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创刊于1941年5月的延安《解放日报》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报道视角,对我党坚持倡导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政策进行全面的宣扬,对一切扰乱全民族抗战的敌对势力进行彻底地揭露和批判,为抗战胜利作出卓越贡献。
于1941年5月16日创刊的延安《解放日报》,在抗日战争时期出色完成了它的光荣使命。1941年5月15日,毛泽东同志亲自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了创办《解放日报》的通知,《解放日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闻类报纸,它担负着统一解放区军民思想,指导工作,进行改革教育的重任,在宣传报道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延安《解放日报》坚持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报道视角
延安《解放日报》(以下称《解放日报》)自创刊之日起就始终坚持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报道,“三三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建设方面的重要政策,《解放日报》围绕“三三制”进行了及时准确详尽地介绍。“三三制”的主要政策内容最早见诸于我党1940年发表的“七七宣言”中,提出了“在共产党占优势的地区,共产党员在民意机关和政权机关中不得超过三分之一”的原则。《解放日报》在1942年3月4日刊发题为《充实县级三三制》的社论,在社论中指出:“县政府的工作往往为县委所代替,必须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杜绝以党代政的错误倾向。”并于同年3月12日再发社论《实行三三制——贯彻党的领导》,通过该社论向全党同志深入传达“三三制”的具体政策方针。此后谢觉哉同志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三三制的理论与实际》一文,系统阐述了党的“三三制”政策。
《解放日报》关于军事行动的报道坚持贯彻党的全面抗战与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大力宣传人民战争,同时也客观地报道了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战况和战绩。对于取得的胜利,采用集中、连续报道的方式,鼓舞士气、推广经验。1942年5月的田家会战斗,日伪军进犯兴县,我方主力兵团与当地民兵密切配合,先诱敌深入,把敌军引入我方伏击圈,再锁紧包袱口,攻其不备,将攻入田家会的敌军一举歼灭。《解放日报》对这次战役先后发表了十余篇报道,将此役灵活的战法推广全军,并发表《万众欢腾 加紧准备 迎接更大胜利》《田家会大捷声威远扬 敌占区人民异常兴奋 岚县敌伪日夜惶恐》几篇祝捷文向广大官兵和群众报道战果战绩。
《解放日报》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复宣扬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结合时局发表多篇社论。1942年7月4日的社论《迎接“七·七”》中,“卢沟桥的炮火,促进了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迅速结成,唤起了我全民族人无分男女老幼,地无分东南西北,一致奋起,团结杀敌,这种团结的精神,乃是我们抵御暴寇的新的民族的长城。”1943年春,国民党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企图削弱并消灭共产党。《解放日报》立即开展了强有力地宣传反击,1943年7月9日发表社论《起来!制止内战,挽救危亡!》,文中披露国民党当局投降倒退的政策,“这批敌人的第五纵队极端小心准备的内战,这个历史上的滔天罪行,现在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候,中华民族处在危急的关头,处在最紧急的日子里。如果内战发动,兵连祸结,全国必致糜烂,日寇必然坐收渔利,长驱直入,达到其灭亡中国之企图。”
二、延安《解放日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的特点
抗日战争进行到相持阶段,《解放日报》应运而生,由毛泽东同志亲自挥毫题写报名,并为报纸创刊号撰写了《发刊词》。在《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解放日报》的宣传方针,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提出:“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
《解放日报》紧紧围绕该宣传方针进行宣传,通过发表相关社论传递出不断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心。在《迎接“七·七”》一文中,强调了五年的血战,基本教训是团结为胜利之本,民族统一是战胜日寇最锐利的武器。紧接着在1942年7月7日头版刊发了《中共中央委员会为纪念抗战五周年宣言》,这一宣言提出了时间和团结两大问题,阐述了对目前的抗战及战后中国的建设,取得各党派的一致意见,便于更好地团结抗战。
《解放日报》虽是共产党的机关报,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并没有单纯报道我方的军事行动和功绩战果。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日报》客观报道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果,尤其注重报道解放区军民如何策应国民党军队的军事行动、与国民党军队协同作战的情况。1941年8月9日,《八路军不念旧恶 驰援击溃敌寇》报道了鲁西北一带的保安第二十三旅齐子修部虽曾勾结土匪侵占抗日根据地,当八路军听闻日军攻打齐部,当即驰援助其将敌军击溃。1944年3月25日《解放日报》报道了驻扎芜湖的新四军冒死抢救国民党军队飞行员的消息,中美混合队第二大队飞机师辛仲连在轰炸敌舰时不幸受伤,被芜湖新四军战士奋不顾身从敌军炮火密集地带抢救出来。
《解放日报》遵循宣传方针的要求,秉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宗旨,结合报道海外华侨的抗日热情,以此激励国内外同胞团结一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抗战爆发后,在南洋地区各界华侨凝聚了华侨救亡组织,以陈嘉庚同志为主席,通过发动广大侨胞为祖国捐款,许多海外侨胞省吃俭用以各种形式向祖国捐款捐物,1937年至1941年间共捐款26亿元国币,平均每个月有6千万元。《解放日报》将捐款数额,以及许多侨胞为了挽救国家危亡,辞掉职业或者放弃学业,回国参战,甚至为国捐躯等消息如实报道给国内人民。1941年1月17日《解放日报》报道了南洋华侨掀起万人签名活动,这是广大华侨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一个缩影。透过《解放日报》的报道,国内人民了解到在世界的其它角落,有着一大批人坚定地支持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心备受鼓舞。
三、延安《解放日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的策略
第一,在舆论宣传反击前打牢基础。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国民党顽固派利用共产国际解散这一特殊时期,不断鼓吹“解散共产党”“取消陕北特区”。6月18日,国民党高级将领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反共军事会议,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意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毛泽东同志及时洞察到国民党的险恶用心,借助延安《解放日报》这一党的重要喉舌,精心部署了舆论宣传战。
1943年5月27日,《解放日报》刊登了共产国际即将解散的消息后,博古同志要求《解放日报》做好打舆论宣传战的准备,正面向人民解释这个问题。《解放日报》于6月23日专门在第四版开辟出“大后方舆论一束”的栏目,为后期各报发表言论做好充分准备。7月6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盟邦人士的诤言》一文,通过国际舆论营造氛围,驳斥国民党对共产党的不实指控。7月7日的《解放日报》刊登出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六周年的战绩,正是为驳斥国民党的不实之辞进行宣传反击做准备。
第二,率先抢夺舆论发声权。我党借助延安《解放日报》这一发声平台充分做好舆论宣传战准备后,于国民党反共高潮稍有抬头之时,迅速率先掀起大规模的“反击战”。1943年7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局、中央分局起草电报说:“中央决定发动宣传反击,同时准备军事力量粉碎其可能的进攻。”7月8日,《解放日报》刊登了朱德总司令给蒋介石和胡宗南的电报,并登载了西安特务“强奸民意”所制造的假新闻。接连刊发了《起来!制止内战!挽救危亡!》《全体人民动员起来,把敢于向边区进攻的反动派打出去!》等文章,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的《质问国民党》、博古同志的论文《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为保卫中国共产党而战!》。一系列先声夺人、率先取得舆论先导权的社论在《解放日报》上发出,很快就收到了预期的成效:频频被外国记者质问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张道藩很快改变了说辞;7月10日,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停止行动;11日蒋介石和胡宗南均电复朱德声明绝无进攻之意。
第三,采取多种方式深化舆论宣传战成果。经过不懈的宣传反击战,虽然一些成效显而易见,边区的军事形势看似缓和,但国民党武装准备工作却丝毫不见放松。党中央见此情形决定继续深化扩大宣传战果,继续将这场宣传战引向深处。
针对蒋介石倾向法西斯政策、反对共产主义的《中国之命运》一文,《解放日报》发表社论《中国思想界现在的中心任务》作为批判该文的动员令。1943年8月23日《解放日报》头版发表苏联记者论中国形势的文章,借助国际友人的言论抨击重庆投降派阴谋用武力解散共产党的险恶用心。随着国民党政府军事上的溃退,1944年上半年开始,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纷纷集会要求国民党政府结束党治,《解放日报》在此时成为了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主活动的主要阵地,将反对独裁、要求民主的呼声推向高潮。
责任编辑:徐为 最后更新:2019-05-05 09:10:3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