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句自带旋律的歌词让长城抗战的英雄事迹传遍中国,深入人心。作者麦新在创作《大刀进行曲》时,以副标题注明“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世人从此传诵:长城抗战中,有一支威风凛凛的“大刀队”在喜峰口大败日寇。
这样一种充满爱国情怀的公众认知,与长城抗战时期前线将士英勇杀敌的群体形象相符,与真实历史的细节却不完全合辙。第二十九军擅用大刀杀敌不假,但并不存在建制上的“大刀队”;喜峰口夜袭是真,也非专门组织队伍以大刀为武器破敌。
大刀成为西北军部队的标配,实属无奈。据参加战役的著名将领何基沣回忆,第二十九军在器械方面极为粗劣,全军约有三分之一的枪械,是原西北军遗留下来的老汉阳造、三八式;三分之一是由甘肃调出来参加反蒋战役的地方部队携用的毛瑟枪;其余是修械所自制的土枪。
这些枪种类杂、质量差,弹药补充十分困难,还有一个致命缺点,便是没有刺刀。刺刀是近战最重要的武器,为配携在步枪上,需要良好的构造精度和材质强度,工业化水平不高是无法量产的。针对这两个问题,西北军给士兵配了更多手榴弹,以弥补火力上的不足;没有刺刀,就打造工艺较为简单的大刀片用以近战。
▲第二十九军战士展示大刀和手榴弹
几乎所有西北军部队战报中都能看到大刀登场亮相,因为在武器装备有代差的情况下,中国军队正面抵抗日军基本上只有一种战术:借助工事和地形隐蔽尽量避免火力伤害,寻找近战机会以降低交换比。忻口战役后,第十四集团军战报总结敌我优劣特点,认为日军敌前作业迅速,谍报周密,火力优越,装备完善,爱惜武器,节约弹药,瞄准精确,但是攻击精神并不强,夜战、巷战能力弱,怯于白刃战且不耐吃苦。日军在火力占优的情况下,并不喜欢“白兵战”(拼刺刀),这一点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第二十九军将士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抓住了敌强我弱条件下难得的胜机。
喜峰口位于河北省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古称卢龙塞,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扼东北经滦河河谷进入河北平原的要道,素为兵家必争之地。1933年3月初,日军在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攻陷热河,兵锋直指喜峰口,东北军万福麟部望风而逃。接防的第二十九军尚未全部就位,第37师109旅骑兵团首先出战,团长王长海率部从遵化紧急驰援至喜峰口西面高山,与日军先头部队展开争夺。
▲守备在长城防线的二十九军部队
3月9日,旅长赵登禹带着仝瑾莹第218团赶到喜峰口,于潘家口至龙井关、喜峰口至铁门关一线布防,并夺回喜峰口东北长城高地,缓解了危急局面。3月11日,日军混成第14旅团(服部旅团)主力到达,并有铃木旅团一部及伪蒙部队,于早上7点向喜峰口守军发起全线进攻。在炽烈的炮火下,中国守军各部损失惨重,西侧高地失守。赵登禹令刘景山团夺回阵地,《喜峰口血战记》描述当时情景,令人动容:
全旅官兵,无视敌人的炮击扫射,躜弹雨,穿硝烟,奋勇挺进,时而人梯,时而劈石,冒死攀登。登峰后,前赴后继,与敌血战两小时,夕阳似火、山赤石红,砍杀敌人三百有余。我军伤亡倍敌,血满长城之窟,诚非虚言,最后敌伤亡将尽,狼狈退去。
▲赵登禹
当日战罢,赵登禹决心兵分数路进行夜袭,以夺回战场主动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近年来新编的《长城抗战档案汇编》,较为完整地收存了长城抗战全过程各参战部队战报、阵中日记、综述报告等档案,为学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其中,《第二十九军华北抗日战斗经过》对此次夜袭战作了详实的记载:
佟(麟阁)旅长于十一日夜十一时,以李九思团为基干附仝瑾莹团一部,抵铁门关集合后即沿长城东边墙,经跑岭关王台西向进攻白台子附近之敌……当斯时,敌阵地西北各方火光四起,激战甚烈,我李九思团遂积极西进,迨达白台子附近乃与敌开始冲突,激战历四小时。……竟日伤亡官兵约二百余名,我毙敌亦不下三四百名。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的《长城抗战档案汇编》
夜袭攻击后,第二十九军一度对日军阵地形成围攻之势,但未能将其驱逐。第二十九军战报总结认为,赵旅至拂晓前受敌两侧轻机关枪火力损害甚大,不能进展,故未完全达成其任务;正面王旅出击部队,因受敌炽盛炮火之压迫,加之山势险阻,致与我夜袭部队未得协同动作,功败垂成。
▲《良友》杂志刊登的宋哲元战地题字
尽管如此,喜峰口之战给予骄狂日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信心,乃是不争的事实。数日后,《申报》《中央日报》等登载“喜峰口大捷”战讯,有“宋部勇迈直前,致敌剧创,大刀队肉搏,尤为敌所惊讶”等语,民众欢欣振奋,踊跃劳军。日本《朝日新闻》则哀叹,“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六十年未有之侮辱。3月24日,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举行中外记者现场视察会,展示所缴获的战利品,更使得此战声名播于国际。
大刀作为中国传统兵器,在现代战场上仍能发挥作用,在当时民众看来是“国粹”对“武士道”的胜利,也是古典勇武对现代化兵器的胜利。时至今日,“大刀队”依然是彰显抗战精神和民族气质的典型符号,但同时应当看到,大刀作为冷兵器的使用场景是特定的,并不能决定战役进程,改变战事走向。卢沟桥事变后,第二十九军再次挥舞大刀,以血肉之躯与敌相抗,佟麟阁、赵登禹壮烈牺牲,也未能阻挡日军进犯的脚步。中国抗战从此进入更加艰苦残酷的时期,只有依靠中华民族的整体动员和空前团结,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附:引用档案汇编内容图片:
- END -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3-05-11 10:41:0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一·二八战事期间上海地区大劫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