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张纯如:不能忘却的纪念
2022-12-13 17:05:17  来源: 民国大校场  点击:  复制链接

  “人类残酷对待自己同胞的历史纪事,是一段漫长而悲伤的故事。如果要将这类恐怖的故事作一比较,那么,在世界历史中,很少有哪些暴行,在强度与规模上,能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南京大屠杀相抗衡。”——张纯如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的6周时间内,在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纵兵屠杀手无寸铁的民众和放下武器的战俘达30万人的罪恶行径,其手段野蛮残忍,并且奸淫、掠夺、焚烧和破坏并举,焚毁了全城三分之一的建筑,制造了2万多起强奸、轮奸的暴行,掠夺了无数公私财物,使南京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变成了魂灵萦绕、生灵涂炭的人间地狱。

图片

▲1937年12月,《东京日日新闻》关于“杀人竞赛”的报道

  南京大屠杀给国人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苦难记忆。“昭昭前事,惕惕后人”,2014年,我国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将这段灾难记忆固化。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申遗,将南京大屠杀从“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在更大范围、以更大力度反击了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行径,表明了中国维护历史真相的坚定立场。当这段惨痛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被铭记的同时,我们不能忘却第一个在西方社会为此发声的人——张纯如,她是第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长篇英文著作的作者,书中引用大量中方、日方以及来自英美的第三方亲历者资料,首次让美国乃至西方国家全面了解日本在南京犯下的罪行,影响巨大。而《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也都是张纯如在为写作此书的过程中挖掘出来并首次公之于众的。

图片

▲《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父亲张绍进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母亲张盈盈毕业于台湾大学农化系,婚后两人选择赴美深造,均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留美工作。1969年张绍进受聘为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物理学教授,于是举家搬至伊利诺伊州厄巴纳镇,张纯如便在那里长大。

图片

▲张纯如(1968—2004)

  即便移民国外,张纯如的父母依然忠于故土,他们教张纯如中文阅读和写作,希望她了解中国文化。在父母的教导下,童年的张纯如便表现出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开始展露出写作方面的天赋。才上四年级的她就开始自制诗集,她在书中写道:“孤独是湖那边传来的蟋蟀叫,日落时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它有紫罗兰的味道,和风掠过草原的声音……”而父母对女儿作品的肯定、鼓励也给了张纯如某种成就感,这进一步促使她往文学的道路发展。1979年,在一份课堂笔记上,张纯如写下了她对写作的热爱:“写作是我最喜欢的消遣。它能提高我的英文,让我思考,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我从未将它视为工作。我总是把写作当成一种享受,因为那是我真心喜爱去做的事。”中学时期,张纯如的生活依旧是多彩且忙碌的。她不仅发现并将已停刊的“特立独行”杂志复刊,积极加入名为“顶峰”的计算机俱乐部,还参加布拉德利大学暑假计算机学习班,学习最新的计算机语言——Pascal,并成为一名志愿者,加入了“彩条糖”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机构。

  1985年,张纯如考取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数学和计算机双学位。在大学期间,她通过筹集到的经费,办了名为“大开眼界”的杂志,向文艺爱好者征集小说、诗歌、乐曲等作品,依然保持着办刊的热情和对文学的喜爱。大三学期,经过深思熟虑后,张纯如决心转学新闻系,因为她觉得学新闻不仅可以写作,还能结识各种有趣的人,从而丰富人生阅历。与此同时,她还主动争取每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除了为《伊利诺伊人日报》撰写新闻和评论,还要替《芝加哥论坛报》写校园报道,凭借着勤奋、热爱和坚持,张纯如不断向外界展示她的文字功底和对新闻的敏锐性。1988年4月,张纯如获得为期10周在《新闻周刊》商业报道组实习的机会,新闻采访的实战磨练,也为她后期的实证写作打下了基础。

  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张纯如先是到美联社芝加哥分社、《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随后,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写作硕士,同时开始了职业创作生涯。在导师巴巴拉•库里顿教授的介绍下,张纯如认识了哈珀柯林斯出版社的图书编辑苏珊•拉宾娜,她的科学写作能力获得编辑的认可,于是获得了写作钱学森传记的机会。在撰写好图书选题计划后,张纯如便开始着手收集资料。有次在华盛顿的国家档案馆查档时,她专注于看文件,以致忘了闭馆时间,结果被锁在档案馆里。为了写好这本处女作,张纯如辗转杭州、上海、北京等地探访钱学森的生活经历,进行了一系列口述历史式的采访。经过充分的准备和艰辛的写作,她的首部作品——《蚕丝:钱学森传》在1995年11月问世。

  幼年的张纯如从父母口中听到过一些关于中日战争的故事,当听说日本军队在南京屠杀了数十万计的平民,甚至连妇孺都不放过,这令她感到震惊。她想去图书馆查找这一历史的更多细节,却一无所获,就连老师对此也一无所知。在张纯如的记忆中,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成为了一个问号,直到多年后,在一次图片展上她才找到了答案。

  1994年12月13日,张纯如参加在加州库比蒂诺举行的一次会议,会上展出了日军侵华期间各种暴行的照片,“被砍掉的头颅,被割开的肚腹,赤裸的女人被强奸者强迫着摆出各种色情姿势,她们的脸扭曲变形,带着让人永远无法忘记的痛苦和耻辱表情……”所有这些都毫无遮掩地呈现在黑白图像上,在血淋淋的杀戮场,生命如此脆弱和被随意践踏,给张纯如极大的心理震颤。当她了解到当时连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英文专著都没有时,张纯如决定写一本书,“作为一名作家,我要将这些遇难者从遗忘中拯救出来,替那些暗哑无言者呼号。”

  打定主意后,张纯如很快开始了史料搜集工作。大屠杀期间,许多西方的传教士、记者、教授、商人等都曾在书信、日记、照片、影像中记录下了他们在南京的见闻,这些材料都保留在档案馆、图书馆。在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的帮助下,1995年初,张纯如前往华盛顿特区国家档案馆、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贝特曼档案馆等地查找相关史料。她在一大堆的档案盒与复印文件中一直工作到闭馆,当一张张泛黄薄脆的信件被放在复印机上时,张纯如的眼前匆匆闪过那些文字,内容关于机枪扫射、刺刀砍杀,被蹂躏的女人,哭喊着“救救我”的儿童……光是阅读关于暴行的叙述就很令人难受了,可她依然顶住压力,埋头在图书山、档案海中梳理,挖掘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纪录文件,这其中就包括《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约翰•拉贝是德国西门子洋行驻南京代表和安全区负责人,他在家里收容过600名中国难民,为安全区内的人们寻找食物和药品,并不断地去日本驻南京大使馆斡旋,阻止暴行的进行。1938年2月,拉贝回到德国,从此杳无音讯。张纯如在收集资料时,打听并联系上了拉贝的外孙女乌尔苏拉•莱因哈特,莱因哈特告诉她,拉贝留下了一本2400页的日记和128张大屠杀历史照片。在张纯如的鼓励下,1996年12月13日,在美国纽约的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上,莱因哈特首次向世界公布了《拉贝日记》,立即引起轰动。在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里,张纯如又有了惊人的发现,那就是尘封多年的美国传教士明妮•魏特琳的日记。魏特琳是安全区的创始人,在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期间,在安全地带庇护了上万名中国女性和儿童,她也在日记中详细记载了日军的罪行。

  1995年夏,在完成初步的资料准备后,张纯如飞往香港,然后坐火车由深圳到广州再抵达南京。在中国内地学者的帮助下,她开始了为期近一月的调查,白天采访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晚上整理采访笔记,每天工作到深夜。她如此急迫,是因为“我想尽快写出这本书,我担心拖得太久,很多声音会永远消失。” 1997年12月,英文版《南京大屠杀》一书出版。该书从加害者日本、受难者中国、在场的第三者欧美人士等三个不同角度,全面呈现大屠杀的暴行,同时也探讨日本政府如何抹杀对大屠杀的记忆。该书首版就销售逾40万册,连续14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美国《新闻周刊》评价此书“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

图片

▲张纯如与《The Rape of Nanking》

  这部史实著作震惊世界的同时,也引起了某些无端质疑和粗暴指责,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竟称这本书是“非常错误的描写”。面对日本右翼分子的攻击和诘难,张纯如毫不退缩,坚决予以回击。在美国国家公共广播公司(PBS)《新闻一小时》节目的现场,她同齐藤邦彦进行公开辩论,短短时间就将对方驳斥的哑口无言。在张纯如等人的坚持推动下,西方社会逐渐认识和接受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与这段历史有关的研讨会也在哈佛及斯坦福等名校频繁举行。2001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还在美国旧金山举办了“永不忘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图片

▲2001年12月13日,张纯如与母亲在旧金山参观南京大屠杀展览

  “遗忘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面对日本人对他们在战争期间的所作所为选择集体失忆,甚至是集体否认,这更加凸显承认、铭记、反思、讲述这段残酷历史的重要性。“忘记历史只会增加人权被侵害和种族屠杀的可能性”,正是出于这种道义与责任,促使张纯如写下了这本书。

  《南京大屠杀》一书引发瞩目后,张纯如在密集的签售、演说、采访等行程之余,继续构思图书选题计划,开始新书的写作工作。在完成《美国华人》后,她专注于研究二战美军战俘的故事,着手采访美国二战老兵,为下一本关于巴丹死亡行军的书收集资料。由于在长期写作过程中,不断翻阅历史档案、访问那些亲历者和幸存者,并详细记录下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后来又在演说、采访中反复陈述这一惨绝人寰的历史,加之历史否定主义者以及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诋毁、抨击,张纯如出现了精神上的问题,2004年11月9日,她结束了自己流星般璀璨的一生。

图片

▲张纯如墓

  在张纯如短短36年的韶华中,竭力陈述历史真相,为受害者伸张正义,留给我们整个民族一段难忘的记忆。“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如今,我们悼念逝者、缅怀历史,是要从灾难记忆中沉淀家国情怀,汲取前进的力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在第八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在凌厉的警报声、悠扬的和平钟声中,告慰同胞、铭记历史、“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图片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2-12-13 17:12:1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战区对日受降第一幕

下一篇:侵略者的本性没有变,是正义的抗争扼制了它们的魔爪——张庭济力保故宫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