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27年.日本陆军科学研究所就提出了毒气勤务编制。最高层日本陆军部设有化学兵监.1941年前由曾任第6师团长的町尻量基中将担任。主要任务是:协助陆军参谋总长处理有关毒气战业务,监督指导部队毒气战的训练和作战。为实施化学战.日军在每个战区设野战化学试验部,指导化学战。如1937年在华北和华中两个主要作战方向上.分别设立第一、第二野战化学试验部,并在中国沈阳、太原、济南、南京、广州、汉口、宜昌等地建立了野战毒气厂、野战毒气分厂和野战毒气支厂,组成3级独立补给系统。
为应付不同类型的作战需要,其化学战部队编制种类较多,主要有毒气联队(最多时有8个联队投入中国战场)、大队、中队和毒气指导班等,还有临时配属师团的独立毒气大队、特种毒气大队、近战临时毒气大队等不同形式的毒气战分队:
陆军毒气联队:1200—3000人。包括:毒气迫击炮大队(化学追击炮24门);毒剂吹放大队f30公斤毒气钢瓶l20具);毒剂抛射炮大队(160毫米毒气抛射炮24门);毒气工兵大队等。军属野战毒气联队:约l000人。包括:迫击炮大队(94式90毫米迫击炮36门,毒剂弹4230发,榴弹l080发);毒气中队(94式布雷车l2辆、毒液装载车12辆、94式消毒车l2辆、运输车9辆)。师团属特种毒气大队:500人。包括布毒、喷火、消毒3个中队和后勤支援保障分队。装备轻型毒气抛射器96具、重型毒气抛射器46具、火焰喷射器140具。毒气中队:165人。3个小队,每个小队4个分队,每分队3小组,每小组3箱毒剂筒.共装备2240个毒剂筒。施放正面宽l800米。
除以上专门的化学战部队外,日军步兵、炮兵、航空兵也普遍进行化学战训练。日军使用的毒气弹采用不同颜色作为代号。窒息型毒气弹为蓝剂,糜烂性毒气弹为黄剂.刺激性毒气弹为红剂.催泪瓦斯弹为绿剂,神经性毒气弹为茶(棕)剂。此外,烟雾弹被称为白弹。另外还有组合弹,如用窒息型毒气弹和烟雾弹复合装药,就构成了毒气战中指示风向用的测试弹蓝白剂。实战中,日军使用毒剂的种类以喷嚏性的二苯氰胂(H军称“红l号”)最多,占已知战例的81%;致死性毒剂占l9%。这并非出于人道考虑,而是因为二苯氰胂可以迅速使无防护士兵丧失战斗力——抗战初期.H军发现我军防毒面具无法防御二苯氰胂,同时,H军的防毒面具又可以提供足够的防护。另外,二苯氰胂在战场上有效时间短,通常在几十分钟以内.这一特点非常适合支援日军步兵的进攻。相反,使用毒性大且作用时间长的芥子气.反而会限制了日军自己的行动;但日军往往在作战不利时大量使用芥子气,特别是在防御和退却时。日军化学战部(分)队装备了可发射毒气弹的各种火炮和毒气筒、布毒车、布毒器、飞机布洒机、掷弹筒、毒气地雷等多种毒气武器。从毒剂投放方式上看,以炮兵攻击最多,占64%,近战使用占29%.空投和布毒占7%。
日军使用化学武器最典型的战术,是用火炮或毒烟筒发射毒烟压制守军阵地.然后步兵配戴防毒面具在毒烟后跟进突击。实战中.此战术常常用来对付久攻不下的阵地,成功率达80%,日军自身伤亡却很小。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战术.是交替使用爆炸弹——毒气弹——爆炸弹来压制固定目标.如我军炮兵阵地、指挥所和预备队阵地等拥有良好工事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当受到爆炸弹袭击时,我军士兵会躲进掩体.此时日军发射毒气弹.掩体内的士兵又被迫走出掩体以躲避飘向低处的毒气.这时日军再发射爆炸弹……这种战术比单纯使用一种弹药的作战效率高。在防御不利的情况下.日军往往把化学武器作为最后手段.如在侧翼遭到袭击或拦阻对方第-梯队时.常使用芥子气炮弹形成大面积染毒区。日军撤退时为了阻止追兵也常常使用芥子气.有时用火炮发射混合剂炮弹迟滞对方.有时用布毒车布洒.在其放弃的阵地、村庄或退却的必经之路上形成一个数公里宽、持续十几天甚至几十天的染毒区.因为芥子气有2—6天的潜伏期.追兵进入该区后不会马上发现:待发现时已造成大量伤亡。
另外.在敌后战场上日军为防备游击队袭击.经常于每天拂晓和黄昏时.向据点周围放毒。地道投毒,也是日军常用的手段。在敌后战场上,地道战是一种有效的游击战法.因此日军也千方百计破坏地道.早期的地道遭到毒剂攻击时会造成惨重的伤亡。如1942年5月27日,日军在“扫荡”定县北坦村(北疃村)时,制造了用毒气杀死地道内无辜民众800多人的“北坦惨案”。
日军在华进行的化学战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次.是在1941年秋的宜昌攻防战中。当时中国军队第6战区欲乘日军第一次进攻长沙之机.夺回日军警备兵力明显减少的宜昌。l941年9月30日,中国军队2个军共6个师攻击防守宜昌的H军第l3师团。lO月2日.中国军队攻占宜昌外围据点.10月8日.中国第2军第9师一部攻入宜昌城内.离日军l3师团司令部不到一公里。这时日军濒于绝境,遂烧掉秘密文件和军旗.高级军官已经准备自杀。为挽救败局,日军决定用毒剂弹做最后挣扎,分别于8日21时、9日18时、l0日15和16时,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化学攻击,共发射二苯氰胂毒剂弹1500发.芥路混合毒剂弹1000发,飞机投掷毒剂弹300枚。另外,还大量使用毒剂筒。以上行动造成中国军队和居民大量伤亡,其中第9师、第76师共中毒1600人.600人死亡。就在此次战役中,前文提到的中国化学兵创建者李忍涛奉令亲率2个营参战.但仅是防卫和救护遭Et军毒气攻击而死伤惨重的第6战区部队。
由于攻击部队伤亡很大,中国军队最终被迫停止进攻.反攻宜昌计划失败。日军在宜昌进行的这次毒气战.是战斗刚结束后由美国驻华武官处化学军官证实的为数不多的战例之一。另外,中国政府当时也强烈地谴责了这次毒气战.因此它在国际上也广为人知.日方记载称.这是一场“较大规模地使用黄色弹和红色弹,挫败敌人优势兵力围攻的战例”。
日本人曾把在中国实施化学战的战例编入教科书.这就是由习志野学校草拟的属于“绝密”级别的《支那事变中的毒气战例汇编》。书中记述了从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到l942年11月前,日军在中国战场进行的56例毒气战,逐例介绍了一般情况、战斗经过概要、作战经过图和经验教训.以此帮助受训人员掌握毒气武器的使用方法,也对作战部队实施毒气战起一定参考作用:但书中对使用的毒气种类和攻击方法只进行简略的叙述,每个战例都隐去了,军毒气战部队的番号。《支那事变中的毒气战例汇编》是日军实施化学战的“自供状”。
在中国正面战场上.日军制订作战计划时,一般按照13军一个大队(营)相当于中国军队一个师的比例计算战斗力。抗战初期和中期的作战行动证明,这一计算是符合实际的.其原因是日军在武器装备、军官战术素养和士兵的教育训练水平等方面,确实优于当时中国军队的平均水平。
但在转入持久战后,日军在抗战初期投入的为侵略中国备战多年的精兵逐渐消耗,或转移到太平洋战场其他战区,其战斗素质开始显著下降。也正是从这个时期起,日军开始疯狂地使用化学武器。因此,化学战能力占据了日军战斗力的很大部分。日军使用化学武器的时机,大多是战斗的关键点,如久攻不下的阵地、突围、掩护撤退等。故日军称化学武器为“决胜瓦斯”,不无道理。
武汉会战后.“华中派遣军”在向陆军部上报的《武汉攻克战中实施毒气战的报告汇总》中称.“由于敌人防毒装备及防毒素质差,特种烟(日军对窒息性毒气的隐蔽性称谓)发挥了很大作用,只要少量使用就可压制正面之敌,122较小的代价夺取敌人阵地或打破战斗僵局.打退敌人反冲击,收到超过预期的效果,促进了作战程。”日军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往往也是使用化学武器较多的部队。如果没有化学武器的帮助.日军进攻速度会大大下降,后勤补给压力和伤亡也会相应增加。可以说,如果没有使用毒气.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根本支撑不了8年。
责任编辑:罗莎莎 最后更新:2015-08-28 11:32:4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日军对中国军队进行毒气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