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老张问史》|益阳籍抗日民族英雄—彭孝儒将军与他的“丽水保卫战”
2021-10-20 09:27:40  来源:公众号梵阿铃 梵阿聆的私房菜  点击:  复制链接

  前 言:

  1937年12月13日,萧山令将军临危受命,身兼数职,在首都南京的下关率部与日军展开肉搏血战,血战5个小时后,最终全部血染长江,为国英勇捐躯。而这位益阳籍的高级将领也永远刻在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历史丰碑上。在整个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益阳籍的国民党少将以上的高级将领将有196位(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像萧山令将军一样为国捐躯的益阳籍民族英雄并不在少数。其中就有一位名叫彭孝儒少将高级参谋,放弃了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安稳的前途,主动申请带兵上阵杀敌。在浙江丽水带领着63团千余名官兵,孤军对抗数倍于己的日军,最终,因兵力薄弱、孤立无援,包括团长彭孝儒将军在内的1000余人牺牲在了丽水保卫战的战场上。

  本期《老张问史》将讲述即是彭孝儒将军在丽水保卫战中的真实故事。

  彭孝儒(1907-1944),湖南益阳人,国民党革命军第八十八军二十一师63团少将团长,1944年8月26日,在丽水保卫战中壮烈殉国,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中将军衔.

  彭孝儒,1907年生,出生在湖南益阳县东门裕泰祥对门的一个贫困家庭,幼年家境清贫,全靠祖母帮工度日,只因他在兄弟姐妹中较为聪颖,祖母决定节衣缩食供他进入私立大学读书。少年时期的彭孝儒,在目睹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后,便有了忧国忧民,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他决意投笔从戎,并成功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七期,之后,他又进入贵州遵义陆军大学十六期深造。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而被分派到国防部任少将高级参谋。国防部高参在当时是个令人众多国民党高级将领都羡慕的职位。然而,彭孝儒却未去重庆国防部报到,主动要求赴抗日前线参战。于是,他又被改任为第三战区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谋。

  黄埔军校第六期湖南籍学员(南京校区)花名册中有关彭孝儒的档案资料.(注:据彭孝儒儿子彭勃回忆记录,彭孝儒实为1907年出生.)

  1942年,日军已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由于全国军民艰苦抵抗,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第三战区司令部设在江西上饶。曾在第三战区的工作过的吴大年曾在晚年回忆录《对参谋处的追忆》中提及彭孝儒:

  “第三战区作战课。主管作战计划,按长官意图(上级指示)编制作战方案,拟具下达作战、电令、部署和调遣兵力,督导作战行动和编制、记录战报战果(阵中日记)等。课内以军为单位由专责参谋分工主理。课长于1942年初为彭孝儒,湖南人,其人仪态淳朴,待人和蔼,对事则刚毅勇为而又沉默寡语。在参谋处迁驻五都不久,即申请调任21师任63团团长,不幸在丽水战役中殉国。当时其留住五都的家属得此噩耗,悲痛欲绝。我们也深表惋惜。”

  在查找彭孝儒将军的资料档案中,笔者还意外发现在“丽水文史资料”一书中有对彭孝儒将军申请调前线带兵杀敌的文字描述:

  “1942年,江西上饶,第三战区司令部戒备森严,司令长官顾祝同坐在办公室批阅文件。忽然,卫兵前来报告:“高参彭孝儒求见。”顾祝同两道眉毛一扬,心想:这位大陆毕业的高才生求见,莫非有要事秉告?于是说:“让他进来。”彭孝儒英俊潇洒,气宇轩昂,颇有儒将风度。他进来后,直陈已见:“当前抗战正处紧要关头,前方定需英勇善战的将士,本人愿意奔赴抗日最前线亲手杀敌报国,请长官恩准!”说罢,随即呈上书面报告。顾祝同听罢此言,接过报告边看边思忖:当今有些贪生怕死的军官,经不起战争的艰苦考验,千方百计想调进司令部,你彭孝儒已留在司令部,却反而要求去前线,也真是难能可贵啊!我军像这样的将领委实太少了!于是,他走到作战地图前审视了一番后,又转过身来对彭孝儒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神态庄严地说:“好吧!派你到浙江丽水去,任88军21师63团团长。”

  浙江丽水属第三战区,是32集团军第88军的作战区域。32集团总司令是李默庵,当时总部设在丽水县碧湖镇采桑,88军军长是刘嘉树(益阳籍),军部设在丽水城北郊的丽阳殿。该军下辖79师、新编21师、暂编33师,其中21师是四川地方部队。上图为川军21师影像资料.

  八十八集团军军长为刘嘉树,也是益阳籍国军高级将领,其军部设在丽水城北郊的丽阳殿。该军下辖79师、新编21师、暂编33师,其中21师是四川地方部队,师长罗君彤也并非黄埔军校毕业。军长刘嘉树也许是为了控制地方部队,把33师的一个团调到21师,而把21师的一个团调到33师。从33师调入21师的这个团被编为63团,安排同籍老乡彭孝儒任团长。该团虽属中央嫡系部队,但绝大部分是新兵,没有实战经验,且装备落后,尽是些老式步枪。彭孝儒为实现他上前线抗敌的愿望,接手部队后便迅速把部队整训一番,全体官兵精神振作,士气高潮,且军纪良好,被丽水人民所称赞。

  1944年8月,日寇第二次进犯丽水,88军军部把守城的任务交给21师。精明干练的师长罗君彤受命后,心中自有打算,即下令调还在训练新兵的彭孝儒带63团守城,同时把小水门浮桥拆靠南岸,形成背水一战阵势,并把自己从四川带过来的61团和62团部署在水南,由61团督战,62团作为机动力量。

  1944年,日军飞机轰炸丽水城,图为当时日本报纸《大阪日报》刊登的现场照片.

  1944年,日军兵分三路入侵浙江丽水、温州等地.图为日军随军记者拍摄.

  受命当晚,彭孝儒与妻子刘俊生彻夜难眠。丽水城外远处隐约传来隆隆的炮声。刘俊生忍不住问道:“上级这样布防,就你一个团坚守丽水城,变成孤军,大多是新兵,武器装备又差,怎么守?”彭孝儒回答道:“大敌当前,千事万事都没有比抗击日寇、保护民众重要。”刘俊生见丈夫主意已定,不愿再分散他的心神,于是请求道:“让我和孩子也留下与你一起守城吧!”彭孝儒望着熟睡中的一双儿女(当时儿子彭勃三岁,女儿彭怡尚在襁褓中),深情地要求道:“当前的形势危急,我身负坚守丽水城的重任,带着你和孩子怎能安心抗敌?你带着孩子赶快离开这里吧!”刘俊生关切道:“你的部队多为新兵,内无坚固工事,外无强兵支援,你要万分小心啊!”彭孝儒坚定地说道:“为抗击日寇,我已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只是你跟我数年,未过几天平安日子,此次分离,务必要多保重,好好把孩子抚养成人!”。次日晨,刘俊生带着儿子和女儿,含泪离开丽水城来到大港头,谁料,此一别竟成诀别!彭孝儒胸怀坦荡,对夫人说:“大敌当前,千事万事都没有比抗击日寇,保卫丽水重要!”

  2011年7月,彭孝儒的女儿彭怡在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内与父亲的照片合影.

  由于敌军兵力与进攻路线不明,丽水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内无坚固城防工事,外无强兵接应,63团千余人又都是新兵,丽水保卫战的形势十分严峻。彭孝儒接受了守城命令后,便立即召开会议进行战斗准备和动员,他一面组织官兵动员城里的百姓撤到城外,躲避战火,要求两天内完成。一面在丽水查勘地形,布置城防,还在万象山洞天楼的团部驻地召开连级以上干部会议,部署战斗:令第一营防守左渠门至丽阳门,第二营防守丽阳门至虎啸门,第三营防守虎啸门至厦河门;大水门和小水门位于瓯江边,有瓯江相隔,由团部负责监视;各部在城内街头构筑堡垒,以备巷战。彭孝儒在动员部署会上,掷地有声地对官兵说:“日寇已逼近丽水,战斗即将打响。我全体官兵要誓死保卫丽水,人在城在,城亡人亡!”。铿锵有力的誓言让全团官兵的斗志备受鼓舞。

  2015年7月28日,丽水市《处州晚报》整版报道了彭孝儒将军的故事.

  1944年8月22日开始,日军第七十师团、六十师团两部5个大队,附炮兵、工兵、骑兵等各兵种,计6000余人,在伪军3000余人的配合下,连同夫役共万人以上,从金华、武义、缙云直驱丽水,分兵三路逐次突破国军阻击,集结于丽水城郊岩泉一带,于26日中午兵临丽水城下。事先,日军已派飞机空袭丽水城,于当日早晨在丽阳门一带投下十一颗炸弹。狡猾的日寇先是把一些抓来的群众组成密集的队形作前驱,向城内步步进逼,当发现城内的火力情况后,即用大炮进行猛烈轰击,大有泰山压顶之势。紧接着大批日寇迅速冲至城脚,从丽阳门、虎啸门、厦河门一带用软梯爬上城墙,双方进行激烈的搏斗。夜晚10时许,在日军的强大火力下,城墙很快被攻破,双方展开巷战,杀声震天,厦河门防线被突破,日军蜂涌入城。不久,团指挥部被捣乱,团、营、连之间失去统一指挥,官兵被迫各自为战。凌晨三时许,守城部队被打散,官兵大部牺牲,幸存的官兵节节抗击,被逼至瓯江边小水门溪滩一带,因瓯江小水门浮桥,在战斗中已被破坏。只得纷纷跳入江中试图游到对岸。河对岸的61团执行所谓的“督战”命令,用机枪扫射溃兵,而占据万象山的日寇居高临下,也用机枪扫射小水门溪滩上的官兵。顿时,溪滩上血流成河,陈尸遍地。经过一夜的激烈战斗,除大部分官兵在与日寇拼杀时牺牲外,只有极少数得以突围幸存,国军63团几乎全军覆没,千余将士为国捐躯。

  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将官、上校及受授勋情况综合分析(来源:台湾省).

  在这段悲壮的丽水保卫战中,国军63团有位名叫金允芝的抗战老兵亲历这场战役,并得以幸存,在一次记者的采访中他曾回忆道:

  “丽水的南门通向温州的瓯江,原来有一座浮桥,因为战争,浮桥已经拆掉了,我们只好渡水向南门方向撤退。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在我们撤退时,防守在对岸的兄弟部队向我们开枪,不许我们撤退。我记得很清楚,团长向对岸说:“你们不要开枪,我是彭孝儒团长,放我们过去,一切后果由我负责。”可是对岸继续打枪,不让我们过去。个中的原因,到现在我都想不明白。当时我由战友李世龙拉着,在水中顺溜向温州方向走去,直到看到有艘船向温州方向行驶,我们才上船直到温州。团长的夫人问我彭团长的情况,我说彭团长被流弹击伤,由特务排的几个士兵抬在担架上还在指挥作战,最后具体什么样的情况我也不知道,我猜测团长很可能被牺牲了,因为后来一直没有他的消息。”

  金允芝(1921.11— ),抗战老兵,浙江义乌廿三里深塘村人。1939年加入浙江抗日特务第二团,曾辗转多地,曾参加过丽水保卫战等多场抗日战役.

  丽水保卫战结束,日寇撤离之后,彭孝儒的夫人刘俊生还在大港头苦苦等候着自己丈夫的归来。谁知,一名士兵见到到她,便放声大哭,刘俊生知道彭孝儒已遭不测。她第一时间雇船,带着两个孩子返回丽水。根据她在1985年所写的回忆录中记载道:

  “一路上,只见尸横遍野,血水染红了瓯江,一副惨不忍睹的悲凉凄惨情景。为找到彭孝儒的尸体,我一具具翻看死难者的尸身,结果我身上的衣服都被血污染得一塌糊涂,可是还找不到彭的影子。一个少将军衔的团长,为国捐躯,为打击日本侵略者英勇作战阵亡,战斗结束竟连尸体都找不到……”

  刘俊生在满地尸体前,泣不成声,一名丽水的农民见到她的惨状,十分关切地将她接回家中,以崇敬和悲切的心情,把彭孝儒的一串钥匙、一把小刀交给了她并说:“看到彭团长的遗体后,本准备第二天隆重给予安葬,不料当晚江水猛涨,遗体已被冲走,你就不要再费心寻找了!”

  1944年8月,在彭孝儒将军壮烈殉国后,福建南平出版的《东南日报》曾用大标题刊登了彭孝儒和国军63团全体将士与城共存亡的悲壮新闻。

  198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之际,彭孝儒将军的儿子彭勃和女儿彭怡分别写下的《怀念先父彭孝儒》、《纪念我的父亲彭孝儒烈士》两篇文章.

  后 记:

  丽水保卫战,且不论日军之战斗力远强于国军,就兵力人数而言,日军进攻部队是我守军的近十倍,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国军63团彭孝儒将军抱着与“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决心,以一敌十,背水一战,虽千余人的六十三团几乎全军覆没,丽水城未能保全,但使日伪军付出了伤亡六七百人以上的代价。其身负重伤,仍指挥所部,奋勇作战,最后,终于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壮烈殉国,克尽了一名爱国军人的天职。80多年后的今天,丽水人民早已把彭孝儒将军及63团官兵奉为守卫丽水的城市英雄。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位骨子里传承着湖湘精神的抗日民族英雄,也定会作为益阳抗日英烈模范人物,刻在历史的丰碑中永垂青史!

责任编辑:唐芬 最后更新:2021-10-20 10:27: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纪念从石门广洞山走出的反清抗日英烈龚柏龄上将诞辰140周年

下一篇:我敬佩的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