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27年(1938年),南京本校因为抗战内迁,恰军校所属战补总队第一期学生进驻陪都以北的铜粱县虎锋镇,继续训练和学习。直至中华民国31年(1942年)黄埔军校(中央军校)迁往成都。军校迁走后,中华民国33年12月(1944年)中国青年军第201师第601团进驻虎锋镇,在此训练新军。
铜粱县虎锋镇的街道,抗战时期的建筑已经不见踪影了。
战补总队一期的总队部是这栋木质二层小楼,后来也是中国青年军第201师第601团的团部。
这栋木质二层小楼的左半部是解放后续建的,它曾是抗战时期镇里第三豪华建筑,但现已摇摇欲坠。
战补总队一期的校舍和学生宿舍就分布于总队部周边的山冈上,现在这些建筑已经消失了。这个地方叫当地人叫“八眼窗”。
战补总队一期的一处校舍,后来又成为了中国青年军第201师第601团排炮连驻地。目前建筑保存完好,还在有人使用。
房子的左边是水塘,那里当年是战补总队和排炮连进行军事训练的大操场。
我们在当地的向导陈维富老人(中间)。陈维富老人出生于1933年,他清楚的记得中国青年军第201师第601团在当地的训练和生活的画面。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9-03-22 14:10: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黄埔成都本校老照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