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武汉分校女兵-张绪英
每当阔别多年的亲友见到我时,总会听到这么几句话:“唉1 70出头的人,头上难见一丝白发,看书报不戴花镜,走起路来挺胸直背!……”
我不曾忘记我是一名女兵,一名为抗日救国而投笔从戎、参加军校的黄埔女兵。近年来孙辈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摇摇头说“不信”,直到我参加了黄埔军校同学会,他们才高兴地说:我奶奶真是一名黄埔军校的女兵。
黄埔军校对现代青年说来是陌生的,他们也难以知道黄埔军校曾有辉煌灿烂的历程。我的表伯王仲甫参加过北伐,表叔姜继斌是黄埔七期生。我小时见着他们身着戎装马靴,就非常高兴,我曾想,什么时候有女兵呢?上高小读到谢冰莹的《从军记》,才知道黄埔六期也招收过一队女兵,我巴望着长大了也要当女兵。
“七七”卢沟桥的炮声,进发出全民抗战的决心。大专院校纷纷内迁,中小学也提前放假,不少青年学生流亡至武汉,组织抗敌救亡宣传队,去码头迎送伤兵,去伤兵医院慰劳,去街头宣传群众……为了抗日救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早日打败日本。
1937年12月的一天,我发现报上登有“军委会战时干部训练团招生”的消息,我悄悄地报了名;看到榜上有名时,我又悄悄地走进军营,当了一名抗日救国的女兵。一个多月不回家,害得父母亲友四处寻找。等到换上了女兵制服,我高兴地回到家时,母亲大吃一惊:“死丫头,我为你找了个好婆家,偏偏要当什么兵!”
1938年春节后,我们首批同学被安置在珞珈山武汉大学工学院的一间大平房里,就地而卧,多么新鲜!太阳爬出地平线时,我们就开始操练。吃饭六人一桌,就地一蹲,青菜罗卜黄豆芽和肉,每桌一大盆。不同籍贯、不同学历、不同年龄,陆续报到,陆续编队,营房内外,热气腾腾。
整队了,去武汉大学礼堂,与男生们共同学唱黄埔校歌。不几天都能齐声唱了。这首歌曾经震撼了神州大地,响彻了华夏上空。指导员向我们讲述了黄埔校史,说如今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要加强国共合作,彻底打败狼子野心的日本。
3月4日,在武昌黄土坡黄埔武汉分校内举行了开学典礼,蒋校长亲临讲话,桂永清教育长宣布训练计划。女生大队至此已有三个中队,迁至武昌杨园附近的省立农专校址。从广东、河南等地招收的同学相继到来,便成立了两个大队八个中队,分军训、政训、民训、救护、谍报、会计等科,我们二中队为政训科。队长、指导员大都是黄埔出身,他们常说,十年前,我们冲出了封建牢笼,投入黄埔,参加北伐;十年后又同小妹妹们,共同锻炼,抗日救国,去打鬼子。
结业前后,年长个大的先被挑选走了,有的被派往鄂东前线,有的担负起保卫大武汉的后勤,我们年岁较小、个儿不大的,就三三两两地被分到各后方医院、陆军医院或本军医院政训室见习,我是其中之一,分配在第九十三后方医院政训室工作。在前往湖南报到时,我们各自背着行囊、坐上敞篷的火车而行。一路上,同一车厢挤满了不少同期的男生,他们不顾陌生,热情地为我们服务、搬运:“我们是同学,不忘校训,要亲爱精诚……”亲爱精诚,我深深地领会到它的力量与精神。
时光就像流水一样,这段校园生活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是我没有忘记黄埔,没有忘记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因为我是一个出身黄埔的女兵!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8-10-29 19:57:5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忆七分校的女兵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