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橡树 | 详说九一八事变:贪得无厌的日本和跑得很快的东北军
2023-09-20 09:41:09  来源:流浪的橡树  点击:  复制链接

图片

九一八事变刺穿了东北军少壮精英的爱国理念。

  2023年9月19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整整九十二年。

  时过境迁,灯红酒绿,这种历史事件不为多数人注意。

  但是,九一八事变毕竟是深重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件,影响几乎每一个你我的家族、家庭,因而尤其值得我们心平气和予以回望、深思。

  回望历史,纪念日子,并非为了简单去抒情、去伤怀、去愤怒、去仇恨。

  其实,九一八事件并非简单表述与理解的“国耻”事件,事件对历史和远东格局的影响不仅局限当时,也包括了现在,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含义。

  尤其适逢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再看远东地区继续成为中、美、日等国际大国,以及俄、韩、朝等地区强国的战略博弈的重要舞台,这时,在现实与历史对比的时间去纪念九一八事件,或者可以予人更多谨慎、稳重的思考。

  言归正传。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构诬东北军,突然攻击东北军奉天北大营,发起九一八事变。

  枪声一响,张学良麾下数十万东北大军一路不战而溃。

  日军所到之处,犹如无人之境。

  1932年2月,东北军不战弃守辽西走廊北大门锦州,东北全境随之沦陷。

  日军以极小兵力,付出极小代价,即奇迹般席卷占领广袤东北,实为战史罕见“奇迹”。

  当然,这个所谓“奇迹”的创造者,除却日本关东军,更有中国东北军。

  1932年3月,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持、建立了伪满洲国。

  此后,长达14年之久,东北以其战略纵深、丰饶资源、发达铁路、成熟之军工技术,完备之轻重工业,近三千万人口,沦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的战略大后方。

  历史之痛,莫过于此。

图片

  而“柳条湖事件”由于是“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也是日寇集结侵华的军事信号,对日本侵略者而言,“意义”重大。因此,日寇占领东北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柳条湖事件”的发生地点都被日本侵略者视作“风水宝地”加以“纪念”。图为1938年,日寇为炫耀侵华罪行建成的所谓“柳条湖事件”标杆与爆破地点“纪念碑”。

  历史何以酿成如此大错?

  原因诸多,但是军阀割据态势下的东北军战略失误,实为酿成九一八事变的军事战略主要原因。

  其实,在中苏中东路战争停战后至张学良入关之前,东北军为加强东北国防,曾经对东北境内外的苏军、日军作过较为缜密的调查和准备。

  1930年7月,东北军秘密调查日本关东军驻军情况,知悉日军沿南满铁路在旅顺、辽阳、长春、海城、铁岭、奉天等地十多处军营驻扎,不过万余人,约等1个师团。

  加上能够应急支援关东军的日军朝鲜军,加上后勤人员,日军总兵力数也仅3万余人。

  从常识上看,这点日军,绝难翻起大浪。

  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完全无视日军威胁,为谋求军阀利益之最大化,完全无视东北国防漏洞,决心率东北军主力入关参加中原大战。

  当然,张学良还是在东北留下约16万军队,但是,留守部队主力部署东北边防,主要防御对象不是日本,而是苏联。

  当时,中东路战争前后,苏军专门调集大量飞机、坦克、重炮、战舰等现代化武器,组建了针对中国东北的特别远东集团军。下辖3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蒙古骑兵营,总兵力最高峰时约8万人。

  苏军如此强大兵力以及中东路战争惨败当然让张学良心有余悸。

  同时,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也对苏军高度警觉,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多次对苏军进行调查、评估。

  日军认为,苏军在西伯利亚以东及远东地区,部署有8个齐装满员的野战师,远东若爆发军事冲突,苏军可在百日内,向中苏边境调集至少20个师。

  此后,日军用意不明地频繁将苏军布防情报通报、提醒东北军。

图片

九一八事变中束手就擒的奉天警察。

图片

  1931年9月18日事变发生当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图为1931年9月6日张学良不抵抗电文。

  日本情报飞来,如“天落大饼”,张学良凭血亲上位,成长于妇人怀抱,认知简单,难以识别东北乱局,故而一味感触日本“善意”,完全没有想到事情往相反的方向发展。

  这样,等到九一八事变突发,张学良手捧电报异常震惊。

  原来,真正端掉他的老巢的不是虎视眈眈的苏军,而是满脸笑意的日军。

  张学良晚年,用极为真诚语调,回忆解释他当时对这一事件的应对:

  “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

  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这里,如是结合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及东北军的反应,不难发现,张这番解释,看似合理地为东北军溃逃找到的理由,却未免过于欺史、欺人。

  真实的历史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

  1930年10月,张学良率东北军主力入关。

  即刻,阎锡山、冯玉祥、汪精卫等知道大势已去,也就联合致电张学良,表示接受和平解决。

  这样,战争匆忙结束,华北及中原大局已定,东北军蓄势已久,也就迅速调兵遣将八方出击接收“胜利果实”,相继占领晋、冀、察、绥四省及当时北方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军事重镇平、津、青岛三市。

  此外,东北军还浑水摸鱼收编了阎锡山、冯玉祥数十万乱军。

  就此,张学良及东北军阀们眼见地盘军队膨胀,当然就是弹冠相庆,心花怒放。

  东北军阀历史上最大成就,就是张作霖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

  这样,张学良及东北军阀们参战中原大战,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夺得战果,成就已经超越乃父。

  此间乐,不思归。

图片

日军占领吉林。

  然而,突发的九一八事变消息还传到了北平。

  最初,军阀们得悉老巢被一锅端了,肯定恼火,但是,军阀们本性使然,反射性想到的,自然就有“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能够“血亲相传”地继续当上军阀,主要依靠无非两点:

  其一,是人枪。

  其二,是地盘。

  事实上,在张学良权衡利弊之后看来,他掌控着关内华北、绥察等地,控制了30万精锐东北军。

  就算失去整个东北,只要保证现有军队不被受损,一旦日军单方面止步于锦州或山海关,张学良和东北军阀们依旧可以控制中国北方最广袤和最肥实的地区。

  显然,这是张学良一直不愿意明言的可心的小算盘。

  张学良自幼生长于妇人之手,其心性懦弱,远无法与高位匹配。

  东北富饶,可是在战略上却一直处于被苏、日夹击态势。

  早在中东路战争,日军明为中立,暗自却怂恿苏军放开手脚乱打一气。

  当时,东北军在日军虎视眈眈下拼力接战苏军,损兵折将,战况悲惨。

  这场惨败,使得张学良在入关之后,尤其将东北旧地视作对抗苏军、日军的麻烦之地。

  如此顺势九一八事变丢掉麻烦,站稳了华北的东北军阀们脸上在哭,心里确实五味杂陈。

  这时,他们最为畏惧的莫过于东北军中低层官兵执意北上自卫。如是与日军爆发战争,天然畏惧日军的东北军胜利希望渺茫,如是陈兵边境的苏军顺势入侵,东北军陷入日军苏军战略夹击,张学良与东北军阀失去“私军”,也就可能被历史连根拔起。

  事实上,张学良和东北军阀们对苏联的预判,也不是空穴来风。

图片

九一八事变后向东北各地进军的日军关东军。

  当时,马占山将军以万余黑龙江军队奋起抵抗,自10月起,该部东北军即与关东军僵持于锦州沿线,扼制了日军向北攻势。

  本来,关东军在东北军事行动,毕竟属于违背军政上级的“下克上”。因而,日本军政高层也就对关东军有了不准北上嫩江的要求。

  不过,随着东北军步步败退,日本关东军战果急速放大,日本国民情绪受此刺激,民粹情绪高涨,人人欢呼胜利,也就倒逼日本军政不得不坐以观望关东军肆意出击。

  此刻,东北军如是奋力抗战,使得日军关东军的入侵稍微不顺,日本陆军的“下克上”的妄动,就将必然地丧失合法性。

  如此,万余轻装日本关东军想要鲸吞东北,无疑妄想。

  所以,就在马占山将军部发起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一次规模化抵抗以后,日军关东军内部,也首次出现了见好就收,善后九一八事件的声音。

  当时,日本军政最主流善后意见,即是不作武装占领整个东北的企图,而以谈判解决旅大的租借问题和扩大南满铁路权益等,为事件善后的主要目标。

  九一八事变一度有了一丝缓和迹象。

  然而,同样深谙中日战略的苏联,适时出现,既重演了中东路战争中的日军曾经扮演的角色,为九一八事变浇上了一瓢热油。

图片

被日军拘捕的沈阳军民。

  原来,就在得悉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初,莫斯科国际即向各地组织下达命令,明确了苏俄不准备介入事件和九一八事变性质:

  “帝国主义强盗的联盟,即国际联盟,准备重新瓜分中国的并同意发动的这场战争”。

  而英、法、美帝国主义,便是斯大林认定的日军背后的事件策动和教唆者。

  11月2日,日本最高军政再度向关东军发出严厉指示:

  鉴于内外大局,无论以何等理由,断不允许部队越过嫩江、远向北进军。

  此刻,苏联却开始以默认和配合日军进军黑龙江,并且违法与中国约定的中东路相关协定和商业和约,为日军北进提供运输,露骨向日本输诚。

  为促成日军继续北上,就在日军攻占齐齐哈尔前夕,时任苏联外长李维诺夫即向日本驻苏大使广田弘毅保证,苏联将奉行严格的不干涉政策,不会出兵援助中国军队。

  日本驻哈尔滨总领馆在得到苏俄中东路当局承诺后,向东京报告了苏联无意于日本为敌,并且可以利用苏联控制的中东路而北上黑龙江的消息。

  就此,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与关东军开始升级九一八事变。

  19日,日军第2师团由苏占中东路运兵进军,占领齐齐哈尔。

  九一八事变恶果急遽扩大。

  11月23日,联共(布)最高组织专门成立了斯大林亲任主席的特别外事委员会。

  该委员会职责表面上是以应付“随时可能降临的国际帝国主义威胁”,实为苏联应对九一八事变的非常设的最高专门机关。

  该委员会制订苏联应对九一八事变的根本策略,即是各种输诚日本,以换取日苏友好合约的签署,为斯大林执政和苏联发展,争取足够的时间。

  就此,苏联反复强调、宣示,解释苏联对九一八和中国东北局势的不干涉的中立立场。同时,苏俄中东路当局则在桌面之下,开始妥协、默许、并且全面配合日军利用中东路在东北展开军事入侵行动。

  随着日军在东北进展神速,苏联更是迫切与日本改善外交关系。

  为此,到1931年12月初,李维诺夫多次向日本高级外交官表示、提议签订日苏互不侵犯条约。

  苏联对日军入侵东北的中立姿态和暧昧态度,让日军关东军非常震惊。

  同样,日军关东军向黑龙江进军,迅速占领全东北,其战力表现,也是让苏联方面倍感震惊。

  当时,日本关东军靠着缴获的张学良东北军老巢的军械库和庞大的兵工厂生产补充,在1932年4月伪满洲国成立之时,已经以战养战,完成了由事变前的1个常设师团,向5个野战师团,3个混成旅团,2个骑兵旅团,5个独立守备队,总兵力超过10万的扩军。

  几乎在一夜之间,关东军撒豆成兵,成为日本部署远东的强大兵力。

  苏联为此也是倍感威胁。

图片

在台湾时期的张学良。

图片

在台湾时期的张学良、赵一荻。

  不过,苏联战略重点在东欧、东南欧和波罗的海,眼见日本膨胀,只得忍气吞声。

  于是,伪满洲国“建国”,苏联最早承认了伪满洲国。

  苏联与日本如此战略博弈出现的政治、外交、军事乱象,使得张学良及东北军阀们高度茫然和警觉,故而,张学良一旦发觉日苏有了媾和迹象,即会想方设法避险东北。

  现在再看,张学良和东北军极端消极应对九一八事变,主因就是军阀对自己和利益的保护本能。

  显然,在张学良和东北军阀们看来,保证东北军继续强大兵力和继续扩大地盘,继续让张学良当着陆海空军副司令和东北保安总司令,最好能够子子孙孙地当下去,这才是张学良及东北军阀们最大愿望。

  军阀本性,动物本能。

  如此再看九一八事变前后历史,可见东北军巧电入关、九一八事件、山海关事变至热河溃退,前后4年,东北军一切照旧地没有中断、停止地忙碌着向关内调兵遣将强占地盘、扩编军队等等“军阀特色”动作。

  期间,东北军唯一军事动作,却是武装阻止南京军队北上华北,加强长城国防。

  为此,张学良和东北军阀决意调集东北军主力向南方层层布防,同时,派员四面接洽企图与日本和谈,在锦州及辽西地区设立中立、托管地带,缓和日军压力。

  如此战略目标,就是为了确保东北军在平津、华北利益。

  九一八事变后,灾难继续扩大。

  11月,日军得寸进尺向锦州进犯。

  迫于无奈,南京国民政府只得与美、英、法、意外交周旋。

  在日军逼近锦州,美、英、法、意才同意组成联军,驻防锦州,负责治安和劝阻日军南侵。

图片

  九一八事变后的日军关东军。他们的装备不比东北军先进。

  可惜,美、英、法、意联军驻防锦州消息传来,却又惹出了平津及国内各大城市愤青乌合而起的愤怒抗议。

  当时的国产愤青们痛殴当时中国驻国际联盟代表施肇基,严词抗议和要求南京方面退出国联。

  抗议事件越闹越大,美、英、法、意联军也就无法驻防锦州,代行为中国守土之责。

  愤青们的“爱国”激情。显然间接酿成了“卖国”的现实。

  这样,张学良眼见无法借助国际力量介入中日冲突,索性向全军下达了全面撤退命令。

  东北军不战而退的消息传到南京,正在致力国联斡旋的顾维钧、宋子文、汪精卫等国民政府军政外交头面人物们为此无限震惊。

  无奈,他们只得轮番上阵,软磨硬泡,命令、哀恳、苦求张学良收回撤军成令:

  请暂从缓;期能防御;锦州军队此时勿撤退;以固疆圉;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

  如此等等,言辞殷切。

  然而,雪花般飞舞的电报,却挡不住东北军对日军的畏惧之心。

  1932年1月2日,锦州东北军装备精良的数万军队,在百余公里之外的日军不过中队、大队规模兵力之威胁下,集体向南溃逃,丢掉了辽西走廊的北大门锦州。

  华北、绥察地区就此暴露在日军枪口之下。

  后来资料披露,日军前锋当时南进锦州,集结兵力不过轻装千余人。

  为此,日军主力集结沈阳,军官们为是否调动可怜巴巴的几辆坦克参战援助锦州日军,彼此争得面红耳赤。

  可是,就在争吵之间,日军轻兵已经吓退东北军,占领锦州重镇。

  消息传来,日军军官佐们为此终止争吵,惊讶不已,转瞬更是欣喜若狂。

  这样,随着苏联态度明朗和日军占领锦州,控制辽西,日本天皇和军政高层为关东军的莽撞军事行动取得巨大战果深感震惊,也就逐渐明朗了侵华态度。

  就此,日本对善后九一八事变,当然也就不再局限在以谈判解决南满铁路权益和旅大租借问题的层面。

  鲸吞东北,成为日本天皇与军政高层的新的目标。

  于是,历史如你我所见:

  九一八事变经过数月不断发酵,张学良及东北军颟顸应对,穷于应付,最终一溃再溃,不断沿辽西走廊引得祸水南下。

  如此,日军贪得无厌地顺延东北军溃逃方向步步进逼,由沈阳至锦州,再由锦州而漫延辽西走廊、山海关,再由山海关而热河、长城、卢沟桥……

  1937年7月7日,九一八事变不过六年,战火终于由关外引燃关内,不可挽回地酿成了中国空前之国难。

责任编辑:张雨萌 最后更新:2023-09-20 10:24:2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橡树 | 日本与美国的九一八事变博弈,开启了广岛核爆倒计时

下一篇:橡树 | 伏击:军统特工麻克敌北平刺杀天皇特使始末……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