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孝而亲不在,这是多少人世间的遗憾。
贵州镇宁县,80多岁的施永和老先生就有着这样的遗憾。
施永和的父亲施荣森是中国远征军66军新编28师抗战英烈,1942年4月在缅甸殉国。
父亲抗战牺牲时施永和还未出世,他是遗腹子。
▲施永和夫妇
施永和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他未出生时,父亲就牺牲在抗日战场。他与奶妈、母亲、哥哥相依为命。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背负“国民党反动军官家属”的罪名,年幼的他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和奶奶被游街。他考上师范学校后再次因为出身问题而不得不退学回家。
苦难是最好的大学,苦难给了施永和毅力和勇气,他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摧残和羞辱,他吃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他用他的聪明和努力撑起了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
他和妻子含辛茹苦,抚养自己的六位子女成人。他的六位子女都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成为社会的栋梁。
晚年的施永和,在他的六位子女的尽心照顾下,他的晚年是幸福的。然而,年老思亲,他更加想念父亲。他不希望父亲抗日卫国的英雄事迹被埋没,父亲是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理应受到尊崇!
抗战时期,父亲施荣森曾经从部队回家一次,留下了他从军期间的资料。有照片,胸标符号,有黄埔军校同学录,有书信电报文件等。而这些资料,在1949年后,因为历史的原因毁于一旦。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在自家倒塌的篱笆台里面发现几张珍贵的照片和一张已经缺角的胸标符号。这几份遗物成了施荣森留给后人最珍贵的念想。
施永和老先生将他对父亲的这份思念传给了他的子女,在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他孝顺的子女决心帮助父亲完成心愿。
2022年,在湖南怀化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刘远的介绍下,施永和老先生的儿子施文祥联系上笔者,希望查找祖父的资料。
施文祥告诉笔者,祖上传下来的信息祖父是黄埔军校毕业,但一直找不到确切记录,不知道他是黄埔多少期毕业。
笔者在黄埔军校第四分校16期9总队的同学录上找到了施荣森的记录,从而确认了施荣森是1940年5月毕业于黄埔军校四分校16期。
信息很快传给了已是重病中的施永和老先生,他十分的欣慰,多年的艰难查找终于有了初步的结果。
一位贵州青年黄埔从军,远征缅甸,热血抗日,最终埋骨异国他乡的往事由此揭开。
▲抗战英烈施荣森
施荣森,1918年出生于贵州省镇宁县马厂乡吴关堡。少时聪颖,家里省吃俭用地供他读书,希望他成为栋梁之材。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略中国,各种日寇的残忍暴行也传到了贵州镇宁马厂乡这个偏僻的山乡。
施荣森是一位有文化有理想的青年。听闻日寇的暴行后,从军报国,抗击日寇的壮志在他的心中萌生。
此时施荣森已经结婚,长子施永龙出生,家庭幸福,原本可以就此平淡、安逸地度过一生。
家国的不幸和胸中的热血,促使施荣森走上了神圣的抗战卫国之路。
1939年3月,告别妻子施张氏和长子施永龙,施荣森考入黄埔军校第四分校16期第9总队,编入步科第4中队。
此时的黄埔军校四分校驻地在风景秀丽的广西宜山。
在黄埔军校第四分校,施荣森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军事知识,努力充实自己。无论是在教室里,还是在训练场上,施荣森都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和训练。
黄埔军校,是热血燃烧的战场,是青春激荡的殿堂!
▲施荣森在黄埔军校同学录上的记录
施荣森经常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人生的意义,探讨抗战的局势。大家都期待着毕业后奔赴战场,效仿黄埔前期学长,杀敌报国!
1939年11月,日军从钦州湾登陆。登陆后的日军长驱直入,很快就攻陷南宁,并向南宁以北推进,占领了昆仑关。
面对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调集部队,组织桂南会战。杜聿明将军指挥第五军,经过惨烈攻坚,于1939年12月31日夺回昆仑关,是为昆仑关大捷。
昆仑关大捷后,日军不甘心失败,从广东调派部队增援。1940年1月28日,日军重新发起进攻。日军攻势猛烈,击破国军各部防守阵地,很快就夺取了昆仑关、宾阳,占领上林。
此时第五军因为在昆仑关战役中伤亡惨重,已经撤下修整。指挥桂南会战的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深感兵力缺乏,立即电令驻广西宜山的黄埔军校第四分校,要求四分校的学生开赴战场。
白崇禧命令四分校主任韩汉英组建学生军,并且为了迷惑日军,授予临时番号160军。
黄埔军校第四分校收到命令后,立即成立第160军,以四分校主任韩汉英任军长,四分校副主任张振镛任参谋长。160军下辖320师和321师,以四分校16期9总队总队附张诗教任320师师长;四分校17期8总队总队长伍坚生任321师师长。
1940年2月初,四分校师生从驻地广西宜山紧急开赴忻城县,于2月7日(大年三十)到达忻城,沿红水河北岸布防,防备上林县方向的日军进攻。
施荣森所在的160军320师在红水河北岸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打击入侵的日军。
四分校学生军在红水河北岸布防20余天,曾经抓获了前来刺探军情的数名汉奸间谍。为抓捕汉奸间谍,四分校学生军也有两位学生在泅渡红水河时,壮烈牺牲。
由于四分校学生军的严密防守,日军见无机可趁,最终退兵。
四分校学生军在忻城红水河防守20多天,将防区交由友军接防后,全体人员返回宜山。至此,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参加桂南会战告一段落。
桂南会战,也有着包括施荣森在内的黄埔军校四分校学生军的一份功劳!
不久,由于日军飞机轰炸宜山,黄埔军校四分校从广西宜山搬迁到贵州独山继续办学。
在贵州独山,1940年5月,施荣森从黄埔军校四分校16期9总队毕业,正式开始了他荡寇逐倭的抗战征程。
毕业分发,施荣森进入陆军新编第28师,从见习少尉开始,他兢兢业业,服从长官指挥,很快就得到了升职。历经少尉、中尉,直到调任新编28师干训班上尉区队长。
▲施荣森的胸标符号
新编第28师来源于军委会别动总队。1939年6月,驻重庆的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奉命改编成立陆军新编第28师、新编第29师。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由复兴社骨干康泽创办于江西南昌,抗战爆发后调入重庆,卫戍陪都。
别动总队第一支队改编为新编第28师,师长由别动总队总队长刘伯龙出任。别动总队第二支队改编为新编第29师,师长由第二支队支队长马维骥改任。
完成改编后的新编第28师从驻地重庆璧山开赴贵州黄平、镇远一带驻防。
由于新编第28师的前身是军委会别动总队,其基层军官大部分来自于康泽创办的黄埔军校星子特训班,而星子特训班又以政治教育为主,其毕业生军事技能相对偏弱。
对于施荣森这样正规军事科班教育出身的军官来说,担任军新编28师干训班教官,是十分胜任的。
在新编28师干训班任教官期间,施荣森积极教导干训班学员,将自己在黄埔军校学到的军事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受训官兵,深得长官和部下的好评。
▲施荣森在部队与袍泽合影
1941年冬,施荣森请假回到了家乡贵州镇宁县马厂乡吴关堡。
从当初离开家乡报考黄埔军校,转眼就是三年了,施荣森再次回到了家乡,与妻子儿子相聚。
戎马倥偬,施荣森在家享受着这难得的家庭亲情,这是他们一家最为快乐的时光。很快,施张氏再次怀孕,他们将有第二个孩子了。
多年以后,施荣森的妻子施张氏无数次地向自己的孙辈讲起这段全家相聚的时刻,无比的怀念!
然而,宁静安逸的时光很快就被打破。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政府组建远征军,保卫滇缅公路。
新编第28师、新编第29师、新编第38师奉命组建第66军,军长张轸,隶属于中国远征军作战序列,准备开赴缅甸。
正在家乡探亲的施荣森接到归队的命令,他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身怀六甲的妻子和长子,回到了新编第28师。
离别之前,施荣森将自己从部队带回来的各种信件文档、照片、胸标符号留在家中。也正是这几张照片,为他的后代子孙留下了无尽的念想。
▲施荣森留下的照片
这一别,就是枪林弹雨!
这一别,就是异域孤魂!
车辚辚,马萧萧,中国远征军兵出国门,远征缅甸。
1942年春,中国远征军第一路所辖的第5军、第6军、第66军相继入缅,这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再一次出国作战。
1942年3月19日,中国远征军出国第一仗——同古保卫战打响。第5军200师为掩护盟军英缅第一师撤退,并为中国远征军主力的集结争取时间,与日军第55师团在同古展开激战。
同古大战惊天动地,200师在师长戴安澜将军的指挥下与日军浴血激战,将日军阻挡在同古城外。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
由于西线英军缺乏配合,且中国远征军后续部队未能按预定计划向同古前线集结,200师在同古城激战12天后,陷入孤军奋战,形势危急。第5军军长杜聿明即命令200师撤离同古,准备在中路平满纳地区与日军会战。
第5军新编22师掩护200师撤退,并在斯瓦地区逐次阻击日军,为平满纳会战争取时间。
然而,在西路方面,英军不断后撤,将中路平满纳地区的中国军队右翼完全暴露给日军。而东线方面由于远征军第6军防区太大,兵力薄弱,阵地不断失守。
如果实施平满纳会战,又将是一个侧翼受敌的局面。
新编第28师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奔赴缅甸。
1942年4月10日,新编28师在师长刘伯龙的率领下从云南安宁出发,以汽车输送,挥戈缅甸。施荣森随军出发。
▲新编28师师长刘伯龙
4月18日,新编28师到达腊戌,即转乘铁路开赴曼德勒。
同日,由于战局变化,远征军高层经过激烈争论,取消了平满纳会战,转而准备实施曼德勒会战。
新编28师各部陆续到达曼德勒,随即在曼德勒城及其周边地区展开部署。
就在新编28师忙着在曼德勒整顿防务的时候,东线形势进一步恶化。4月20日,罗衣考(垒固)失守。
罗衣考失守后,日军兵锋直指雷列姆。而守卫东线的第6军兵力分布于上百公里广正面地区,其防区内到处是漏斗。
4月21日,在罗衣考失守后,意识到腊戌可能面临的威胁,中国远征军参谋团命令新编28师82团从曼德勒移防腊戌。
4月24日,东线日军再次击败防守雷列姆的第6军,占领雷列姆。
日军占领雷列姆后,向腊戌推进。此时,预想中的曼德勒会战已经毫无意义。
腊戌,是滇缅公路的终点,是中国远征军入缅重要枢纽节点,是中国远征军重要的后勤基地。如果腊戌失守,中国远征军的后路将被截断。
4月25日,新编28师除留下一营与友军接防外,全军立即开赴细胞(西保),固守腊戌外围,腊戌城的守备交由新编第29师负责。然而,此时新编29师尚在国内,相距1000余公里,且仅有70余辆汽车提供输送。
4月28日,腊戌保卫战打响,战斗首先在新编28师固守的细胞展开。新编28师84团与日军展开了激战,多次打退日军进攻,然而细胞还是于当日沦陷。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形势图
细胞沦陷后,日军顺势转向腊戌。新29师先头部队昼夜不停,一车一车地输送,赶到腊戌。一车士兵到达,随即投入战斗,这样无奈的添油战术,造成部队只能各自为战。
5月29日,日军的攻势更加猛烈,新编28师、新编29师各一部挡不住日军的进攻,腊戌遂告失守。
贵州镇宁县人民的优秀子弟施荣森在腊戌保卫战中壮烈殉国!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贵州老家的妻子、儿子,还有那个没有出世的孩子,一定在他的心中千回百转。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腊戌失守,是整个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灾难性事件,中国远征军通过公路回国的后路被日军截断,整个缅甸战局完全崩盘。远征军的悲剧由此开始,远征军主力被迫退入缅北原始森林。第5军军部、新编22师进入野人山转赴印度。
这是一段悲惨万分的行军,无数的士兵倒下,成为白骨,饥饿、疾病、雨水、毒虫,是官兵们在丛林里面行军最大的敌人,遭遇的苦难绝非笔墨能够形容。
腊戌失守后,新编28师、新编29师两师的残部沿着滇缅公路一边阻击日军,一边向国内撤退。后经龙陵、腾冲,翻越高黎贡山,历经艰难万险到达云南永平,最后在永平整训。
施荣森殉国后,1942年的农历11月,他的小儿子施永和在老家出生。生命就是这样生生不息,英烈的血脉在他的身后得到了延续。
八十多年的岁月流逝,忠魂难寻,正如诗人穆旦致祭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
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
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
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
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责任编辑:张雨萌 最后更新:2023-05-18 11:37:0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谭雄|抗战老兵,孤军浴血战衡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