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在总结全国抗战两个月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和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忽视政治工作而出现的贪图享受、缺乏战斗力等严重情况,为提高抗战军队的士气,以保障抗战胜利。周恩来提出需加强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并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发表了《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 (以下简称《工作》 )。系统地论述了的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任务和内容、组织与方法等,集中反映了他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先进思想和理论,成为抗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主要代表作。
一、 《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提出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
早在1934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周恩来就阐述了在实际斗争中政治工作是如何发挥“生命线”作用的思想,而在《工作》中他又提出:“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人的生命线与灵魂!”为了论证“生命线”这一论断,举出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军正是以革命的三民主义为政治工作 基础, 改造了旧的军队,提高了战斗力,才取得了北伐的胜利。接着他进一步提出:“苏联红军所以能够团结全国工农在残破困难之中击败白党与外国的进攻,中国红军在过去十年所以能团结苏区人民进行残酷的战斗,??这些“奇迹”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革命军队有坚强的革命的政治工作!”由此可见,革命的政治工作不仅是革命军队必不可少的一大法宝,还是革命军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同时指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理论。
(二)提出对敌军实施政治工作
周恩来以三民主义为基础,以争取抗战胜利为目的把革命政治工作分为军队、居民、敌军三方面的工作。在军队、居民、群众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贯政策,党内早期的一些领导人像毛泽东、澎湃等提出在农民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谭政、恽代英等提出军队政治工作问题。而《工作》却明确提出对敌军开展政治工作,并列举了具体的措施,如:“经常地对敌军宣传煽动,抓住敌军中每一个可能利用的机会,使敌军瓦解和涣散,因而减弱敌人的战斗力量;在火线上,即在战斗中,也要进行对敌军的喊话或散放传单,使敌军动摇; 应当极力禁止虐待俘虏,经过优待、教育、解释后,立即把他们放回去。”早在1937年11月,为了反击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灌输的各种侵华谬论,周恩来在山西临汾的一次群众大会上作了《目前抗战的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的宣传,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分裂阴谋和诱降手段,提醒民众提高警惕、坚决抗日。他在第三厅下设第七处,专事对敌宣传。要求“经常对敌军宣传煽动,抓住敌军中每一个可能用的机会,使敌军瓦解和涣散,因而减弱敌人的战斗力量”,“用一切方法动摇敌军军心,使他们部队里面反战情绪高涨,不愿意打仗”。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第七处和党的各级政治工作人员利用印刷宣传品、报纸、小册子、刊物、阵前喊话等各种形式,对敌军开展政治工作,使敌、伪认识到侵华战争 的非正义性和对中日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害,达到动摇其军心,降低其战斗力的效果。正是这些实践活动成为《工作》中对敌军实施政治工作理论的基础。这些针对敌军的政治工作措施为瓦解敌军的队伍,争取抗战的胜利的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提出建立独立的政治工作组织系统
周恩来指出:“要进行革命的政治工作,获得政治工作的完满效果,必须建立严格的政治工作制度与健全的政治工作组织。政治工作,必须在军队的各级,从最高的全国的总政治部直到连队的政治指导员,建立其独立的组织系统。”这种独立的政治组织系统的建立,妥善的解决了抗战军队中权利专制的问题,使得军事长官的权利有了制衡的手段。如果没有这种制衡权力的组织,那么权利将会过度集中到某个长官或领导的手中,势必会造成军阀割据现象的产生,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导致革命的失败。
二、 《工作》的历史意义
(一) 《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1937年7月,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冷静分析中国的国情,提出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积极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工作》正是在土地革命战争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党的总路线由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政权转变为实行国共合作,建立和发展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背景下产生的。
(二)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对人民抗日武装的军事训练和作战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对新组建部队开展严格的政治整训,提高了抗日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并从思想政治工作服从、服务于抗日这一中心任务出发,宣传、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政策、策略,针对党内外、军内外和统一战线中各阶级、各党派和人民群众的实际状况和认识水平,安排了民族的、人民的、阶级的和党内的教育内容,娴熟地处理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抗日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为抗日战争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三)使国民党从新审视军队政治工作
《工作》是针对在全国抗战军队中建立革命政治工作的论述,是对我军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国民党军队具有极大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我军战斗力和国民党军队的觉悟。为了向国民党军队传播我军政治工作制度,经中共中央同意,周恩来于1938年2月接受国民党的请求,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在此期间,他积极扩大我党的政治影响,推行革命政治工作,为组织领导整个国统区的抗日工作作了大量工作。其直接的成效就是使国民党重新审视军队政治工作,高度肯定了其战略地位与作用,蒋介石指出: “政治训练为造成 革命军队的要素”, “我以为军队如果缺乏政治训练,一定是腐败退步,没有力量;而且没有政治训练的部队,根本不能成为革命的军队!”在 这之后,他又提出,“以后无论在抗战进行中,或是在抗战胜利以后,我们建军建国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军队政训工作的充实与机械化部队的 建立”。1938年3月,蒋介石甚至列出了“我们要在半年当中恢复政工人员的地位和信誉”的时间表,并着手扩展政工系统。从此,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逐步获得了组织与制度的保障,迎来了自北伐以后的又一个发展契机。
三、 《工作》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那天起,就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与党一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分不开的。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在抗战时期,《工作》是党保持对革命军队绝对领导权的政治基础,邓小平曾经说过:“政治思想工作是从我们军队里出来的,是我们军队的看家本领。”那么,在和平年代,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政治基础,更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 化、和谐,反腐倡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基础。
周恩来的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组织与方法及其创立的政治工作制度,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仍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对我国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如《工作》中提到的建立独立的政治工作组织系统,政治机关对同级指挥官的指导有异议时,有向其上级机关申诉之权。各级军事长官必须给同级政治机关实施政治工作的一切便利,而不应予以干涉与阻碍。各级政治机关的官长,对其同级及下级官佐违反革命主义、革命纲领与革命纪律的行动,有向上级政治机关弹劾之权等。这些都是抗战时期党内民主监督机制的体现。这种监督制度的建立对我们今天的军队、政府、机关、企事 业单位的独立运作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工作》中有关在军队内部方面的政治工作所提出的如建立革命军队自觉的革命军风纪; 全体政治工作人员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等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对今天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具有借鉴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因此人的思想对实践活动具有反作用。人是社会的人,军队、政府、机关、企事 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同样也脱离不了社会, 社会中好的不好的因素都可能对他们产生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在物质化趋向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更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那么在形势严峻的今天,必须有这样一种思想政治工作,时时刻刻来敲响执政党的警钟, 纠正领导干部的思维,使得军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摆脱不良因素的影响,物质利益的驱动,使他们始终保持高尚的政治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由此可见《工作》提出的革命军队自觉性建设,政治工作人员的以身作则的模范建设, 对目前党的自身建设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尤为深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以“革命的政治工作是民族革命的生命线”来概括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有其更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明确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1980年8月, 改革开发的总设计 师邓小平指出:“尽管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正真优势”。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2000年的全国 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又重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 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优势。”可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重要而且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即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并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业务工作的指导和保证,另一方面业务工作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归宿。这一思想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确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2]张耀灿.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3]何丽萍, 赵志峰. 周恩来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卓越贡献.毛泽东思想研究. 1998(2).
[4]仲华.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述论. 历史学研究. 2005(4).
作者简介:秦旻,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9-12-20 20:41: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