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创建的抗日根据地进入发展和巩固的时候。为了加强华北的敌后宣传,在9月份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由朱德、彭德怀提议,在周恩来的支持下,中共中央决定从新华日报社抽调一批人,到太行山上筹办《新华日报》(华北版)。经过研究讨论,决定由何云、陈克寒和江横等负责。
经过前期紧张的筹备,1939年1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机关报,在山西沁县后沟村正式创刊。报纸为铅印,4开4版,隔日刊,平均每期发行30000余份。发行范围基本上以晋察冀地区为主,遍及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后来随着根据地发展的需要,1943年10月1日在涉县桃城改为《新华日报》(太行版),成为中共太行区委机关报,直到1949年8月10日停刊。
在“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中,更尽其积极作用”这一办报总思想的指引下,《新华日报》(华北版)采取纪实报道的形式,揭露了日伪军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暴行,宣传了华北敌后军民浴血奋战、坚持抗日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展现了战斗英雄人物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精神风貌,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斗志,增强了人们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朱德总司令曾评价说:“一张《新华日报》顶一颗炮弹,而且《新华日报》天天在作战,向敌人发射出千万颗炮弹”。而且,《新华日报》(华北版)还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揭穿日伪阴谋和推动国共合作团结抗战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吹响了华北军民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号角。
图为:《新华日报》(华北版)
宣传团结抗战、坚持统一战线的战斗号角
1939年元旦,华北各省代表和山西省内各方面代表在沁县召开晋东南地区“拥护蒋委员长抗战到底大会”。此时恰逢《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报刊抓住有利契机,连续六天在报纸头版报道大会实况,并发表《拥护蒋委员长和国民政府》的社论,努力营造华北各地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舆论氛围。为了进一步说明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报纸还重点连载了薄一波在“拥蒋大会”上的报告——《转入敌后方抗战一年的山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山西抗战的经历和现状,分析了华北抗战形势,指明了团结抗战方向,阻止了妥协投降的逆流,提高了群众抗战觉悟。
报纸还大量报道华北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的成果和经验,着重介绍中国共产党关于坚持统一战线、团结抗日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坚持华北抗战的重要意义,强调华北社会各阶层团结起来,克服一切困难,“熬过一段困难的过程,才能走向胜利的坦途”。在长达六年的新闻宣传中,《新华日报》(华北版)写出了许多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社论、评论、报导,这些内容一方面鼓舞了敌后军民抗战精神,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认真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愿与各抗日党派坚持合作,团结御侮。
图为:《新华日报》(华北版)使用过的铅印机
发展进步力量、开展文化统战的有力组织
《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发刊词》中就提出:“本报要反映华北抗战之曲折经过,发扬与探讨华北抗战之宝贵经验”,“并愿作华北文化抗日统一战线的倡导者与组织者”。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报纸先后发表了《晋东南剧运走向统一》、《论华北报人的当前任务》、《建立并加强敌占区新闻堡垒》、《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晋东南文救总会成立》等新闻述评,大力宣传建设华北文化抗日统一战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在文艺创作导向上连续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文章,如:《怎样编一个战斗性的地方报纸》、《我们戏剧运动的方向》、《怎样写街头诗》、《开展新文字运动》等。这些行动对帮助华北地区文艺界及时了解党的文化方针政策,引导他们坚定团结抗日信念,克服困难提升信心至关重要。
从创刊之日起,《新华日报》(华北版)就以极大的热情为抗战革命文化开辟道路,同一切反对敌后抗战、反对团结进步的思想进行坚决的斗争。先后组织创办了《战地报人》、《华北青年》、《抗日军人》、《华北妇女》、《敌后方》、《中国人》、《敌后方木刻》等专刊,既充实丰富了报纸内容,又加强了同华北各界群众的密切联系,为发展抗日进步力量、推动华北文化统一战线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争取中间力量、团结开明士绅的舆论阵地
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一方面在华北不断对抗日游击区进行蚕食,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并加紧实施“治安强化运动”;另一方面对国民政府展开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妄图分化中国抗日阵营。对此,《新华日报》(华北版)有针对性地发表《中国面临的重大新危初》、《我们要向敌人复仇》等社论和彭德怀《敌寇治安强化运动下的阴谋与我们的任务》,使抗战军民对敌人破坏统一战线的阴谋有了新的认识。报纸还介绍各地推翻伪政权、维持会的动态新闻,介绍华北各地游击战的斗争经验,唤起华北千千万万抗日军民认清敌人阴谋,组织起来同日军血战到底。
在争取中间力量方面,《新华日报》(华北版)凭借自身优势,为“中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太行山分会”及工人、农民、妇女、青年、文化教育界救国总会的等群众团体的成立造势,刊发专题社论系统介绍各抗日团体为统一战线中的发展壮大所做的贡献,使广大群众对华北社会各阶层积极抗日的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另外,报社积极拓展舆论宣传阵地。它不仅刊登抗日前线战况,还连续刊登了沁县、襄垣、武乡等地举办的士绅座谈会实况,介绍了一批开明士绅为抗战事业捐款捐物的事迹,反映了一切有利于抗战团结的意见和主张。后来这其中大部分士绅被民众推举为边区参议员,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
图为:报社工人们在排字
孤立顽固势力、反对妥协分裂的有力武器
1939年冬,山西“十二月事变”发生后,《新华日报》(华北版)针对这一反共高潮,发表了朱德总司令对事变的谈话,并连续刊载了《论山西十二月政变》等文章,以大量事实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投降活动,并要求各级干部提高革命警觉性,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斗争问题,以“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口号,使抗战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报刊还会同胜利报社、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太行山分会、太行文艺教育出版社、前线周刊社等,以联合通电声讨卖国贼汪精卫的形式,对国民党发动派发动的“反共”高潮,做了大量的揭露报道,为宣传党中央以斗争求团结、坚持抗战的根本方针,做出了应有贡献。
1941年初,国民党再次掀起反共高潮,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消息传来,华北抗日军民无比愤慨,同时不少群众感到压抑低沉。《新华日报》(华北版)针对这一情况,发表了《反对亲日派策动围攻新四军》的社论,披露了事实真相,刊发了中共领导人发出的抗议书,使广大军民看清亲日派的野心和投降妥协的危害性。在之后的孤立顽固势力、反对妥协分裂斗争中,《新华日报>(华北版)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运用新闻报道这一有力武器,教育广大华北军民正确认识和对待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坚定团结抗日信念,从而维护了国共合作,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
图为:报社旧址
《新华日报》堪称“华北抗战的向导”、“华北敌后各党报的一面大旗”,它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通过新闻舆论宣传和组织社会活动两种方式,从宣传团结抗战、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四个方面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六年新闻宣传过程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也为新时期新形势下运用党报等媒体开展统战工作提供了历史借鉴。
责任编辑:徐为 最后更新:2019-05-14 11:49:2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下一篇:彭雪枫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