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茅盾:在文学和政治之间
2023-07-19 10:09:12  来源:搜狐网 百年巨匠  点击:  复制链接

  沈雁冰作为中共第一批党员,在大革命后脱党,实际不难理解。沈雁冰有家有业,向往改变现状却缺乏为革命义无反顾的决绝心态,很难成为一个职业革命者。他的本质是一个文学家,有人道和仁慈的一面,也难以适应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党派倾轧。他有顾虑和矛盾。大革命失败后,沈雁冰取笔名“矛盾”,当然也是内心矛盾的反应。

  1986年7月4日发行《茅盾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2枚,第1枚为“茅盾头像”。 第2枚为“茅盾的工作像”。画面背景是茅盾的《子夜》手迹。

  1927年7月23日,一个名叫沈雁冰的年轻共产党员,怀揣2000元支票,从汉口登上了前往九江的日本轮船“襄阳丸”号。此次奔赴九江,他肩负着一个连自己也不知道的惊天任务——为中共秘密筹划中的武装起义输送经费。船到九江,与沈雁冰接头的是董必武和谭平山。董必武告诉沈雁冰,他真正的目的地是南昌,但现在九江到南昌的铁路已经被切断,让其先去买票,如果确实无法前去,便回上海。沈雁冰到车站后发现,果然已无票可售,遂在他人的建议下先到庐山牯岭,再伺机翻山前往南昌。然而,从牯岭到南昌的路恰好在前一日中断,沈雁冰便滞留在牯岭。第二天,他竟一病不起。卧床七八日之后,忽然听到中共在南昌发动起义的消息,才知道他手中2000元支票的真实用途。此时的沈雁冰再前往南昌已无意义,痊愈后立即下山直接乘船返回上海。途经镇江时,国民党军警发现沈雁冰没带行李,只有2000元支票,形迹可疑,欲行拘捕。沈雁冰急中生智,将支票塞到军警口袋里,幸被放行。从此,沈雁冰为避免国民党的通缉,自动脱离中共组织,并化名“茅盾”,开始以自由撰稿为生。

  1

  双面人:革命先锋与出版社小职员

  沈雁冰,本名德鸿,1896年7月4日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的富裕家庭。沈雁冰幼年入家庭私塾,少年时代赶上废科举改学堂的潮流,遂成为乌镇第一所新式小学的学生。其后,他入湖州中学、嘉兴中学读书。那时江浙一带的中学与如今不同,可谓是藏龙卧虎之地。单以嘉兴中学而论,教国文的老师便是朱希祖、马裕藻。这两位章太炎的得意门生,后来进入国立北京大学任教,成为北大文史学科的掌门人。在名师的指点之下,沈雁冰打下了坚实的国文基础。此时嘉兴中学的校长和这些太炎门生都是革命党人,学生已普遍自行剪辫,师生之间畅谈“平等民主”是为常事。如此耳濡目染,给沈雁冰的内心播撒下革命和反抗的种子。

  青年时期茅盾

  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所变化的只是巡抚衙门房顶的几块瓦而已。民国建立后,地方保守势力继续当权,清末各级学校的自由之风反而受到压制。作为曾经感受过革命氛围的沈雁冰当然不能容忍,公开反对保守的学监,并酒后到学校闹事,最后被学校开除。离校后沈雁冰转学到杭州的私立中学,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民国初年,一般大学都有预科之设,学制二到四年,结束后可以升入本科。不过,那时的北大,毕竟不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大,保守势力居多。预科毕业后,沈雁冰无意升学,南下上海,来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

  商务印书馆家大业大,有各类员工上千人。沈雁冰作为一位低级职员,工作异常枯燥,工资每月仅24元,据说若要待遇翻倍,需十年以后。沈雁冰最初的工作是给商务印书馆附设函授学校的学生改英语试卷,其后改为译书,即从西方出版物中选取一些片段进行翻译,炮制成一本带有中国特色的启蒙读物。再往后,他开始担任《学生杂志》《小说月报》的编辑。

  当时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沈雁冰不免受到新思潮的影响,成为沪上反对鸳鸯蝴蝶派急先锋。同时,沈雁冰还参与发起了著名的“文学研究会”,在当时的新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新文化运动时期,最初的革命家原本是从文学家中分化。经过朋友介绍,沈雁冰认识了与胡适等分道扬镳、到上海出版《新青年》的陈独秀。1920年7月,陈独秀领衔的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在李达的介绍下,沈雁冰加入了共产主义小组。

  沈雁冰对现实社会有反抗的意愿,但并不是一个乐于行动的人。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火烧赵家楼,其后全国学联到上海宣传,他曾前去旁听,认为这种群众抗议运动的效果很空洞,颇不以为然。那么,他为什么加入共产主义小组?其中大概有几方面原因。沈雁冰从小便有反抗精神,不满于北洋政府的倒退统治。苏俄的斗争哲学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以及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方案,令他耳目一新,似乎找到了一条新路。其次,商务印书馆工作枯燥无聊,搞革命活动则可能开启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颇有吸引力。第三,应该是陈独秀方面的拉拢。沈雁冰是“文学研究会”负责人,商务印书馆编辑也算是一个体面的身份。借助沈雁冰,早期的中共便于开展秘密活动。不过,他虽然是第一批党员,却不是核心成员。典型事例是,中共一大召开,沈雁冰不是代表。沈雁冰似乎也缺乏领导能力,始终是一个打杂的配角。然而,他却是组织上颇为信任的人。陈独秀在广州期间,以沈雁冰为中央直属联络员,凡是各地组织与上海方面的信件,都以“钟英”的名义寄给商务印书馆,再由沈雁冰来转交。外地地下党员来上海,也以沈雁冰为联络人。

  受中共早期致力于发动工运的“左倾”思想影响,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沈雁冰,开始配合中共发展工人组织,成立工会,甚至暗中酝酿大罢工。在国共两党合办的上海大学,沈雁冰也担任教席。国共合作之下,沈雁冰名列国民党上海执委。于是,此时的沈雁冰有两种身份,公开身份是商务印书馆的小编辑,兢兢业业出版各种图书,俨然两耳不闻天下事的技术人员。然而,另一个身份却是挑战现政权的革命者。作为上海市党部代表,沈雁冰有幸作为五位代表之一,参加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大。在广州,他还充当了国民党中宣部代部长毛泽东的秘书,撰写各种文章批评国民党右派和国家主义者。(然而,毛泽东则早已志不在此,前往湖南考察农民运动)。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沈雁冰被迫回到上海。此时,他的身份已经暴露,商务印书馆赠给他一张股票,将其礼送出馆。从此,沈雁冰成为职业革命者,代管中共上海交通局,仍是负责通信联络工作。在中共的安排下,他又前往武汉,编汉口《民国日报》。不久,武汉分共,便有了送支票到南昌支援起义国民政府的情节。

  2

  政治人:文学生涯的崛起与终结

  沈雁冰作为中共第一批党员,在大革命后脱党,实际不难理解。沈雁冰有家有业,向往改变现状却缺乏为革命义无反顾的决绝心态,很难成为一个职业革命者。他的本质是一个文学家,有人道和仁慈的一面,也难以适应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党派倾轧。他有顾虑和矛盾。大革命失败后,沈雁冰取笔名“矛盾”,当然也是内心矛盾的反应。他自述道:“一九二七年上半年我在武汉又经历了较之前更深更广的生活,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了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会不看到我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有很大的矛盾。但是,那时候,我又看到有不少人们思想上实在有矛盾,甚至言行也有矛盾……于是我取了矛盾二字作为笔名。”其后,叶圣陶说这个笔名一眼看去便知是假名,给他加了个草字头,成为“茅盾”。当然,茅盾虽然充满“矛盾”,由于7年的党龄底子,也无法成为象牙塔中的纯文学家。他虽然不能亦无法回到党内,却选择了一种与用暴力革命改变社会的相似方式,加入左翼作家联盟,用文字揭露这个时代的黑暗。

  这一时期,是茅盾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因为失业恰使他摆脱了编辑的琐碎事务。著名的小说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便是他这一时期的杰作。三部曲展示了知识阶层从向往革命,加入革命再到幻灭动摇,革命失败后抬起头来重新奋斗的过程,其可圈可点之处在于并非狂热地鼓吹革命,而是更多描写了人性的弱点、狂热和颓废,展现了人的复杂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三部曲陆续发表后,成为文坛争相谈论的热门话题,也成为学者研究的对象,茅盾这个名字横空出世在中国的文学舞台之上。三部曲获得成功后,茅盾对创作这种史诗性质、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学作品乐此不疲。其后写就的《子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出现的另一部非常优秀的长篇小说,真实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面貌,在广阔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之下,成功地塑造了数百名形态各异的人物。从三部曲到《子夜》,茅盾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彻底奠定。

  抗战爆发后,茅盾辗转到长沙、广州、香港、桂林等地。此时,他完全成为中共外围的文化人士,行动上基本接受党的安排,主要负责编辑各种左翼文化刊物。期间,左翼人士杜重远邀请茅盾前往新疆活动,因盛世才意欲交好苏联,颇为善待左翼人士。新疆学院遂成为茅盾传播左翼文化文学的舞台,甚至他还传播毛泽东思想,给学生推荐《论持久战》。1940年,盛世才转而迫害左翼人士,杜重远被逮捕入狱,茅盾的处境非常危险。在苏联总领事馆的帮助下,茅盾乘坐飞机逃出虎口。茅盾刚上飞机,盛世才便已后悔,却悔之晚矣。没有来得及逃离新疆的毛泽民、陈潭秋等中共党员,都被盛世才加害。

  离开新疆以后,茅盾决心到向往已久的延安去。茅盾是鲁迅的挚友,也是文坛巨匠。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到延安来的统战意义非常重大。毛泽东亲口对茅盾说:“鲁艺需要一面旗帜,你去当这面旗帜吧。”在中共对左翼文化人的排位中,茅盾可以继鲁迅、郭沫若之后,排到第三位。茅盾准备在延安安家落户,并郑重提出恢复党籍的要求。不过,周恩来认为茅盾这种影响力大的民主人士,留在党外更加合适,回到国统区作用更大。因此,茅盾回到重庆,但是留下了沈霞、沈霜一对儿女。女儿沈霞是忠诚的革命者,意外怀孕后唯恐影响即将到来的国共战争,主动要求人流手术。由于延安医疗条件差,最后沈霞客死延安。这是茅盾为革命付出的代价。

  延安之行后,茅盾更明确了中共“自己人”的身份。1945年,经过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的筹划,中共在国统区发起了茅盾五十大寿的大型祝寿纪念活动,《新华日报》出版了纪念祝寿专刊,延安方面纷纷发来贺电。开明书店、生活书店、新知书店等十余家出版社特价销售茅盾著作,以茅盾为名发起有奖征文活动。相关祝寿活动声势浩大,延宕数月,茅盾在左翼文人的声望中达到顶峰。

  抗战胜利后,茅盾一度受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邀请,赴苏访问。此时的茅盾已经基本不再从事文学创作,而是发表大量杂文和文化评论,配合中共的宣传策略。这些题目包括《中国的缺点就是缺乏民主,应在所有领域贯彻民主》《有人民自由才有国家自由》《人民文化水平低,就不能实行民选吗》《我们并不害怕民主美国的影响,我们欢迎他》《报纸应革除专制主义者不许人民说话》《新闻自由——民主的基础》《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实际上,茅盾搞文学出身,没有受过西方的政治学训练,谈这些问题哪有罗隆基、萧公权、储安平等人讲得透彻?不过,这些文章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实质,可以证明所谓人心向背。当然,茅盾也未尝忘情于文学,苏联归来后也写了《惊蛰》《春天》等小说。不过,此时的写作已不比早年,充满条条框框,思维也愈加僵化。作为一个文学家,茅盾的文学生命,这个时候实际已经结束了。

  3

  局外人:文化高官与文化部虚职

  由于茅盾在1949年前的表现,新中国成立后自然获得了回报,受命出任共和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此种任命并不意外,茅盾文化地位是无可取代的,更重要的是,茅盾可靠。他虽然一度脱党,但始终是一颗红心向着党。国民党在文化上失败,也由于宣传敌不过中共,连张道藩、王平凌这样的三流文化人,都能成为国民党的骨干。可以想像,茅盾这样的文化人,如果投靠国民党,必然可以在文化教育界获得高官厚禄。然而,茅盾甘愿贫穷,颇有操守。因此,毛泽东亲自召见茅盾提出此事,对他说“雁冰兄,你刚才讲的是你的小道理,现在我来讲讲我的大道理。全国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现在想当文化部长的人不少,但我们偏偏选中了你,因为我们相信你,这是全国人民的需要。”据说茅盾本想到杭州去隐居,搞文学创作,但毛泽东的邀请,让他盛情难却。在这个文化部长任上,茅盾一待就是15年。

  不过,文化部长看似位高权重,实际上作为相当有限。首先,相对于来自解放区的文化、宣传系统的同志,如周扬、丁玲、胡乔木、陆定一等人,茅盾来自国统区,并非真正的党员,也没有经过延安整风暴风骤雨般的洗礼,政治资历终究差一层。因此,在文化部,周扬担任常务副部长,党组书记,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周扬同时是中宣部管理科学文艺的副部长。中宣部管辖指导文化部,这便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政治现象,作为副部长的周扬,实际是部长茅盾的上级。如此安排,导致茅盾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抱负和追求去实现文化理想。实际上,茅盾本来应该习惯于此种安排,乐于象征性的荣誉职务。然而,他却偏偏要介入实际事务,导致不断碰壁。在1957年的鸣放中,茅盾颇为牢骚:“在文化部呢,我也只是个挂名,成天忙于别事,不务正业。”茅盾常常觉得自己在文化部挂名不干事非常尴尬,几次请求辞职却得不到批准,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

  那么,此时茅盾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开会。茅盾自称,他开会时间占据了生活的2/5。然而,痛苦更在于,开会却没有决定权。另一个是从事象征性的文化外事活动。从1951—1962年,茅盾访问莫斯科达16次之多。至于文学创作活动,可谓完全停止。作为文化部长,茅盾的文学和政治地位已经确立,他需要做的是提携新人,凡是茅公点评过的作家,都能有所发展。当然,由于茅盾不负实际政治责任,也可免于追责。毛泽东对文化部有过一个经典的评价:“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认为文化系统至少一半不在“我们手里”。不过,这个责任似乎也不用茅盾承担。周恩来曾宽慰他:“文化部的工作这些年来一直没搞好,这责任不在你,我们给你配备的助手没有选好,一个热衷封建主义文化,一个又推崇资本主义文化……”茅盾辞掉文化部部长职务后,转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反右时期,组织上也对茅盾网开一面。虽然茅盾在鸣放中有所不满,实际却得到有关部门的暗中保护,及时收住了不满言论并转而抨击右派,得以幸免于难。

  茅盾

  “文革”到来,茅盾靠边站了。1969年,茅盾被剥夺了国庆登天安门的权力,警卫员取消,秘书调走,内部文件不能看,名字也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名单上消失了。不过,由于他的年龄和地位,不会遭遇太大冲击。1981年3月,茅盾走完最后的历程,临终前最大的愿望是加入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个遗愿,党中央当然会极力满足,决定恢复茅盾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这个时候的茅盾,也算“求仁得仁”吧。

责任编辑:吕堃怡 最后更新:2023-07-19 10:15:3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文学与革命文艺运动的新路向

下一篇:茅盾在抗战时期的编辑活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