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午后三点钟,皑皑的白雪点缀着终南山秀丽的景色,湘子河缓缓地流淌着。“欢迎!欢迎!”在王曲的旷野里,七分校万余学生排若整齐的行列,等候着于右任先生的驾临。
操场四外的麦田一片新绿,远远伸向无边茫茫的田野的尽处,起伏着婉蜒的山岗,尤其西天边际齐飞的寒雁,象是特别要给善写能文的于先生的阅兵场面描画出几笔诗意。
阅兵开始了,阅兵官的马队在军乐声中缓慢的进行着,于先生身着中式黑色大褂,长长的胡须、高高的额骨,显出他已秃白了头顶,但是两眼却炯炯有光,面庞和他那有名的长胡须一样,看去非常的清朗,在敌寇当前的今天,看见了我们的于先生,不由得追念起他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功绩,而为之祝福长寿!
等到阅兵官的马队,越过了长长的行列,又慢慢地绕回阅兵台的时候,阅兵司令一声“集合!”几分钟之功夫,延伸差不多二里的长队,马上变成一个凹字队形,面向阔兵台肃立着。田野里恢复了宁静,一点声音也没有,阅兵台前儿盆盛开的菊花,在冷风中悄悄地散发着清香。于先生缓慢的声调,逐渐的拉大了有安慰、有鼓励、也有呼喊,我们听得清他每一个手。??
“……终南山,顶上白白的雪块,田野里绿绿的麦子,你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接受这样的新式教育……。
“同学们只要你们努力,将来一定可以成功……。
“胜利是必然要胜利的,但是要看怎样的去获取胜利,我们不可在任何条件之下使日本退兵,我们一定要把日本鬼子打出去……。
“抗战四年,这么人的损失要谁来赔偿?我们决不能轻易的让日本鬼子跑掉,这是我们每一个同志的责任!……”
于先生讲话的时候,用力地挥摆着他那不甚灵活的臂膀,语句是那么坚定而有力,象无数利刃似地刺着我们的心扉。最后,他拂着他那长长的胡须缓步走下司令台,进入汽车,在众目注视中,飞快地驰去了。但是他那简明而有力的训导,还在我们的脑海里不停的激荡着。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1-08-07 11:39:3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的中正中学
下一篇: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河西大操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