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显声最初不是军人,是一名北大预科的文科生。
文科生通常满怀激情。因此,黄显声满怀激情参加了五四运动,接触了进步组织,而在运动之后,被迫辍学。
关一扇北大的文学与政治之窗,黄显声决意自己选择开启军事救国之窗。为此,他在连续报考保定军校、军医军需学校失败之后,最终考上了东北陆军讲武堂第3期炮科。
1922年,黄显声自讲武堂毕业,就任奉天兵工厂警卫队少校营长。偶然间,年仅27岁的黄显声为来厂视察的年仅21岁的张学良布置警卫,以其行事干练、外型英武为张学良注意。于是,两位青年一番激情谈话,张学良当场提拔黄显声为随身参谋。此后,黄显声两度追随张学良参加直奉战争,数年间快速升迁到上校参谋。
到了1928年12月东北易帜,年仅32岁黄显声就已为张学良的卫队旅旅长,为东北军少壮派标志性人物。张学良的卫队旅除却战场应急作战之外,还要负责卫戍张学良个人、官邸、指挥部及沈阳等重点城市,职权颇重。因而,在皇姑屯爆炸事件之后,黄显声亲自挑选人手组成卫队,亲自带队护送张学良隐蔽、安全、及时回返奉天。
等到东北易帜之后,黄显声基本坐稳东北军新晋高级将领位置,多次担任张学良外出专列的指挥长,并在张学良授意下,与奉天警务处长高纪毅等人联合策划、刺杀了东北军的实权元老杨宇霆、常荫槐。
可以说,张学良已经将黄显声视作自己的头号心腹。
黄显声出身商户,为人刚毅,朴实,办事严谨,果决,相比一般军人而言,黄显声既无野心,颇具学识,相伴张学良进出,经常温言温语为张学良出谋划策。因而,黄显声不仅为张学良腹心,尤其在皇姑屯事件之后,更为张学良倚重。
1930年,东北军内部新、老将领分歧日趋激烈,东北军与日本关东军的矛盾更为加剧,日军蠢蠢欲动之下,东北局势日趋复杂。为此,张学良灵光一闪,遂有了将辽宁省内警察局、警察队,改编为他亲自控制的,在东北军序列以外的武装力量。他将黄显声任命为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
警察为行政治安力量,并非军队。然而,民国军阀割据,往往军警混淆不清。
张学良这次军警模糊职责的改革,使得后来东北爆发中日战争时,部分警察承担军队职责,穿着警装持枪上阵,奋勇搏杀,使得东北、河北等地警察因为军警职责混淆,遭遇日军疯狂虐杀,情形野蛮,惨烈。这是后话。
言归正传。
黄显声将军与妻子
黄显声就任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除却履新地方治安本职所在,他按照张学良指示,向东三省各地派出侦探,负责监视东北军旧派高级将领,以及警戒日军蠢蠢欲动。
为此,黄显声深为东北军旧派高级将领们妒恨。
当时,黄显声颇感局势危急,因而上任之初即东北军军事干部等充实下辖58个县的警察队,编练地方治安民团,最后编成了12个警察总队。
按照张学良要求,警察总队编练完成即装备了长枪、重机枪、迫击炮等武器,开始实行野战训练。
转眼,便到了1931年8月。当时,黄显声巡视哈尔滨地方警务,通过线人得到本庄繁与土肥圆等日军头脑情报,他分析诸多情报认为日军极有可能在9月有所行动。就此,他亲自带起情报资料与线人前往北平报告张学良。
可惜,张学良在北平嗑药泡妞忙得不亦乐乎,全无精力、体力、能力和时间顾及东北时局,因此仅是明确下令臧式毅、荣臻等留守东北的东北军各位大佬,对日寻衅,不得抵抗。
192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作。
炮声一响,东北军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即向沈阳各部传达张学良命令:“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得到这样的命令,驻防沈阳的东北军精锐第7旅官兵不知所措之下,再看旅长王以哲和其余团长均已消失,因而士气萎靡,哗然而溃。于是,并非正规军的黄显声编组沈阳武装警察总队约3000余人,及讲武堂部分学生数百人,成为沈阳对日抵抗的唯一武装。
次日,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天津协和医院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就九一八事变发表谈话时,公开表明不抵抗态度:“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
当时,日军仅数百名官兵寻衅发起事变,正在提心吊胆,忽闻东北最高统帅示弱,欣喜若狂之下,日本关东军和日本内阁、军部也随之调整方案,开始增兵介入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装甲列车向黑龙江发起进攻
9月19日拂晓,北大营东北军8000名守军被约300人的日军完全击溃,日军占领沈阳市区及大小西关。而后,日军向黄显声警察部队发起进攻。虽然很多史料记载当时黄显声下令警察总队和东北讲武堂学兵搏命抵抗。实则,日军兵锋所向,黄显声警察总队和讲武堂学兵数千人既无作战经验,装备简陋,战力薄弱,因而,在转战沈阳城外之后,很快被几百名日军击溃。
20日,沈阳全城沦陷。东北军司令长官公署及东北军各位大佬、军警武装都往锦州方向溃逃。
9月22日,东北军残部从四面八方逃亡锦州,张学良也就下令在锦州设立了辽宁省政府行署和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行署,相机处理东北的军政要务。
当时,张学良在北平召集东北军高级将领秘密会议,预备将锦州作为基地,北上抗日,收复沈阳。黄显声收悉会议决议极为振奋,也迅速在锦州召集各县公安局长会议,筹划警察部队配合主力大反攻事宜。
会上,黄显声既委托原辽宁省政府秘书刘澜涛筹备义勇军,更派出张凤岐、耿光汉、程云桥、杨春元、洪德彰、陈范等警察系统精干人手潜伏沈阳,以配合张学良即将指挥东北军发起的大反攻。
可惜,黄显声没有等来张学良信誓旦旦承诺的大反攻。
10月10日,国联巴黎会议通过了《劝告日本迅速撤到满铁附属地的决议》,可是,会议又同时同意了日本提出的《保留讨匪权的宣言》。
15日,日本关东军以此为由开始谋划入侵锦州方略,日军参谋本部则发出训令,声称预备进攻锦州是为了剿匪。
日本再露獠牙。
1932年冬,日军向辽南调兵。东北军一味溃逃,使得九一八事变由沈阳一地迅速糜烂整个东北三省。
希望国联斡旋善后东北事宜已成泡影,国民政府深感东北存亡危急,改变妥协、退让的对日政策,在11月14日国党四大第一次大会上,针对东北局势,通过决议命令张学良及东北军:“严令各省文武官吏若遇外侮入侵,应做正当防卫,严守疆土,与城存亡,不得放弃职守”。
然而,张学良心不在战。
现在看来,张学良之所以在锦州设置辽宁省政府行署和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行署,作出一副依托锦州准备反攻的架势,实则是张学良在沈阳溃败之后,深知南京政府动荡,蒋介石即将下野消息后,对蒋介石的敷衍、搪塞。
11月29日,张学良与幕僚商议确定,邀请美、英、法、意大利等国派军驻扎锦州,在锦州实施中立的避战方案。
方案确定,张学良也不论方案实施可信可行与否,即致电南京,声称“个人对此颇赞成”,并想当然地派员就近与日本北平领事谈判。
谈判刚刚开启,张学良既开始部属东北军撤出锦州,向热河、华北逃窜。
12月3日,得悉东北军准备大举向南溃退,正在国联外交的顾维钧心急如焚向张学良致电:“兄拟将锦州驻军自动撤退,请暂从缓”;“现在如日人进兵锦州,兄为国家计,为兄个人计,自当力排困难,期能防御。”
顾维钧深知,锦州作为东北的南大门,一旦失去,东北沦陷既成事实,他也就绝无靠着唇枪舌剑在谈判桌上要回公道的道理。
12月8日,东北军开始撤退,为国党内部政斗头晕脑胀的蒋介石在闻悉张学良准备弃守锦州消息,同样心急如焚。
为此,蒋介石急电张学良:“锦州军队此时勿撤退。”
然而,就在东北生死存亡关键时刻,国民政府及国党各派政阀勾心斗角加剧,矛盾空前激化。
12月15号,蒋介石只得辞职下野。
12月16日,张学良如释重负地、莫名其妙地通电宣布辞职国军副总司令一职,改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委婉表达其偏安华北态度。
眼见蒋介石、张学良如此动态,日本军政高层无不欣喜若狂。
就此,日本军部、内阁、关东军在九一八事变后首度达成共识,快速将日军向齐齐哈尔等北线的侵略方向,转向西南,准备攻略锦州。
攻占锦州,关闭东北同往辽西走廊的南大门,这是历来经略东北的根本。
12月21日,张学良受日军威压,即向部署锦州及辽南10余万东北军下达了向山海关以南撤退的命令:“当最近日本进攻锦州之时,我军驻关外部队理应防范,但若现政府方针未定时,自然不用锦州部队进行防守,因而撤至关内……”“部队驻地为迁安、永平、滦河、昌黎……”。
1932年1月,日军占领锦州
南京方面得悉东北军全军撤退,大惊之下,急电张学良,命令他和东北军“积极筹划自卫,以固疆圉”。
然而,蒋介石下野之后,张学良已经再无顾忌。
12月30日,张学良避战心切,在留下黄显声的3个骑兵警察总队、以独立第19旅、骑兵第20旅等各部各自留下少许次要部队、一列装甲列车队负责掩护、监视,其余东北军主力一声呼啸,全军尿遁。
历史,可怜。
这时,南京方面昏昏然毫不知情,还眼巴巴急电张学良,要求东北军“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可惜,电文到时,锦州空城,一片狼藉,寒风萧索,再无战事。
东北军主力各部慌忙撤退,日军前锋尚在锦州百里之外。当时,仅有留守锦州外围的独立第19旅第655团李德才第1营未及溃逃,全营同样一弹不发,向日军缴械投降了事。
日军拖枪拽炮郑重其事赶来,望着空荡荡的城池,也不禁瞠目结舌。
虽然现在颇多资料说起东北军、黄显声警察队在锦州外围激战、血战,不过,东北军溃逃既是事实,黄显声所部警察队人手虽多却毫无作战经验,几乎没有正面迎战能力。
当时,黄显声的3个骑兵警察总队只得依靠骑兵机动优势,分散往锦州周边白旗堡,田庄台,盘山,打虎山等地,化整为零,游击、骚扰日军。——锦州沦陷,东三省南大门关闭。
就此,东北沦陷既成事实,辽吉黑各地东北抗战武装更被日军断了退路,陷入战略上的绝境。
当时,黄显声命令潜伏沈阳的张凤岐、耿光汉、程云桥、杨春元、洪德彰、陈范等人。在后来或遭日军侦破,或遭汉奸出卖,全部为日军虐杀,殉国。
张学良擅专弃守锦州,既没有报告南京,致使锦州沦陷的消息,最终由日本及英、法、美、德等国报纸新闻传回国内。
正在南京翘首北望的民国衮衮诸公闻悉噩耗,不禁面面相觑,瞠目结舌。
东北军在锦州的溃败,远比其在沈阳的溃败,更为可耻,更为荒唐。
1932年3月,日军占领锦州并绥中,完成了对东三省南大门及辽西走廊的控制以后,当即撺掇末代皇帝溥仪潜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伪"满洲国",就此实现了对东三省的完全占领。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黑色的记忆。
1932年冬季,东北军主力溃逃关内后,留在东北抗战的义勇军。
其实,早在九一八事变丢弃东北之后,张学良等人既痛悔失去东北,更意识到华北及平津已经他们能够盘踞的最后的地盘。
为保住这块最后的地盘,张学良等人当然不会把东北军主力消耗在锦州的对日作战上。
为此,张学良等人早在准备弃守锦州之前,就有了退兵经营热河及平津、河北,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的方略。
即东北军既要部属次要兵力在山海关热河一线,以防止日军南侵;更要派出东北军主力,部署平津及冀南,专门戒备中央军及华北地方军头北上。
老窝被端,又要南北戒备,东北军自然兵力不够。
为此,张学良在筹划锦州溃逃之前,既想扩充军队加强辽南、辽西兵力,又胆怯明确扩军备战将引起日军压制,因而灵光一闪,索性划拨军费,要黄显声、马占山、丁超等人在关外招兵买马。
同时,张学良下令取消了所有准备留在山海关以北坚持抗战的东北军警的番号。
根据张学良的要求,这些留在关外坚持抗战的部队在失去番号之后,只得改称自卫军、救国军、义勇军。
以这些非正规名号抗日,纯属太阿倒持,授日军以“剿匪”之柄。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大乱之下,群雄崛起。
为此,罗登贤领导的满洲省委审时度势,向东三省各地抗战武装派遣刘澜涛、李延禄、胡泽民、孟劲清、金大伦、周保中等军政干部。
这是满洲省委最早投入东北抗战工作。
其中,李延禄任王德林抗日救国军参谋长和游击司令,胡泽民任吴义成部参谋长,周保中任救国军参议、抗日救国游击军总指挥等。
刘澜涛早就供职辽宁省政府,在投奔黄显声之后,为黄显声秘书,是编成义勇军的主要策划人。
在东北军锦州溃逃之前,刘澜涛即给黄显声提交了建立义勇军的“收编加委”方案:
方案规定,凡举义抗日率百人者授上尉衔,领来骑兵250人或步兵500人者,任少校营长;领来500骑兵或步兵1000人以上者,任上校团长等等。
黄显声将军
正适东北大乱,辽南各地义军大兴,基本分为四类:
其一,为马占山、苏炳文、丁超、李杜等东北军将领统帅的抗日义军。
其二,为王德林、唐聚五、郭景珊、邓铁梅等率东北军残部、旧部组织的抗日救国军或自卫军。
其三,为大刀会、红枪会、自卫团等民间团体自发抗日。
其四,为东三省各地啸聚山林的山林队。
除却第一类之外,其余三类在国民政府均无备案。
因此,等到的“收编加委”方案讯息传出, 辽南及辽西走廊的各路自发抗战武装纷沓景从, 请缨抗战。
义勇军大旗招展,迅猛发展。
黄显声自认总司令,以击毙汉奸凌印青有功的项青山、张海天编为第1、2路军司令……其余各路人马汇总黄显声的警察总队残部,共计编成了23路义勇军。
1932年1月3日,日军占领锦州。
此后,义勇军主力随黄显声退往辽西走廊和山海关内,次要部队则留在辽南,坚持抗战。
1931年冬至1932年冬,在东北军一味退缩、蜷缩的避战态势下,黄显声和他的义勇军成为活跃在辽南及辽西走廊的唯一武装。
——有着装备精良的数十万东北军集体尿遁的对比,没有番号的义勇军以简陋武器与日军抗争、血战的事迹,尤其显得悲壮。
因此,当时的中国各界均将“义勇军”视作中国不屈抗战的象征。
1935年,田汉、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谱写电影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相传,这首脍炙人口的战歌的素材,即来自辽南抗日义勇军。
无疑,领导辽南、辽西义勇军抵抗日军入侵,成为黄显声一生的高光时刻。
然而,义勇军毕竟不是正规军。
辽西义勇军编成混乱、装备简陋、战训缺乏、给养短缺,虽然热血奋战抵抗日军,终究两边战力对比太过悬殊,无法在战略上挽回辽南及辽西走廊局势。
1932年秋,日本向国联提出辽西中立区方案,在辽西走廊作战的义勇军骑兵部队不再适合新的作战环境。
义勇军旧照
因此,黄显声所部的3个骑兵警察总队,辽南民团等武装退入山海关内,回归东北军建制,编为骑兵第2师。
1933年元旦至3月,日军进攻山海关及热河,东北军各部再演怯敌溃逃的丑剧。
此后,长城抗战结束,日军攻占山海关,占领热河,彻底截断华北向辽西的出口,剩余的义勇军失去后勤,10万余主力只得退入关内,回归东北军建制。
而更有义勇军不愿退回关内,留在关外抗战的部队,转战在白山黑水间,转为抗日联军主力。
相传,在抗联3个路军11个军里面,有6个军来自义勇军余部改编,另外5个军里,也有相当数量的义勇军官兵。
也正是在长城抗战前后,黄显声率骑兵第2师拟图试探性北上热河。
为此,黄显声曾与柯庆施等北方局主要负责人面晤,在他们建议下率部挺进滦平、丰宁地区。
然而,碍于《塘沽协定》签订,滦平、丰宁地区已经被中日协商划定为中立区。骑兵第2师这次行动被国军友军逼退,后撤易县。
此后,刘澜涛等人之外,北方局更像向骑兵第2师派出孙致远、康少艺等17位骨干,在军队建立地下组织和士兵委员会。
同时,还在地方操办夜校,建立地方组织。
就此,黄显声成为中共最早接触、合作的东北军高级将领,而骑兵第2师更成为东北军里几乎公开化的建有地下组织的队伍。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1-04-26 15:35:2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橡树 | 由满清逊帝到伪满执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