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访问稿是由父亲晏伟权于2006年4月18日在湖南省岳阳市采访后整理登载在同年出版的《抗日名将潘裕昆》(晏伟权、晏欢编著 香港文汇出版社)一书中,时隔十八年,除标题略有变动外,一字不改,全部图文再次刊出与大家分享。
访原中国驻印军中美混合突击队老战士袁枚华先生
受访人年龄:91岁访问地点:湖南省岳阳市袁枚华先生住宅内访问时间:二零零六年四月十八日主访人:晏伟权
2006年3月下旬,正值海内外新一军老战士即将聚首广州祭扫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纪念公墓之时,驻印军50师老战士袁枚华的孙子袁传经先生于网上得知了这一消息,他立即去信主办者询问详情并表明其祖父袁枚华是新一军老战士,年迈体弱难以成行,但透露了祖父多年来撰写诗文怀念当年的抗日岁月、上司下属,潘裕昆就是他祖父怀念的长官。小袁的信被转到我们潘裕昆将军的家人,很快我们之间便建立了友谊和互信,当我们向小袁提出想于广州新一军老战士聚会后前往湖南岳阳看袁枚华老人的意向,远在江苏的袁传经立即欣然同意,迅速安排,袁家表示欢迎我们前往。对于袁家的热情,我们非常感动,马上确定行程,4月17日晚就登上北去的列车,18日中午就登门拜访。与袁枚华老人的交谈内容整理如下:
我于1937年入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毕业后被招募到中国陆军第54军第50师150团任见习排长。入伍不久,随50师奔赴抗日前线,参加了第一次粤北战役(1939年冬-1940年春),第一次粤北战役结束后,又随50师转战昆仑关,驻防于广西百色、及云南河口滇越边境一带。当时第50师师长是杨文瑔,潘裕昆是第50师少将副师长兼河口戒严司令。
1944年4月初,第50师奉命远征入缅,编入中国驻印军战斗序列,潘裕昆任第50师师长,我是150团(团长黄春诚)第1营(营长王耀荣)第2连连长。50师入缅不久,即投入缅北反击战。4月下旬,150团由孟关出发抵太克利,加入中美混合突击队。突击队执行驻印军总部史迪威的作战计划,准备从山路秘密挺进,奇袭密支那机场,然后空运部队,攻占密支那城。4月底,突击队由太克利秘密集结进发,一路穿丛林、攀悬崖,忍饥挨饿,历尽艰辛,行军二十余天,终于到达密支那机场附近,隐蔽待命,准备突袭。
5月17日拂晓,一切准备就绪,我营在炮火之掩护下,越过障碍物,进入机场,向当面之日军发起突袭。由于敌军事先并未发觉,对于突如其来的进攻,仿如神兵天降。敌军仓惶应战,我们乘胜突进,占领机场。
150团突袭机场成功后,战斗并未结束,日军用炮火封锁我们继续前进。我带领一排士兵,发起冲锋,袭击一处日军炮兵阵地,打死日军数名,缴获火炮一门。随后,我们第1营在黄春城团长率领下,向市区中心及火车站附近进攻,战斗异常激烈。第3营营长郭文轩指挥士兵向纵深突进时中弹身亡。
记得有一次,我押送鬼子俘虏到一个叫彭木地(密支那城附近一小地名)恰逢50师潘裕昆师长路过那里。我把日俘交给有关人员处置后,就和潘师长一起返回密支那。途中,潘师长询问了我一些有关密支那作战的事情及部队士兵的士气及生活情况,我作了如实的报告。在彭木地偶遇潘师长,也是我入缅后第一次见到他,能与他当面交谈,至今印象深刻。
5月下旬的一天,我营向日军盘据密支那的重要据点锯木厂发起进攻。据说,该木厂曾是替日军生产军刀的一个场所。日军凴坚固的工事,组织严密的火网,顽强据守。当时,我利用一处墙角掩护部队冲锋,敌人一梭子弹扫射过来,我险被击中。我营苦战一天,伤亡颇大,进展迟缓。到了6月底,我军再次发动对城区攻击,日军依据房舍、大树、竹丛、坑道等构成坚固据点,攻击十分困难。部队正面进攻,伤亡过大,遂采取挖壕战术,逐步向敌阵地突破。一天,我在指挥进击中,日军从树丛里施放冷枪,我的右臂被一颗子弹击穿,鲜血直流,倒地昏迷,后被送往医院救治,住院七天,因而没有能够参加8月3日最后攻克密支那的战斗。我右臂至今还存留鬼子的子弹打下的伤痕。
密支那战役,总共打了八十多天,守敌终于被我军攻克歼灭。是役,日军死伤惨重,我军也负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的一个排,在攻击密支那锯木厂时,几乎全部阵亡。回想起来,真是痛心无比!密支那的殊死战斗,让我终生难忘。
袁枚华老人从军时期,曾写作不少诗文,其中大部分都是讴歌、缅怀我中国驻印军缅北对日作战的事迹。在采访他的时候,老人家拿出其中一首他当年书写的“奇袭密支那”七律手稿展示给我,并叫我将全诗以及注解抄写,供世人欣赏,以寄缅怀之情。
《奇袭密支那》
七律一首1944年夏于“密支那”前线
奇袭密城①事不凡,三军绕道野人山②;
披荆斩棘开通路,涉水翻山闢阻拦。
急进强行二十日③,摧平突破一千难④;
机场⑤遽占敌寒胆,疑是天兵降宇寰⑥。
注:①“奇袭”:是军事战术上的名词,就是“出敌意表”的袭击方式。“密支那”(缅甸语译音)是缅北距中国边界不远(二百多里)的一个重要城市,在缅甸“伊洛瓦底” 江中游西岸(“伊洛瓦底” 江是缅甸名水,发源于中缅边界,南流经密支那、 “曼德勒”平原至“仰光”入海-印度洋。)日军入寇缅甸后,以“密支那”为支撑中缅、印缅前线的后方据点,故其地位在当时至为重要。
②“野人山”指中缅交界处一片绵延几千里热带丛莽的山区地带,毫无人烟,只有少数“野人”居住,故曰“野人山”。
③“二十日”:是指行军的实数日子。
④“一千难”是泛指“难”的多数。
⑤“机场”:密支那有西北两机场,我军攻西机场,美军攻北机场,这里是指我军攻的西机场。
⑥“天兵”:神话中有“天兵天将”猛勇非比之说,这里用来喻誉我军。“宇寰”,宇宙,大家等都是“天”的另一种写法。
笔者(左)于湖南岳阳家中访问91岁的150团老战士袁枚华
老战士袁枚华展示右臂上留有日军弹痕
责任编辑:周琳 最后更新:2024-08-06 15:49: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