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菏泽市高新区李朝花抗日指挥部旧址
2020-11-04 17:20:17  来源:菏泽市高新区马岭岗镇文化站  点击:  复制链接

  菏泽高新区马岭岗一带古称葵邱山,青邱也当属葵邱一耳也,抗日战争时期青邱区就是马岭岗这一带。是鲁西南著名战斗英雄、菏泽县独立营营长、菏泽城防司令王登伦烈士战斗生活过的地方,为弘扬王登伦烈士革命事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曾出版《青邱英杰》一书,杨得志将军为该书题名。

  李朝花村,村居久矣。明朝以前叫古葵丘李庄,又叫李家庄,依居古葵丘(古时东明十二景之一五伯盟坛遗址)东南而建,千年古镇马岭岗古村落之一。葵丘故道是古时老官道,从李朝花西头通过,古黄河河系汜水河曾在村北流经。该村庄位于菏泽城西南30多里处,菏泽市高新区边境西南方向,千年古镇马岭岗的西北部。据1984版《菏泽市地名志》记载: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 ,李氏部分族人(元朝末年逃荒山西)自山西省洪桐县迁回古葵丘李庄(李家庄、李庄)老家。后因该村镖师李朝花于1485年率族人义立镖局,远近皆知,他的名字逐渐代替了村名。1984年以前有西洋掌武术社团一处。该村古素有“鸡鸣听三省”的雅号。

  1940年4月30日,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二纵队主力到达冀鲁豫边区。6月,黄克诚率部分部队南下华中,杨得志兼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下辖三个军分区,其中,鲁西南分区为第三军分区,后经多次沿革,至1944年5月,改称冀鲁豫第十军分区。

  李朝花村里有众多爱国青年老人曾先后参加过黄克诚、杨得志领导的抗日队伍,投身革命,其中以李春山为首的十几个人深深的影响村里青年积极参军保卫祖国良好传统。李朝花村属于冀鲁豫边区。归属于冀鲁豫边区杨得志领导的第三旅二十团辖区。当时是二十团步通营营长王登伦的队伍。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正值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鲁西南著名革命烈士王登伦当年正在革命一线。他带领革命队伍奔波于鲁西南的大集小村,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一方百姓守护着安宁。

  1941年春王登伦任青邱区队长。为了更好的打击日寇,在青邱一带组织多次杀日寇锄汉奸行动,收到当地老百姓拥护,汉奸带人很少搜查,又因李朝花村祖辈为明朝镖师义立镖局,李朝花因历史原因武术远近闻名,所以武术在李朝花村一直延续。村民会救死扶伤也不稀奇,村里群众基础教好,为青邱区抗日斗争,与敌人周旋和有效的打击侵略者,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

  王登伦把抗日指挥部设在李朝花村中间大胡同,指挥部前后两处老院,占地近六分,前面房子四间已经翻修,后面的一处三间房子没有翻修。目前指挥部房屋保存完好是后面古房(光绪三十三年房屋:2019年8月被菏泽市人民政府定为菏泽市历史优秀建筑),虽然已经揭瓦多次五脊六兽不复存在,但是古房依然在李朝花中心屹立。时任儿童团团长李思敬健在,八十八岁的老人家滔滔不绝地讲起抗日英烈故事。有种说不完感觉。王登伦队长曾率领队员在李朝花其老院居住(前院)。王队长在闲暇时间为村里老百姓修缮房屋、垛墙、干农活。好多锄奸杀日寇的方行动就从李朝花抗日指挥部研究发出的。目前王登伦烈士居住用过的座椅,板凳,床都保存完好,李朝花现在依然珍藏着李朝花族人打日寇缴获实物,保存完好的刺刀两柄,日本指挥刀一把,冲锋号两把,德国“时最美”马提灯等等;解放后,中共平原省非常重视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保护工作,中共平原省菏泽专区菏泽县第三区于1949年九月授予“李朝花抗日指挥部旧址”牌匾,现在牌匾虽然破旧,依然清晰看见中共平原省的授牌内容。

  当时李思敬时任儿童团团长。对时事记忆犹新。在解放后担任教师期间,每逢清明佳节之时,带领学生给烈士王登伦扫墓祭奠抗日英雄,为学生讲述烈士锄奸杀日寇的传奇故事。

  据李思敬老人回忆起当年王登伦的故事,仍记忆犹新。据老人家说,王登伦只要在青邱、黄庙、通古、于谭寨等地打游击,他都要到我们李朝花老家住上三两天,还帮助大家干些农活。老人家记忆最深的是他帮助家里挖红薯窖、垛墙头。当时,当时李思敬约10多岁,老人家在窖下挖土,王登伦站在上面提土,俩人干得甚欢。在垛墙头事,李思敬年龄小站在墙上扶泥,王登伦在下面往上撩泥。他还一再叮嘱李思敬“三弟,若敌人来了,你就说我是你二哥,其他你就别说,记好了,三弟!”老人家说起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王登伦还给李思敬讲过许多与敌人周旋的故事,其中有两个,老人家说如在眼前:记得一次在通古,王登伦被敌人围困在村内,他便化装成拾粪老头,从通古东门逃脱敌人的围捕,当敌人发觉后,他已身无踪迹。另一次在东明于谭寨,王登伦骑马带队遇到国民党军队,敌人问他“哪个部分的?”他从容回答“国军三营!”,他手下大声喊向敌人训斥道“怎么,不认识我们三营长?”,敌人见势不敢再问,让出一条道来。王登伦便率领人马飞速向前,等敌人明白过来,人马已无踪影。他老人家王登伦烈士的故事,慈祥的面容上流露出一种自信的豪气。

  2、李春山五人炸军车

  1940年3月11日,以李朝花族人李春山为首的李金爱、李思義等五人,在菏泽到兰考路上,遇见定陶县汉奸县长王子杰率领日伪军拉粮运输队,几人天黑以后,趁日伪军吃饭之际,干掉哨兵后,用汽油燃爆一辆日军,缴获三八大盖枪两杆,八枚手榴弹。运输车一爆炸,只吓得汉奸王子杰率领日伪军开车发疯似的逃窜。逃跑时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八路军偷袭哪!

  3、李朝花村抗日两兄弟

  李同文(1921年出生-1989年)被国家授予二等伤残革命军人。

  李同喜(1928年3月出生-1994年7月)被国家授予三等革命伤残军人。

  李同文于1942年参加八路军二十团、1944年8月李同喜参加八路军二十团,就这样李氏两兄弟先后参加八路军二十团抗日队伍,自此,李氏兄弟二人为李朝花村的抗战历史谱写了辉煌的一页。

  李氏兄弟二人并所在的二十团参加了冀鲁豫军区组织的湖西战役,后转战丰县、沛县、萧县、砀山,配合兄弟部队消灭了徐州西北的顽军耿聋子部大部。1944年年12月,军分区组织发起曹县东南战役。二十团配合兄弟部队,歼灭了曹县、单县交界处高杨庄(今属单县郭村镇)的顽军,又在曹县南廿里铺歼灭曹大个子伪军一部。同时兄弟两人在参加安陵集战役中前后挂彩负伤,但是仍然继续参加战斗。

  李同文1947年底,跟随晋、冀、鲁、豫部队和太行旅在卫南、长垣、曲河三县武装配合围攻长垣县城,12月29日消灭守敌国民党军十二纵队,长垣二次解放。攻打长垣县城的战斗十分激烈,敌人依居城墙坚固,加上武器先进,龟缩县城,我战士攻城十余次冲锋之后,伤亡很大,后牺牲三十名爆破手城墙,才撕破一个口子,冲进城内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李同文与十几名战友参与追赶残敌任务,在追赶敌人途中,他为了掩护一战友被敌人用手榴弹炸伤左眼,不顾左眼严重受伤,紧紧地抱着一个敌人撕打,不幸被敌人击打昏死过去,等李同文醒了时,战斗已经结束,当时整个面部火燎般的疼痛,身体都都不听使唤了,当时一个愿望就是找到部队,已经站不起来的李同文,靠着坚强的意志,一直爬行四里,最后再一次昏死过去,醒来时满脸包裹着纱布的李同文,还不知道已经躺在我军后方战地医院病床上。后来同病房的战士告诉李同文,才知道被战地医院战士发现,满脸血肉模糊,奄奄一息,从长垣县城西南五里处地里给抬回战地医院,当时嘴里还衔着咬下来的敌人耳朵。据同病房的小战士讲,李同文左眼已经流出来,非常严重,当时战地医院领导特地叮嘱医生护士照顾好这位咬掉敌人耳朵被炸伤眼睛的战士,一定把他救治好。几个月后,李同文在战地医院护士医生的精心治疗下,虽然左眼被治疗,但是落下了永久残疾,李同文后来被国家授予二等伤残革命军人,李同文出院以后,决定先回老家看看,然后去南方追大部队。回到家乡,因为有叛徒告密,因为几个国民党当兵的,良心没有泯灭,看见这一家人上有老下有小,转身走了,就这样差一点被国民党抓走,还一次被叛徒举报,李同文躲藏谢集一户红薯窖里。又一次躲过一劫。一心回归部队的李同文,说服老母亲和妻子,告别亲人,终于找到部队,领导看见李同文左眼已经伤残,考虑到身体原因,多次做工作,劝李同文返乡参加地方工作,后来李同文服从部队安排,返乡回老家,参加地方土改革命、投身建设新中国的大潮中,直到终老。享年68岁。

  李同喜在残酷的安陵集战役中,被子弹打穿右臂,因伤退出战斗,后来被国家授予三等革命伤残军人。李同喜身在战地医院养伤,心里却一直想着尽快归队参加战斗。1948年11月鲁西南解放,李同喜依然归队,继续参加抗战及解放战争,随山东解放区的部队南下。随着野战部队直到广西云南边境驻守,他所在的部队就驻守的边界参加剿匪任务,李同喜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常常说:“剿匪比打仗还难,那里山高林茂谷深,匪军气焰十分嚣张,边境地区很不安宁,危险随时就在身边”。李同喜老人家说:当时广西人口1500万左右,剿出50多万匪,这样的数字真可谓惊世骇俗女匪忽略不计,当时的广西成年男性才多少,总人口1500万,750万是男性,未成年人和老人忽略不算,青壮年男性有250万人,剿出51万匪,近乎每五个青壮年中就有一个匪剿匪结束后,可以想象的出来,剿匪的环境,多么艰难困苦危险。最后李同喜与战友们采取攻心战术,分化瓦解土匪,各个击破,才慢慢瓦解土匪的统一对抗共产党的战线,出现了好多惊心动魄可歌可泣战斗故事,李同喜也在剿匪中表现突出,剿匪结束李同喜被转业到云南文山县公安局工作。1978年,作为地方武装,又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战。1982年回到家乡工作。1988在菏泽市政工程公司离休。

  据李同文和李同喜老人家回忆当年在家乡参加抗日队伍的情况。二十团的抗日队伍,因武装力量薄弱,武器装备差,对盘踞在菏泽、定陶、曹县的日伪军岗楼据点,夜间进行骚扰侵袭,八路军队伍对日军据点围而不打。每当半夜时分,队伍围着岗楼绕圈,一圈又一圈,首尾相接,敌人不知道有多少兵力,不敢轻举妄动,贸然出击。到天拂晓前,八路军队伍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第二天半夜时分,又如神兵突降,把岗楼据点围了个包围圈,一圈又一圈,抗日队伍一直围着据点不停的运动转圈。敌人不得不赞叹,八路军队伍部队庞大,人员众多。经常性连续多日对日伪岗楼据点的侵扰,打的敌人团团转,敌人被折磨的精疲力尽,同时忌惮八路军队伍的数量不敢出击,怕陷于八路军的包围之中。

  李朝花村的抗日青年,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越自卫战中,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为取得最后胜利,为保卫祖国,见证了鲁西南人民不愿做亡国奴,勇抗外敌的光辉历程。

责任编辑:朝花古韵 最后更新:2023-01-07 16:12: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史诗及民族风情的多彩乐章——读王定才著布依族大型文学史诗《花米饭》

下一篇:菏泽市高新区马岭岗镇青邱抗日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