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曾写过两篇谈到生死问题的短文,发表在香港的立报副刊上。前几天,参加张曙先生追悼会,默听那沉郁而悲壮的挽歌,又使我想到生死的问题。
我们中国人常常说“備释道三教”,而实际上中国人对于生死的观念,的确也逃不出儒佛道三家的范围。儒佛道三家各有不同的生死观: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涅槃;但涅槃惟佛菩萨有之,至于凡人,仍不能免于所谓轮回。道家的生死观较佛家更为透彻,庄子的见解可为代表,他以为现象界的一切在空间上本属一体,所以显现出生死的变化,只是时间作怪,因为死的境界为生者所不知,所以大家爱生恶死,其实生死变化由于自然的运行,生者不得不生,死者不得不死;而且死比生更来得自然些,因为生尚有形体拘的,死便得与宇宙同体。
佛家求涅槃,他们的人生态度是出世的,消极的,尽管他们抱着什么普渡众生的宏愿。这种人生态度,于社会,于自己,都没有裨益。梁武帝三度舍身佛寺,终不能免于台城之厄。至于想靠行些小善来免于所谓轮回之苦的,那更卑不足道了。道家求解脱,只希望能愉快地度过这可悲的人生,所以他们的人生态度是自任自适,就是庄子所说的“逍遥游”。这种态度当然也是消极的。对于世事,他们是给它一个漠不关心,从来那些所谓旷达之土,大都抱着这种人生态度。从“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一直到国家事,管他娘,麻将何妨打打”,都是一贯的道遥主义。
最后讲到儒家。孔子对于生死问题一向是不谈的,他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但在列子天瑞篇里可以找到一段很有意味的故事: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目:“愿有所息”。仲尼日:“生无所息。”子贡日,“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日,“有焉耳:望其圹,睾如也,宰如也,境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
这故事又见于荀子大略篇,可以说是儒家对于生死问题的解答。把死看作休息,当然生存着的时候就不应该休息了。“生无所息”,这是何等积极的人生态度!孔子一生栖栖皇皇,席不暇暖,发愤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就是从这个生死观上反映出来的人生态度。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正是儒家的态度(可笑浅薄的三国演义的作者,竟把诸葛亮写成了道士)。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正确的,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尤其在这抗战时期,大家都应该明白“生无所息”的意义,活着一天,便该不息地为抗战而努力工作。万一不幸为抗战而牺牲了,也等于找到了一个长期体息的机会一一体息有什么可怕呢?
(创作出版1940年8月版)
作者宋云彬
责任编辑:李谷灿 最后更新:2019-12-10 11:05:3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