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建立之后,东北民众的抗日热情愈发高涨,报纸上的抗日宣传俯拾皆是。因此,日本关东军及伪满政权在持续实施武装“讨伐”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对新闻的管控力度,以全面掌控“言论阵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启动全面武力侵华行动。为实现对信息的严密控制,掩盖事实真相,颠覆是非,误导东北民众,实施奴化教育,日伪当局展开第二次新闻整治,全面掌控东北报业。此次行动于1937年展开,依据中文和日文报纸分别实行“一省一报”的原则,对非控制范围内的日本人和中国报纸,通过收购、合并、停刊和新设等方式进行整治。最终使加盟社报纸扩增至29家,全面掌控伪满各省报纸。
▲《滨江日报》,1937年11月1日第1版
1937年9月,日伪通过收买,将中文《国际协报》《滨江时报》《哈尔滨公报》停刊,3报人员合并,于1937年11月1日在原《哈尔滨公报》社址创刊了所谓“民间报纸”《滨江日报》,由日本关东军派汉奸王维周任社长,直接控制该报。从 1937 年创刊到 1945 年终刊,《滨江日报》见证了东北社会完全一步步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历程,并充当着日本人的帮凶。作为一份公开出版的刊物,《滨江日报》记录了东北社会的风云动荡,虽然其紧贴日本,言辞谄媚,偶尔还有一些假新闻,但是其展现的东北社会,依然是鲜活的,通过其标有“国通社电”的国内国际新闻,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在那个战乱时代政局的变化以及中华大地上各种势力的此起彼伏;透过那奇异古怪、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我们则可以触摸到在那个独特时代哈尔滨人的心灵世界;通过那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报刊广告,我们则可以在眼前铺展开一幅哈尔滨人的生活图景。在《滨江日报》存在的八年时间里,战争成为了报纸上最重要的新闻题材,日军的侵略,中国军队的抵抗,都能在报纸上看到相关报道;偷袭珍珠港等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都在报纸上留下了相关记载。
▲《滨江日报》1941年12月9日关于珍珠港事件的报道
《滨江日报》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关系到民生方面的衣、食、住、行。此种类型的报道虽然其仍然具有强烈的宣传意味,但是其还是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构成了紧密的联系,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从这些简明扼要并且时而带着吹嘘色彩的报道里,我们可以窥探当时对民众造成重大影响的社会热点问题。伪满时期的东北社会,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往往连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都不能满足,衣、食、住、行成为了普通民众关注的首要问题。《滨江日报》虽然受到了当局的完全控制,当局为了稳定统治,自然也就会着手解决民众最基本的生活,因此民生问题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报纸重要的关注点。基于宣传的需要,该报自然是不能以直接而中立的手法来陈述现实情状,往往就会采取宣传的手段来将不足转化成“政绩”,委婉地进行报道。
▲《滨江日报》1943年1月14日副刊《珊瑚岛》
《滨江日报》的副刊在创设初期设有《文艺》《江天一览》《粟末微澜》等,1938 年设《创作与批评》,1940 年设《暖流》副刊,1941 年以后设《珊瑚岛》《北地文艺》《漠烟》《少年文艺》《大荒》《台上与银幕》等,分别发在第五、六、七、八版上。这些多种多样的副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殖民地色彩,向读者灌输“日满协和”、“王道乐土”一类麻醉中国人民族意识的精神鸦片。在众多副刊中,《暖流》《大荒》文艺周刊,因是爱国青年合办的同人刊物,有些作品曲折隐晦地折射出在日伪统治之下人民的痛苦遭遇及作者的憧憬与希望。
参考文献
王利:《〈滨江日报〉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4-02-23 11:19: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