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地反斜面预备攻击的日军
题记:这段时间写抗战文章反复提及反斜面战术等,有的朋友反复留言询问,这篇文章对国军由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至抗日战争的战术变化做介绍、分析,同时,较为详细地解释了反斜面战术。纯大白话技术干货,希望朋友能够有所收获。
无疑,这是一个鸡汤全面横溢的时代。不仅是岁月静好的生活有着香喷喷的鸡汤,即便政治、军事、体育等等男人聚集的圈子,鸡汤流淌,照不例外。
比如,传说中的曹刿论战,其中那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经常被人引用,断章取义夸大战争中的精神力量,致使很多军迷们都痴信一条军事法则,即精神碾压武器。于是,以血海填火海的战争,就渐渐被人们习以为常了。
甚至,前段时间网络出现一个二逼,在微博里拱出一副嘴脸,居然提出要炸掉四川盆地、引爆核潜艇……此人网络献丑,不要脸如此,尤其看得让人心惊胆战。
当然,这类网络沉渣,淡看一眼,丢下一个鄙夷的一瞥即可。
今天要聊的主题,这是另外一个纯粹军事面上的心灵鸡汤:对准计算机开一枪,数字地图就崩溃了。朝纸质地图开一枪,弹洞之外地图还是地图。
所以,离开了网络,航母还是航母,手枪还是手枪,匕首还是匕首。顺延这个鸡汤逻辑,我们就很容易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既然打到最后,还得靠纸质地图,靠手枪、匕首,那么,所谓先进武器、先进战争理念等等,实则不过浮云。不过云烟。
因而,决定战争成败关键,不在于武器,还在于参战的军队,到底是谁家的军队,用的是谁家的兵法。
这种醇厚清香而又显得非常飘逸、专业的关于军事与战争的比喻、逻辑和结论,在网络军迷界非常畅销,我不止一次看到朋友们用此去指责抗战时国军作战不力,伤亡惨重。客观而言,这种比喻、逻辑和结论其实并不新颖。
这一军事思路,实则来源于北伐战争前后,自黄埔军校流入中国的苏联军神伏龙芝的主要的军事思想:承认技术兵器重要性,在战略上,认为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技术兵器是次要。
正是因为笃信军神伏龙芝掐指一算的威力,斯大林才会在苏联与德国紧锣密鼓进行军事竞赛期间,敢于腾出手来,大刀阔斧对苏军进行全面、深度清肃,咔嚓咔嚓了很多技术军官,甚至将军、元帅。
于是,在二次大战中,按照“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的军事原则,以百万计的苏联人被推向了战场,在他们发起一波波的无畏的人海冲锋之后,“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这碗军事鸡汤失效了。
大量的苏军官兵四散溃逃,使得苏军在二战初期成为世界上逃兵最多的军事大国。是最,不是之一。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的步坦合同作战
幸运的是,斯大林在希特勒重拳连续殴打摇摇欲坠的最关键时刻,在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前后,得到了美国、英国支援的大量的、现代化的技术兵器。于是,苏军凭借美英援助物资、军火,毫无悬念实现了翻盘。
现在说起苏德战争,所有闪电战、大纵深等华丽的军事理论背后,实则就是谁的技术兵器厉害,谁的战争物资充足的内核。如伏龙芝这样的军事思想并无神效,早就是不争的事实。
需要注意的是,伏龙芝军事思想对中国近现代军事进程影响却非常深远。
苏俄军事思想,尤其伏龙芝军事思想系统进入中国,大约始于苏联援建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这绝对是绝大多数军迷心中非常神圣的地方。网络甚至拔高黄埔军校,与美国西点军校、苏联伏龙芝军校、法国圣西尔军校并列,为世界四大军校一说。
然而,在黄埔军校在广州、南京、成都等地办校的几个阶段里,最早由苏联协助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广州黄埔军校,与其说是一所军校,实则更像一个政治学校。
孙中山先生在开学典礼的训词上说明,黄埔军校应该是一所“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的国民党的党校。
当时,黄埔军校全盘照搬苏俄建军经验,在教学中,也就自然极端重视政治教育,至于军事技术、军事专业和军事素质的教学,则被放在了次要位置。
宁汉分流之前,黄埔军校学制半年有余而不足一年。
在大量的政治活动、主义教育之后,军校剩余不多的时间,则按照全套苏军操典,进行军事专业教学。
通常,军事课程主要教官大多来自前讲武堂和保定系教官。这些教官虽然不乏精英,但是,他们长期处在近代落后的军事环境,更兼苏军顾问对黄埔军校教学影响极大,因而,他们很自然将苏军操典当做了圣典。
少为人知的是,当时黄埔军校有相当数量的苏军教员,这些苏军教员大多出自苏军政治军官,其教学质量、方向,可想而知。
黄埔军校初期,学习、战争与运动风起云涌,使得军校教学时间非常紧张。于是,黄埔一期基本上逮什么教什么。有点类似文革开门办学的意思。
黄埔二期开始简单分科,到了三期,教学才有了相对稳定的科目和课程表。
至于出现林彪、胡琏、李弥、张灵甫等名将的黄埔四期,包括同期毕业的潮洲分校二期,共有2654学员,编成黄埔军校最早的第1、2、3团。他们在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了7批入校。这一阶段的黄埔军校侧重政治,军事教学不过步兵、工兵、炮兵等简单分科。
引导重炮远程攻击国军的一个日军重炮观察所
1926年9月,黄埔四期学员接受检阅高呼口号: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承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政治味道浓郁,一目了然。
固然,当年投考黄埔军校不乏热血、聪慧、果敢的青年。黄埔军校并没有严格的招考门槛,各路青年或有海龟,或有名校毕竟,更多青年仅具小学文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技术兵器是次要。诸如此类苏俄政治理论和简单的分梯队波浪式冲锋等军事理念,相对热血、激情的青年人来说,理解消化远比工整、严密的计算、判读、制图等容易。
熟读三国、说岳,人们自然以为战争决胜无外乎军事家们谁更魅力,谁更军神。
然而,当时绝大多数人和现在网络绝大多数军迷一样,可能并不知道现代军事学要涉及数理化等几乎全部的自然科学,以及政治、时事、哲学、运筹学等等人文学科。
在早期文史记载或者小说、电影里,不乏可以看到北伐战争和国共内战中,国共两军分梯队作战的记录。
波浪冲锋,即为人海冲锋战术。波浪冲锋最早源自罗马时代的主流的军团主动进攻战术之一。需要军队具有极端严明的纪律。
苏俄散兵线和波浪冲锋基本实战状态
受东正教影响,沙俄、苏俄多多少少都把自己当做罗马帝国最正经的嫡儿子。
因而,苏俄红军建军编制沿用古罗马军团称谓,称为军团。同时,在机枪发明之前,波浪冲锋继续在欧洲近代战争广泛运用,只是这样的冲锋不再排队整齐,而以散兵线进行。
在苏俄内战期间,无论红军,白军,几乎都靠这款呆板的波浪式冲锋去包打天下。波浪冲锋便是由黄埔军校最早传进中国。
在早期中原战争期间,黄埔嫡系国军第1师即按照军校学习、训练理论和苏军顾问建议,以波浪冲锋攻克陇海路小扒车站。
战后,师长刘峙巡视战场,热泪盈眶:亲见铁路两侧,我第一师阵亡士兵的尸体,完全按照疏开前进队形,一个个倒在地上,排列整齐。
官长倒在指挥官的位置,毫不紊乱。
此后,随着北洋时代的终结,中国军队无论国共,在内战、抗战时期,基本沿用苏军的波浪式冲锋和德军的战术突击群战术,于是,如刘峙回忆的这般惨烈场景,频繁可见。
苏俄早期军事思想影响中国战场,大致如此。
受北伐战争、军阀内战、国共内战影响,黄埔军校在前六期的系统性教学并不稳定,类似速成班,匆忙毕业即上战场。
因而最初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以人为主,勇敢冲锋,付出惨烈牺牲,争取最终赢得胜利的战法有何不妥。
在早期的北伐战争、军阀内战、国共内战等内战,战场火力,军人素养、战争烈度、攻防节奏,都是非常贫弱、落后、低下。
因而,人们一旦经过严格的政治教育,有着严明纪律约束,再以波浪式冲锋接近对手,关键时刻以肉搏、白刃近战接敌,对火力弱、素质差的对手发起迅猛一击,自然大概率可以赢得胜利。
某个程度上去看,苏军波浪式冲锋在近代战争中的低烈度战场,确实是适合早期苏联和中国的,以人力去弥补火力贫弱的一种适用内战的较好战法。但是,这不意味着在战场上,人的作用先于技术兵器。
1937年,抗战爆发,中国军队的保守的军事理念,受到了日军发动的现代化战争的极大的冲击。
抗战,是中国以几乎近代化军队,对抗日军陆、海、空现代化军队的一场对比悬殊,有着代差的战争。
在1944年未得到美国全面援华抗战之前,仅在陆军方面,中国即以轻步兵为主体的军队,抵抗全面机械化、摩步化、骡马化,并且有着陆航、重炮远程火力的现代化日军。
日军在战场火力,军人素养、战争烈度、攻防节奏等等表现远超中国军队想象。
这时,交战双方战力差距远不是简单比较火力、人数的多少、优劣等等问题。
甲午战争前后,清军主力炮械德制克虏伯75口径野炮
之前,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庚子国变时,虽然历史书多用落后就要挨打去解释战败原因。
实际上,在这些战争中,基本上敌军拥有的主流武器,满清军队基本同样具有,毫不逊色,甚至满清军队在某些装备的数量上、质量上,还有所领先。
然而,当时日军实现军队现代化,其陆军比肩当时欧美一流军事大国之外,其海军更是大致相当于世界海军第一的英国皇家海军。
日军综合战力明显碾压当时的中国军队。
这时候的中日军力对比,其悬殊远不是靠人,靠人的精神可以解决的问题了。青龙偃月刀即便再锋利,假设关云长也无法抵抗一位持手枪的普通的现代人。
于是,几乎所有参加抗战的国军名将,在经历东征北伐、中原大战和国共内战之后,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走上抗日战场,初战之下,绝大多数都为日军战法倍感困惑、茫然。
当时,日军一个配属数挺轻机枪的小队、中队规模的战术分队,如稍加远程炮火支援,其战力即可相当国军一个营,甚至一个团。
在日军密集的、高强度的火力压制下,传统的基于散兵线的波浪式冲锋,再无作战效果。
同时,更多日军侵华战争中使用的新武器,也增加了应对的难度。
在长城抗战中,关麟征在山头制高点暴露区域部署重机枪;在淞沪会战中,胡宗南的线性防御作战;平型关伏击中,林彪以短促出击力求白刃致胜,诸如此类在曾经内战中屡试不爽的作战战术,对日实战,往往无法取得想象中的结果。
尤其在淞沪战争期间,国军精锐第18军在罗店、宝山的反击冲锋,第7军在蕰藻浜的集群冲锋等战例,均以付出极端惨烈的战损而失败。
在火力部署上,按照一战时德军操典,重机枪部署在高地前方两侧,以交叉火力制敌。
按照苏俄操典和内战惯例,重机枪则部署高地正中,最大程度瞰射发挥火力制敌。
然而,因为中日军力悬殊,日军远程火力强大,完全碾压国军。于是,在实战中,日军绝对优势炮火压制,国军无论布兵居高也好,保证射界也罢,他们按照苏军、德军操典部属的防御阵地及主要火力点,往往都会成为日军远程火力的最佳目标。
淞沪会战,国军战术分队在巷战
日军挽马拉动的75山炮
抗战早期国军浴血抵抗而日军几乎所向披靡,固然有中日两国国力、军力悬殊的原因,同时,受制国力、军力,各级指挥官们眼界不开,深受苏式军事思想影响,整体战争思维落后,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在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中,国军在援华德军顾问指导下完成了南京外线国防工事体系。
这一国防工事体系主体包括轻重火力点、观察哨、防毒设施、通讯枢纽、指挥所等。然而,驻防国军赶赴阵地接手防御时,却齐声喊苦,无法有效利用。
按照当时最先进的战争思想,这样的体系化永备工事,在完成主体工程之后,既要做出严格的隐蔽,同时,连接主体工事的交通壕、战壕等设施通常由接防部队根据部队状况、作战需要去自行挖掘。
然而,很多接防部队赶到时,既无法识别地图找到主体工事,找到主体工事的也没有及时进行土工作业挖掘交通壕、战壕等设施。
国军乱作一团,稍微耽误,在舰载机、重炮掩护下的日军重兵集群早已尾随而至。
这便是国军在南京会战外围作战快速崩溃的主要原因。
直到现在,不太了解军事的战史爱好者甚至专家,对南京外线国防工事体系建设予以横加指责的文述并不少见。
事实上,在抗战初期暴露的作战、指挥问题,非常普遍存在于国共抗日军队。
在同样的对日发起主动攻击的关家垴作战、松山之战,最为相同一点,便是抗战国军不畏死,不惧死,然而受制极度匮缺技术武器,致使国军虽然赢得胜利,最终付出的伤亡也是非常惨烈。
在关家垴作战、松山会战之后,国共军队将领都是前往作战现场调研、考察、学习。
他们不仅对日军土工作业等现代化战术领悟甚多,也是在国军推广日军的战法、战术的发起人。
1939年,抗大二分校举行纪念抗战两周年大会,进行步兵战术小组的训练表演
后来,国共内战,国共将领如陈明仁、刘伯承、林彪、胡琏等早期受到极深的苏军军事思想影响的名将,均在实战中借鉴日军战法,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其中,坊传林彪发明的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等“六大战术原则”,即基本源自学习日军战术。
在我多篇文章里面提及过在抗战早期表现极优的汤恩伯第13军及第31集团军等,即是抗战期间以日本战术对抗日本的国军王牌。
在南口会战、台儿庄会战和徐州突围、豫中会战等作战中,汤恩伯将主力多次分拆为团、营规模,按照日军操典实施无线电静默,机动寻找侧击、尾击日军战机。
实战之中,汤恩伯军队按照当时德军、日军操典,较为灵活多次采用战术性反斜面战法,堪为抗战初期最早实施运动战和反斜面作战的国军。
究其因,汤恩伯早年留学日本,于国共分流前后进入黄埔任教,具有较为开阔的眼光和先进军事思想,少受苏联军事理念影响。
同时,汤恩伯选拔部下,相当部分是他任教期间亲自带出来的学生。这些学生无论学习或者实战都是尊重、接受他的军事理念、指挥风格。
然而,看似简单的反斜面战术,实则因为地形地貌各异,敌军我军军情千变万化,真正实战能够清楚厘清棱线、正反斜面的次高战术点,组织有效的进攻、防守和反击,实则是对指挥员军事素养的极大考验。
培养反斜面战术理念,需要比照地图、地形,进行反复的推演、演习,以求官兵协调一致,进入状态。然而,这个战术对当时的国共两军而言,却又都是全新的军事课题。
曾经影视剧《我的团长》里有句编剧写的台词,颇为看不起日军的战术: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
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战术,实则是突击群战术和反斜面战术的混合运用。其战术核心,就是围绕抢夺棱线及正反斜面次高的军事控制点的作战。
抢夺这些控制点的成功与否,则是战斗成败的标志。满脑子都是神出鬼没的孙子兵法,满脑子都是诸葛亮摇鹅毛扇的运筹帷幄,而缺乏真正的军事常识,这是神剧里、网络里写军事题材的文人们的短板和遗憾。
这种场面,犹如身着五彩府绸对襟的武术家奢谈现代的MMA综合格斗。
闲话。
1943年以后,随着苏俄早期军事理念慢慢淘汰,运动战和战术性反斜面战法才得以在国军实战中有了普遍性运用。
反斜面是强势火力死角,可以为弱势我方有效地消化敌优势炮火。
同时,反斜面阵地能够有效预制敌方突击,防止敌方包抄。
同时,因为炮火无法及时、有效压制反斜面,因而日军冲锋攻击会出现短暂离开炮火支援的空档期,于是,国军便可凭借反斜面阵地进行阻击、反击、逆袭日军。
这时,敌我双方争夺对山地棱线控制、利用,便成为反斜面战术是否成功的前提。
由此,战争对指挥者智商、应变和军事素养的要求,也就不限于离开了网络,航母还是航母,手枪还是手枪,匕首还是匕首这种简单的理解了。
临战前,日军指挥官现场制图预备指挥进攻
反斜面进攻与防守的简明图。其中,最高点为地形制高点,棱线附近的正反斜面高地,为战术制高点
日军三三制战术动作示意图
日军反斜面火力点及火力点支持下的突击、爆破、支援战术实施。这是林彪四组一队战术的前身
既无背景,也无靠山的王耀武能够从抗战爆发时期的第51师师长,凭借战功升迁,最终到雪峰山会战时候为第4方面军司令官,其抗战表现,即是黄埔学生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典范。
王耀武为私塾文化入学黄埔第三期,文化基础不算出众。
然而,王耀武在抗战爆发前后表现即充分说明了他在军事方面的过人天赋。
和第13军擅长运动战、反斜面战术一样,王耀武自补充第1旅扩编第51师时期,即参考德军、日军操典,在全师推广训练。
等到第51师参战淞沪会战,第74军建军,再到后来的武汉会战、上高会战等等,第74军在王耀武指挥下日渐成熟,对日作战以运动战、步兵突击群作战见长,战力强劲,为日军忌惮并视为头号强敌。汤恩伯第13军和王耀武第74军是被日军公开评价,视为强敌的国军王牌军。
然而,更多的黄埔军校的学员并没有汤恩伯和王耀武这样的运气。他们大多数都在战争中或默默无闻,或轰轰烈烈地相继凋零。
在黄埔前六期中最为出色的黄埔四期,当年毕业2654学员,一路凋零到1950年。
真正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熬到最后,如胡琏、林彪、李弥等称得上名将的,也不过50来人。比例极少。
这个比例,便是黄埔建军时突出政治,次要火器的军事教育给中国战争史带来的遗憾。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1-05-06 10:47: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