刘仑1938年创作了这幅《前进,中国的军人!》,头戴防毒面具的中国士兵在敌人毒气中前进。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上期,《东江时报》回顾了日军在惠州实施的反人道的奸淫妇女、开设“慰安所”的历史,到底有多妇女是受害者,无法统计。实际上,日军侵华,还有一样惨绝人寰的 “损招”,那就是发动细菌战和化学战(毒气战),到底有多少人曾为日军细菌战与化学战的受害者,至今无法确知。

  相关史料记载,日军第一次入侵惠州便在小榜山战役中“俯放毒气”,在1924年底至1943年的旱灾中,大量被日军波字第8604细菌部队残害的粤港难民从广州被有意放逃,使得疟疾、伤寒病、炭疽病等疫情蔓延至惠州,死伤无数。乱世中,惠州医生吕奕良仁心仁术,成为爱国大医。

  小榜山战役日寇“俯放毒气”

  细菌战与化学武器,让人想起恐怖无边难重重,它的威力,难以估量,体现了侵华日军的丧心病狂。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我的见证》一书称,据有据可查的至少有27万中国同胞在日军细菌战中遇难;自1937年开始,中国有准确记载的化学战战例2000多起,伤亡8万多人,而同期日本方面的数据往往是中国方面数据的两到三倍。

  在广东,据日本1990出版的《化学战史》一书不完全统计,日军曾在广东用毒20次。实际上,日军在广东用毒远不止20次,从保存不全的书刊报纸和档案等资料得知,有40多起确有根据的日军在广东进行化学战的史料。(引自中共党史出版社 《广东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与财产损失》第18页)

  1938年10月14日日军入侵惠州城前,在小榜山遇到了顽强抵抗的国军士兵。民国惠州名士张友仁的自传写到:“莫部温旅有三十余人守小榜山新建堡垒,倭人绕登垒上,俯放毒气,垒中兵士尽死,尸体经月不腐。”可知日军当时使用了惨绝人寰的毒气战,令人发指。

  惠州四次沦陷期间,日军烧杀抢掠,放毒剂也是例牌。

  据 《永不忘却———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惠城文史丛书之三,2005年出版)记载,日军杀人手段残酷,形式多样,其中有人是“被毒针打死的”。1942年2月,住惠州府城(今桥西)一横巷3号的黄春,时年46岁,被屠城日寇拉去打毒针,肚胀、便血,5天后不治而死。

  日细菌部队放流民至惠州

  此外,惠州四次沦陷期间,多种传染疾病横行,矛头直指日军的细菌战。

  “自第一次沦陷后,惠州疟疾大流行。染此病的人最怕是在逃难途中病发,有少数人会因此导致死亡。”(引梁自力《日军攻占惠州前后见闻录》,收录入《永不忘却———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一书)

  1942年,惠州霍乱大流行。梁自力隐约感觉到这是日军的细菌战所至,他在《日军攻占惠州前后见闻录》中说,在霍乱大流行之前,有一次空袭后,人们发现低空中漂浮着许多像蜘蛛丝一样的丝体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无人向政府报告,也无人收集进行化验,这是否与霍乱大流行有关,谁也说不清。

  从1942年底至次年春,惠州又遇上大旱灾。根据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何志成撰写的 《惠州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和天地异象》一文,该文描述了当时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情景: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惠州大旱,自上年12月以来4个月无雨,加上日军入侵,粮价飞涨,百姓用野菜、竹米充饥,平山、淡水两地饿死5900多人,有4800多户因卖儿女、田屋而无家可归,逃荒者2万余人。

  与灾荒齐来的是各种疾病,疥疮、疟疾、伤寒病和炭疽病等。叶伟强的《鹅城忆旧》(惠城文史丛书之十,惠城区政协文史委员会2008年编)中收录有《大旱灾:1943年》一文,该文直接点明,上述疾病,与日军波字第8604细菌部队有关。该部队外称华南防疫给水部,总部设在今中山大学医学院内(广州)。当时,日寇在广州南石头村设有难民营,大量粤港难民囚禁在此。他们吃了日本人的粥饭和汤水,便身带细菌,染上各种疾病,不知是日军故意或是别的原因,让不少难民逃出来,涌来惠州后流落在各个角落和一些热闹的地方。

  据记载,这批难民到惠州后,随处大小便、和人们接触,疾病便传染开来。惠州人得病后,痛楚凄厉,又无药医,不几天便死去了。没死的难民,为了生活,他们中的一些人,男的当苦力,女的嫁给惠州人,小孩被人认养,有些流落惠州郊区农村,真是凄凉。

  乱世大医仁心仁术

  由于连年战乱,死于疫病之人究竟有多少无法统计。乱世连年,唯医道永恒。在疫症、大旱灾、灾荒交替上演的惠州抗战时期,一代名医吕奕良大显身手。

  梁自力说,疫症流行期间桥东几乎每天都有人死于霍乱,当时卫生部门并没有采取什么有效措施防止疫症蔓延,只是吕奕良(1904年-1997年)医师告诉群众多吃蒜头醋对预防霍乱会有一定效果。

  吕奕良何许人也?原来,在抗战时期,惠阳平潭人吕奕良在惠阳县城郊外的美国教会医院惠安医院和意大利教会医院若瑟医院都有过从医的经历,是当时的名医。

  吕奕良早年赴广东医校求学,学成后,吕奕良赴澳门临床实习,完成行医实践的最初积累。1939年3月受惠安医院院长之聘出任医师。1940年秋天,多次受到日军空炸的惠安医院,迁往龙川老隆,1941年局势稍定才迁回原址。也是在1940年秋天,吕奕良离开惠安医院,受聘若瑟医院医师,他的夫人潘照波也跟随过来,任护士兼助产士。

  日军依旧空袭不断,1940年12月某日下午4时,日机将一颗重型炸弹投向人群躲避的若瑟医院楼房,造成数百人死伤。数天后,日机在水东街尾、西门口附近又把六七枚炸弹投向来不及疏散的群众,死伤数十人,当天住在若瑟医院的伤者达40多人。

  据管丽芳 《若瑟医院简介》(收录入惠城区政协1991年2月 《惠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记载,吕奕良与他的同行,奋力抢救伤员,包扎、止血、清创、截肢、骨折固定……克服没有X光、没有输血、没有石膏等重重困难,凭着临床经验,用棉垫、夹板进行骨折固定,用简单的手术器械,在局麻或吸入全麻下进行口腔、五官科手术,挽救了不少伤员的生命。管丽芳说:“吕奕良他们连续四天四夜没有睡觉,只在吃饭时坐下来休息一会,接着又继续做手术。”

  相关资料显示,吕奕良和妻子潘照波为了抢救伤员,根本顾不上照料当年年幼的儿子,甚至一度忘记了他的存在,他们将儿子锁在大木柜里任由他哭闹。晚上抢救工作告一段落后,夫妻俩回到被炮弹炸得凌乱不堪的家时,听见孩子嗷嗷大哭的声音,发现他大难不死,才顿时痛哭流涕地喊着“谢天谢地”。

责任编辑:易庆文 最后更新:2015-09-18 11:40: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细菌战:日军“魔鬼部队”滇西罪行录

下一篇:日军在广州拿活人做实验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