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后不久,国民党颁布军事复员令,中央军校各分校奉令撤销。第七分校当时尚有未毕业的学生十个大队,为使学员生仍留王曲继续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遂于一九四六年元月第七分校正式结束的同时,改组成立了隶属于军校成都本校建制的“陆军军官学校西安督训处”(以下简称督训处),继续对留王曲的学员生进行军事教育和训练工作。督训处从成立到一九四七年下半年结束,历时不足两年。
改组成立的西安督训处,其机构设置和主要人员姓名如下。
处本部:
中将处长先后有袁朴、吴允周
少将处长刘钊铭
少将副处长邱是膺
办公室:
少将主任查用钧
上校秘书张青光
总务组:
上校组长王炳炎
上校副组长郭巩
文书课,中校课长王质文
人事课,上校课长周锡华、中校课长朱仰超
事务课,上校课长先后有闵继骞、李宏材
教务组:
少将组长陈延生
少将副组长王化兴
少校主任组员李剑仇
步兵课,上校课长李潜修
骑兵课,上校课长李雄亮
炮兵科,上校课长程维翰
工兵科,上校课长袁嗣枚
政治组(后改训导室):
少将组长先后有王大中、江雄风
上校副组长张质君
第一课(教育),上校课长肖潭恩
第二课(训育),上校课长李桂舫
第三课(总务),上校课长何泰峋
补给组:
上校组长韩天岳
补给课,中校课长杜显谟
会计课,中校课长胡仲文
军械课,中校课长朱钦铨
医务组(科):
上校组长刘辅仁
临时医院,院长刘辅仁(兼)
驻西安办事处:
上校主任闵继骞
少将高级教官张祖正、吴方正、郭释愚
上校军事教官李潜修、李荫清、韩桂森、常士华、倪鼎芬、齐尚贤、张翕汉、宁其骏、任荣甫、周弼、赵符曾、刘尧巍、毛镜仁、崔国英、汪俊德、丁思麟、董万兴、杜世桢、丁叔颖、段长令、赵继图、王其昌、孙康济、林立彬、黄为、肇旭、毋振之、杨正遭、彭国杰、冯超、张峻岳、韩慧伯、孙涵海、赖蓄久、洪光榕、郑搏九、李振海、翟庆善、崔兰田、杨海钧
上校政治教官张中会、卫俊秀
上校普遍学科教官孙景源、王汉梁
上校外文教官孙现冬(俄)、申维屏(日)
特务团:
上校团长解培葜
学生大队:
上校大队长刘济瀛、王炳章、武阎、袁伯翊、钟民辅、程维翰、吴大墉等
督训处初期,学员生约近四千人,士兵二千余名,军官佐有八百七十多员,总和近七千员名。当时的学员生大、中队编制是:
代训通讯兵学员大队
军校第十九期第九大队
军校第二十一期? 步兵第七大队
军校第二十一期? 步兵第八大队
军校第二十一期? 步兵第九大队
军校第二十一期? 步兵第十大队
军校第二十一期? 步兵第十一大队
军校第二十一期炮兵大队
军校第二十一期工兵大队
军校第二十一期通讯兵大队
军校第二十一期骑兵中队
军校第二十一期辎重兵中队。
王曲党部(国民党陕西省直属第十一区党部):
指导员;吴允周(兼)
执行委员张质君、陈延生、江雄风、王炳炎、肖潭恩、张青光、李桂舫、李剑仇、王化兴。
候补执行委员程维翰、何宗文、刘济瀛。
三
一九四六年三月,督训处代训的通讯兵学员大队期满结业,军校第十九期第九大队学生亦于同月相继毕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曾先后笺王曲主持过两个大队的毕业典礼。至此,留处的各大、中队,全系军校第二十一期学生。是年次第入伍届满,分批分期进入军官教育阶段。
一九四七年四月,入伍时间较迟、拟于次年春毕业的步兵第十一大队,及工兵第五中队、通讯兵第五中队的学生,均调往成都本校训练。这时留督训处的学生有七个大队,计二干八百余人。
督训期间,仍以军事训练为主,按校颁教育计划及规定进度施行,但实际训练比过去抓的紧,要求也比较严格。这从以下几点可以得到反映。
一、频繁视察,除成都本校教育处长刘伯龙,第七分校结束与督训处成立,前来主持交接事宜外,主要有:
成都本校派校阅官杜英基、傅斌、魏鸿儒、韩旺春等来处检查训练情况。
本校教育长关麟徽先后三次来处视察,每次都有演习及教练课目日程安排,校阁极为细致,按操演段落均予讲评。
一九四六年五月,蒋介石来西安时,曾召集第一战区长官部和督训处校级以上官佐进行训话。
同月,国民党军训部部长白崇禧来处阅兵训话。
一九四七年三月,国民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邓文仪来处,就国际局势和国内政治等问题作了讲话。
四月,新闻局视察专员周阴五来处视察训导工作。
二、加强训练。这期间,各兵科大队、中队的实地演习均有增加,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开始实施美式教育,成立改进教育研究班,试点推广革新教育方法,扩大教育效果;同年,工兵大队开赴咸阳,以半个月时间,实施架桥作业,完成渡河教育。
三、文职持枪。从一九四六年七月开始,督训处所有军佐军属等文职人员,分期施以三个月的短期军事基本训练。
四
一九四七年秋末,督训处所管军校第二十一期学生,最后全部毕业。由于当时已无军校正期生的督训任务,该处又奉改为“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军官训练班”,专门担负部队行伍下级军官及青年军军士班长的调训工作任务。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1-08-07 11:16: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将校班简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