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装甲兵部队是粤军割据时期建立的,他们从英国购来6辆6吨重的水陆战车组成了战车队。1933年,蒋介石在江西围剿红军时,又从国外买来几辆轻装甲车。“七·七”事变以前,国民党辎重学校教育长徐庭瑶受命在南京搞装甲兵试验,把蒋介石的装甲车队和粤军的战车队并在一起成立了一个装甲队。
抗战开始以后,苏联援助中型坦克(T26型)26辆,另外由意大利购进菲亚特2.5吨轻型坦克12辆,连同原有的水陆战车、装甲车,于1938年初,在湖南湘潭的戚里铺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装甲兵团,由3个战车营和输送、通讯、修理、卫生等下属单位组成。装甲兵团与两个步兵团合编为陆军二OO师,师长杜聿明。
装甲兵团的军官基本上是由机械化学校教育长徐庭瑶和杜聿明负责选任,大部分士兵是从西安、洛阳、成都、广州等城市招考的25岁以下、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充任,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南洋各地的华侨青年,其中有学生、工人、教师、技术员、工程师等,他们不远万里回到祖国,应召参加了装甲兵团,为的是能尽一份力抗日杀敌救祖国。我是1938年在西安考入装甲兵团的。
自装甲兵团成立之日起至1941年6月22日,所有的行军作战,苏联顾问都随军行动,并负责教育和训练。1938年4月初,装甲兵团开始训练。为了争取时间,军事基础训练和坦克的基础训练基本上是同时开始、交叉进行的。1938年9月初,部队技术训练结束不久,我们便乘火车到武汉,说要开到陕西去保卫西安。可是火车在武汉车站停了几天,又回到了湘潭原地。
过了约一个星期,南昌告急。我们战车营奉命由湘潭东进,因无铁路,用履带行军,行动缓慢,连夜赶行约400公里,当进抵赣西的上高一带时,南昌已失守。我们原地待命旬余又回到湖南的醴陵。不久,日军要从广州登陆,我们去增援。车到韶关,广州已陷,遂即原车退回到湖南郴州。在郴州乡间过了春节,又到广西全州附近驻下整训。
1939年11月,日军自桂南钦州湾登陆。广西李宗仁、白崇禧他们把主要的防御设施和兵力均分布在相邻省区附近,南部沿海地区防务不实。日军最精锐的久留米师团轻易登陆,迅速急进,到达号称天险的十万大山前,因后方补给线太长,才减缓了前进速度。驻守十万大山的桂军主力仅稍做抵抗就向后撤,到南宁连脚也没停就继续向北跑。当二OO师的两个步兵团坐汽车赶到南宁增援时,南宁已是空城,我们不得不后撤到宾阳待命。过了3天,日本骑兵部队的百十人马进入南宁,半天以后,日军两三千人的大部队又到了,在南宁稍事休整,即向昆仑关攻击,占领了昆仑关制高点。
昆仑关是由宾阳方面进入南宁的咽喉。一条不宽的公路,沿着狭窄的山沟,蜿蜒曲折地爬上去,越过关口向下即通往南宁。公路两侧高山耸立,一条小河忽左忽右,伴公路而流。在这种“一夫当关,万人莫入”的地形作战,如果不能控制制高点,就等于坐以待毙,更不利于装甲部队作战。我们利用夜间坐火车由全州到达柳州,以后是履带行军,走向战场。履带行军,加速了重要机械的消耗,是装甲部队之大忌,装甲兵看了很心痛。但上次由湘潭进入江西的长途行军已开了先例,所以这次也就不再那么揪心,更重要的是,马上要去打日本鬼子,也就不再管这些,大家恨不得一踩油门就驰入战场。
由柳州到昆仑关约200公里,但由于敌机的干扰,我们只能夜间行军,走了两天多才进入集结地。在行军途中,每到休息地点,附近的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地给我们送吃送喝,大有“箪食壶浆”之感。不知是由履带和发动机交织在一起的隆隆巨响惊动了沉睡的人们,或是别的什么原因,虽然是深夜,我们每通过一个村庄、城镇,都有许多人夹道挥手。在这个百姓见了大兵怕得要命的山区,竟然有如此热烈的场面,使我们深受鼓舞。
因为有山地可作隐蔽,坦克的集结地设在步兵阵地的后方。由坦克集结地到步兵第一线前沿的1公里多路是敌人炮火的控制区。在夜间,敌人只要在封锁线附近发现亮光就开炮射击。虽然障碍重重,我们的坦克还是安然无恙地接近我步兵第一线前沿,配合步兵作战。坦克有强大的摧毁性和机动性,但在昆仑关前,这两种性能都不能发挥作用。我们只能沿着一条公路行动,炮火打不着敌人。进攻中的步兵受敌炮火阻止,不能前进,坦克也无能为力,不能相助。每次攻击,无论步兵如何变换,坦克只能沿着这么一条路爬来爬去。坐在铁壳里的人急得要发疯:“这怎么能杀到敌人呢!”
到第六天,人们久久不见敌机的影子,阵地上的枪、炮也一声未响。直到黄昏前,一架小型敌机在敌阵地上空盘旋了一圈,投下一个人形样的物体就飞走了。天黑以后的情况也变了:我方停止攻击,敌方阵地也鸦雀无声,整个阵地一片寂静,只有“反战大同盟”的人,几天来一直在我们阵地近旁用日语向敌阵地喊话。一天夜里,我正睡得香甜,忽然被一阵骚乱惊醒来,听到“赶快起来,准备撤退”的命令。我爬上坦克,跟队行动。这一撤就是200公里,直到柳州才停下来。在途中才知道:敌人的一支骑兵部队由昆仑关右侧经武鸣向宾阳方向窜来。我军恐遭到侧背夹击、拦断退路,所以才进行总撤退。在撤退开始前,调一个坦克连布置在宾阳通往武鸣的岔道附近,负责掩护大部队后撤。
我们从昆仑关阵地撤退下来驻在柳州的羊角山乡村。附近地方政府、乡间民众都派代表带着大批礼品前来慰问我们,我们在羊角山过了传统的春节后又回到原驻地全州去了,就此结束了昆仑关战役行动。
(宁夏黄埔军校同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5-16 14:34: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上高会战记
下一篇:成都军校追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