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资料推介】中共在山西根据地的中西医团结政策
2023-01-31 09:51:19  来源: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点击:  复制链接

  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的根据地所奉行的有关中西医的原则,与延安苏区一致。总体来说,对中医和西医的重视程度相同,更强调两者的团结与合作,这与阎锡山地方政府重视中医的倾向有共同之处,与民国中央政府“抑中扬西”的政策不同。具体而言,中共对待中西医的认识和政策也有一个深化的过程。即由最初的“中西医并用”,到强调两者应采取合作,再到中西医的关系应更进一步,达到“团结”的程度。

  早在1927-1937年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对中共根据地实行重重包围、严密封锁的措施,外面的医务人员、药品和手术器材均难以进入,根据地普遍缺医少药,这是来自外部的困难。具体到内部,中国共产党所开辟的根据地主要位于偏远的山区和农村,这些地区本身长期饱受当地的地主和军阀等的残酷剥削,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都很落后,医疗资源主要以中医药为主,基本没有西医的存在,村民和山民比较迷信巫医,患病后的就医意识也不强,因此人和牲畜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面对以上困难与西医药极度匮乏的现实,中共倡导“就地取材”,即利用好现有的中医药资源,实行“中西医并用”的政策。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5册,第745页。

  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共进入山西的广大山区。此前,中共在其他地区的根据地面临的是来自国民党的“封锁”这一外部困难,而进入山西中共军队所开辟的根据地,虽然因团结抗战的背景,在抗战前期受到国民党和阎锡山的阻碍有所减小;但由于日本侵占了山西的意大城市及交通沿线的大部分地区,根据地他们所面临的是来自日军及其控制下的伪政府的“围追堵截”。因此,虽然施行封锁的对象不同,但是对于中共在山西的根据地来说,他们与此前在其他地区面对的处境是类似的。再者,山西广大山区和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与其他地方也别无二致,都处于缺西医少西药的境地。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山西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延续了此前“中西医并用”的医疗卫生方针,重视发挥中医和中药的作用,继续采取“以中代西”的办法,采取包括组织中医承担卫生防疫的任务、设立制药厂开发中药剂等措施。

  毛泽东在1940年提出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为特征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由于医疗卫生属于文化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那么对待中医中药,要参考和依照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来进行。因此,对待中医药这一封建社会的产物,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吸收西方先进科学,对中医进行改造,使其得到发展。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这一精神,要求中医药界向“科学化”方向迈进,并将其总结为“中医科学化”;同时,也对引进的西医也提出了“本土化”的号召,总结为“西医中国化”。

▲《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论国民教育的改造》,华中出版社,1945年

  1945年,时任中央卫生部钱信忠部长在医生座谈会上就关于中西医结合的问题进行发言。他分析了当时西医看不起中医、中医看不起西医的现象,指出“中医也有好处,适合群众的习惯,和群众有联系;西医要学习朴素,不要洋里洋气。”同时,他提出践行中西医结合的具体方式,即遵照延安精神,在每个区、每个村组织医药研究会、医药合作社。关于合作社的模式,可借鉴延安模式或郝小宏模式来办,开始时可先用公办民助的方式,之后再发展为民办公助。通过吸收老百姓入股,激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进而发动群众开展创药活动、清洁卫生运动等。

  合作社还可以组织医疗队为群众看病,以及帮助民兵训练卫生员、助产妇以分担医务人员的部分工作,另外,可以集合作社的力量组织药品出口,获得效益。中西医的合作,应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在实践过程中一步一步推进。钱信忠认为,中西医要在为群众服务中实现合作,要在组织、技术和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在取长补短中实现共同发展。

  ▲《钱信忠部长在医生座谈会上关于中西医结合问题的发言》,《刘邓大军卫生史料选编》,第579页。

  “团结中西医”作为处理中西医关系的指导方针,是中共在当时所处国情下的自然选择。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根据地的医疗卫生需要。在新中国建立后召开的首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团结中西医”被确立为三大卫生工作方针之一,并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上图片均来自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上传的资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平台免费浏览和下载。

  参考文献

  乔文娟:《动员、治疗与宣教:政治视野下民国山西卫生防疫事业》,山东大学2022年硕士学位论文;

  何正清主编:《刘邓大军卫生史料选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3-01-31 09:55:0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中知识女性的贡献及影响

下一篇:【资料推介】中共军队是如何治疗疥疮传染的?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