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资料推介】《少年中国》月刊
2020-11-15 15:50:58  来源:平平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点击:  复制链接

  《少年中国》月刊是五四时期著名社团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刊。少年中国学会于1918年6月发起,经过一年的酝酿和筹备,于1919年7月正式成立,到1925年间因社员的分化而停止活动,历时六年之久。少年中国学会的总会设于北京(1924年迁往南京),南京和成都设有分会,湖北、湖南、山东、天津、上海等地都有会员分布。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南洋亦有会员分布,在国外会员最多的法国巴黎设有分会。会员最多时达到一百人左右。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的社会团体中历史最久、会员分布最广的团体。[1]

《少年中国》第1卷第1期封面

  少年中国学会正式成立后创办了《少年中国》月刊,此刊在1919年7月15日创于北京,每月出一期,每年出十二期,十二期为一卷。第三卷出齐后休刊七个月,出至四卷十二期后于1924年5月停刊,共出四卷四十八期。需注意的是,此刊大约在第三卷第十一期以后,有时不能按期出版,故有几期封面上印的发行日期与实际日期不符。

  第一卷一至七期主要由王光祈负责编辑,从第八期起采用编辑部负责制,由编辑部集体审查稿件,以合议制形式决定稿件的选择编排,李大钊、康白情、苏演存、黄日葵、左舜生等先后任编辑部主任。主要作者均为少年中国学会会员。

《<少年中国>月刊的宣言》, 《少年中国》第1卷第3期

  《少年中国》月刊没有发刊词,王光祈在《<少年中国>之创造》一文中阐释了创办宗旨:“学会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王光祈强调这仅为他个人意见,以期与同人探讨。[2]到第三期时,此刊以团体名义发表宣言:“本月刊的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文化运动,以创造《少年中国》”。[3]何谓少年中国?按王光祈的理解,中国乃地域名称之谓,少年则为进步之意。清末以来,时人即尊新、尊西,一反历来崇古、尊老传统,推崇青年、少年,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将少年喻为“希望”“进取”“将来”,“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将少年与老年对立起来,以激励国人之少年精神。[4]

  《少年中国》月刊是十六开本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内容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是会员所写的关于自然科学、文学、社会学、哲学的论著和译文,涉及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问题的许多方面,当集中讨论某一问题时就出版专号,曾出版“妇女号”“诗学研究号”“新唯实主义”“法兰西号”“宗教问题号”“相对论号”等;二是一些阐发学会方针的文章、会务消息和会员的通讯等,也出过“少年中国学会问题号”。

《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诗学研究号”

  如同王光祈所说“要想中国人有适应各种主义的能力,非先有一番预备功夫不可”,换句话说,王光祈认为要改造中国,则先“要解决一切主义的先决问题”,之后才能选择信奉的主义及要走的道路。[5]故而少年中国学会成员一面做文化运动,为以后所要行走的道路打好基础,创造好的环境;同时对各种国外学术与思潮的输入,抱有一种讨论与研究的态度。故而少年中国对各种改造社会、改造国家的设想进行尝试与讨论,以期获得挽救国家、革新社会之良方。

  最初,少年中国学会成员间充斥着无政府主义思想,会员尝试用无政府主义中的劳动、互助思想作为基础来进行社会改造的尝试。如《少年中国》对小组织的讨论(第一卷第二期),对工读互助团的讨论(第一卷第七期)等。此外,此刊物对非基督教思想、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社会主义思潮等都进行讨论,不同的会员观点相差颇大。少年中国学会对于要不要谈政治,要不要宗教自由,要不要主义,要不要将主义定于一等问题分歧颇大。后来会员因分歧过大,无法协调而分裂,《少年中国》月刊随之停刊。少年中国学会中如恽代英、黄日葵、李大钊等信仰马克思主义,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一部分青年笃信国家主义,以曾琦、左舜生、李璜等人为首的成员在法国巴黎成立中国青年党,宣传国家主义思想。

《讨论小组织问题》,《少年中国》第1卷第2期

《工读互助团》,《少年中国》第1卷第7期

  《少年中国》月刊在宣传新文化新思潮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与五四时期的著名刊物《新青年》和《新潮》杂志鼎足而立,是研究少年中国学会发展与分化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五四时期青年的思想活动嬗变的重要材料。此刊已经在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上线,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览、下载。

  [1] 《少年中国》,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35页。

  [2] 王光祈:《<少年中国>之创造》,《少年中国》第1卷第2期,1919年8月15日,第1、7页。

  [3] 《<少年中国>月刊的宣言》,《少年中国》第1卷第3期,1919年8月15日,第1页。

  [4]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年,1-2页。

  [5] 王光祈:《<少年中国>之创造》,《少年中国》第1卷第2期,1919年8月15日,第1页。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11-15 16:06: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资料推介】《前方日报》

下一篇:【资料推介】《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