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中国共产党:抗战的民族先锋和中流砥柱
2024-06-24 15:28:05  来源:《祖国》 2015年第13期 P15-16 作者:沙剑青, 吕梅  点击:  复制链接

  70年前的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摆脱百年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转折点,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当年团结指引全民族统一抗战并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代先锋,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日本法西斯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最早对日宣战并组织军事斗争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仅两天后,中共中央就在9月20日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9月30日发表《为日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1932年4月,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

  “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民党政府不仅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造成东北迅速沦陷,还大肆解散反日团体,压追反日罢工,屠杀反日群众,强迫自动对日作战之淞沪兵士和民众的义勇军撤退。各路军阀顾及自身利益,也未对日寇作出积极的反抗。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后第一时间对日本帝国主义作出宣战的反应,充分表现出中共是当之无愧的先进政党和真正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政党。在当时一盘散沙、任帝国主义欺凌的旧中国社会环境下,中共义无反顾对日宣战,确实给予了全民族新的希望,也为当时对于侵略和压迫几近麻木的国人带去民族意识上的觉醒,为全民族奋起反抗侵略、赢得民族独立率先进行了思想上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不仅最早对日宣战,还在第一时间组织军事力量抗击日寇。“九一八”事变后不久的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陆续派省军委书记杨林、杨靖宇到南满,派赵尚志到巴彦和中和地区,先后建立起十几支抗日游击队。1936年1月28日,东北反日联合军队军政联席会议在黑龙江汤原正式举行,2月20日会议达成一致意见,从这一天起各派抗日武装的番号统一为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成为它的核心领导力量。

  自此,东北抗联在中共的领导下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取得显赫战果。据黑龙江省抗日战争研究会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约10余万次。据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推算:1931——1937年抗联歼敌103500人,1937——1945年歼敌82700人,共计186200人,牵制日军兵力:1937年20万,1940年40万,1941年为76万。

  值得一提的是,驻扎东北的关东军为日本最为精锐的陆军力量,且数量庞大,最多时7、80万之众,而东北抗联最多时只有30000人,却取得了如此的骄人战绩。14年的抗战斗争,东北抗联死死拖住关东军这支日寇虎狼之师,使之始终无法大举南下进攻中国其他地方,也无法进攻苏联,有力地支援了关内的抗战和苏联的卫国战争。

1938年,中共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

  北上抗日:播撒抗战的火种

  红军长征之前的三个多月(1934 年7月),中央派出一支部队(红7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后的红军长征,中共临时中央和红军总部机关也将此次战略转移行动宣传定义为“北上抗日”,通过创建发展新的根据地建立抗日救国基地,为实现直接对日作战创造条件,并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红军的北上抗日,与当时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日决心,也为日后的全国抗战播撒了火种,进行了舆论上的准备。

  捐弃前嫌 统一抗战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千千万万共产党革命先烈死于国民党反动派屠刀之下。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捐弃前嫌,倡导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赴西安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6项条件。

  “七七事变”后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国共合作和全民族团结,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的侵略。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这篇重要的文章。9 月23日,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讲话。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陕北的红军主力和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分别于1937年8月和10月,换下红军军装,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确保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政治领导权。针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执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从而克服了国民党当局制造的反共摩擦,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援助

  “七七事变”后,日军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在这一期间,日军进攻的重点是国民党军队,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淞沪、忻口、徐州和武汉四次大规模战略性会战,重要战斗1100余次,小规模战斗近5万次,歼灭日军25万余人。对于粉碎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相持,起了决定性作用。

  1937年8月下旬,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通称“八路军”,然后立即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9年11月,新四军成立江南指挥部,统一指挥江南新四军各部武装,抗击日军。1941年春夏,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华北各根据地八路军纷纷组织敌后武装工作队,开赴边沿区和敌占区,以各种斗争方式打击和瓦解敌人。毛泽东在1943年7月2日发表的《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中说:“整个中国战场上,六年来的作战,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个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一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因此,必须增强这两个战场互相援助的作用。”

  正面战场的作战,重创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在敌后战场上,八路军广泛开展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的扫荡,拖住了日军的后腿,有效打击了他的后方,特别是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在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贺新城看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把战争从壕沟里解放了出来”。战后日本解密的档案记载,日军在中国关内战场伤亡人数在140万左右,而当年,延安总部宣布解放区战场共消灭日军52万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可见一斑。

《祖国》 2015年第13期 P15-16

责任编辑:于雷雷 最后更新:2024-06-24 16:28:2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学习习近平关于抗战系列讲话精神

下一篇:论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抗战中的贡献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