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谭雄|抗战老兵,他就是救援衡阳的援军
2024-06-24 10:13:41  来源:明月讲史堂 作者:谭雄  点击:  复制链接

  坐在自家的阳台上,抗战老兵何泗哲的目光越过湘江,凝视着远处起伏的岳麓山。

  他用低沉、缓慢的声音讲述留在记忆深处那装甲的碰撞、血与火的抗战征程。尘封80年后的记忆被再次打开,把我们带入了抗战前线,带入了那烽火连天的山河岁月。

抗战老兵何泗哲

  1925年,何泗哲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县青市乡花塘村。家里原本经营中药铺,后来因为父亲去世,中药铺经营不下去,家道开始中落。到何泗哲开始读初中时,家里卖了20亩地,供他读初中。

  1941年,16岁的何泗哲初中毕业,开始了自谋生活的道路。他与堂兄一起到湖南益阳,在益阳度量衡检验所谋了个差事,成为了一名职员。

  1943年底的一天,何泗哲在益阳街头看到了一则“机械化学校”的招生广告,说不收学费和伙食费,毕业包分配工作。考虑了一下后,何泗哲于是报了名,经过考试,他成绩合格,被顺利录取。

  跟着招考的人员一路南下,到达广西桂林兴安县的界首镇,何泗哲才明白不是什么机械化学校,而是部队。

  “最初进行的是普通的军事训练。军事训练几个月后,就开始学习跟坦克有关的课程了。”

  “要学习战车的机械原理、战车驾驶,还有平射炮、高射机枪的射击操作。”

  时隔八十年,何泗哲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的部队番号和长官姓名。

  “我是第5集团军第48师142团3营9连3排的学兵。”

  “第5集团军总司令是杜聿明将军,48师师长郑庭笈,142团团长马徹,3营营长萧振声,我们第9连连长是杨玉书。”

48师师长郑庭笈

  何泗哲加入的48师,可谓是身出名门,与大名鼎鼎的200师装甲部队,第5军装甲兵团一脉相承。

  1944年1月,48师在云南昆明成立,这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第二次成立装甲师。48师下辖四个团,142团由第5军装甲兵团改编而成,143团、144团及搜索团由第5军汽车兵团、工兵团、骑兵团改编成立。其它师直属部队,大部分也是抽调第5军的部队改编而来。48师师长由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200师副师长郑庭笈升任。

杜聿明将军向48师授旗

  而留守广西界首的原第5军装甲兵团第3营,由此改编为48师142团3营,中校营长萧振声,中校副营长聂御风。

  48师成立后,由杜聿明将军任总司令的第5集团军直辖。

  “部队装备的是苏联坦克,我们都叫它九吨半。九吨半坦克烧的是汽油,每次都要加几十加仑的汽油。”

  “一个连只有3台坦克,每个排1台(此处应该是老兵记忆有误,一个连的编制不止3台坦克),一台坦克里坐3个人,排长或排副是指挥员兼炮手,班长是驾驶员,另一个是机枪手。”

  何泗哲口中的九吨半坦克,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联造T26坦克。抗战爆发后,中国从苏联进口了80多辆T26坦克,1938年1月以这些T26坦克为骨干装备,成立了第200师。1938年10月,200师改为步兵师,装甲部队则改编为第5军装甲兵团。

  

T26坦克

  在广西界首,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何泗哲认真地学习各种课程,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坦克兵。

  然而,何泗哲的学兵身份还没有结束,战斗就来临了。48师142团3营奉命开赴湖南,救援在衡阳作战的方先觉第10军。

  1944年5月,长衡会战爆发。日军攻陷长沙后,兵锋直指粤汉铁路与湘桂铁路的交汇点——衡阳。1944年6月23日,抗战中守城时间最长的衡阳保卫战正式打响。

  第10军在方先觉军长的指挥下,在衡阳与数万日军浴血奋战。

  衡阳保卫战战前,48师战防炮营从昆明出发,千里驰援赶赴衡阳,配属给第10军,参加衡阳保卫战。

  所以,当何泗哲所在的48师142团3营赶赴湖南,救援衡阳的时候,他们救援的不仅仅是第10军,也是在救援本师的袍泽兄弟。

  1944年7月底,何泗哲所在的48师142团3营在副师长郭安宇的率领下,从广西界首出发,沿湘桂铁路由火车输送,赶赴衡阳,救援第10军。

1944年10月,48师T26坦克在昆明接受检阅

  从7月30日开始,桂军46军新编19师在衡阳西郊展开救援攻击,与日军激战于衡阳二塘、雨母山、柿江桥等阵地。由于日军的死硬阻击,新编19师的救援行动进展缓慢。

  8月8日,142团3营的6辆坦克奉命配属给新编19师在柿江桥南北发起攻击。

  隐蔽在衡阳西郊一个村子里的142团3营9连的坦克终于等到了奉命出击的命令。

  新编19师部署是以57团为攻击队,55团一个营为右侧支队掩护57团右侧安全,以55团(欠一个营)、56团为预备队。7时30分,战斗开始,当57团的步兵攻击到距日军阵地100米时,142团3营的6辆T26坦克在我方炮兵、空军战机的掩护下在衡阳柿江桥南北同时发起进攻。

  

  6辆T26坦克在新编19师57团步兵的掩护下,向日军阵地发起了冲击,先后击毁了日军20多个火力点。

  我T26坦克的出动,让日军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日军战史记录:重庆军最后终于拿出了他们的王牌部队,反复出动坦克企图冲破阵地。

  我坦克部队及伴随步兵的冲锋,特别是由于我坦克射击的凶猛火力,据守柿江桥南北的日军40师团234联队的火力点一个接一个地被我坦克摧毁。

  面对火力点接二连三地被摧毁的情况,日军234联队终于反应过来了,调集反坦克炮对我坦克进行拦阻射击。

  与此同时,据守雨母山阵地的日军,也炮击我攻击柿江桥的部队,并派出步兵,向我右侧攻击部队进行反击。

  激战中,3营的两辆T26坦克被日军反坦克炮击伤。

  对于这场战斗,何泗哲是这样讲述的:“我当时还是学兵,没有在坦克上,坦克车本来就不多,只能由排长、班长他们驾驶。我们排的坦克是排长、排副、班长三个人。”

  “我们排的坦克车被日军的反坦克炮打坏,履带被打断不能动,车身也打坏了。排副郭吉仁(湖南桂东人)手臂负伤,但他们都从坦克里爬出来撤退回村子了,而打坏的坦克没有拉回来。”

  遭遇到日军的反坦克炮射击,损失了几辆坦克后,142团3营的坦克被迫后撤。几辆被击伤的坦克也想办法拖了回来。然而,根据日军战史记录,40师团234联队曾经在衡阳西的战斗中缴获了一辆中国军队已被破坏的坦克。

  也许,这辆坦克就是何泗哲所在的排的坦克吧。

  衡阳柿江桥之战,48师142团3营,以无畏的冲锋,摧毁日军20多个火力点,最后遭遇日军反坦克炮的射击,被迫撤回,救援行动功败垂成。

  此战,3营营长萧振声、副营长聂御风、9连连长韩玉书,9连副连长曹德亮,获颁干城奖章。

  

柿江桥之战142团3营获颁奖章名单

  而也就在这一天,在衡阳浴血奋战苦苦坚持了47天的第10军在衡阳也被迫放下了武器,衡阳由此沦陷。

  8月12日,48师142团3营奉命撤离衡阳,回到广西,何泗哲参加的衡阳保卫战,就此匆匆结束。

  夺取衡阳后,日军于1944年9月沿湘桂铁路南下,进犯广西,第四战区在广西组织抵抗,与日军激战于桂林、柳州、桂平等地,是为桂柳会战。

  1944年11月初,日军攻陷桂林、柳州后,沿黔桂铁路前进,于11月15日攻占宜山,兵锋直指宜山怀远镇,第四战区在怀远组织部队阻击日军。

  

蒋介石视察坦克部队

  怀远之战的参战部队有26军一部,37军一部,46军炮兵营、炮兵第8团、战防炮教导总队各一部。而48师142团3营10连的5辆坦克奉命从金城江紧急增援怀远。所有部队由第四战区干部训练团教育长王辉武将军统一指挥。

  10连包毓侠连长率领10连5辆坦克于11月15日晚上7时赶到怀远大桥附近,当即命令两辆坦克以火力封锁龙江东岸公路阻止日军渡河,以另外两辆坦克防敌侧击,并掩护我炮兵阵地安全。

  11月16日,日军千余人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强渡龙江,遭到我守军的猛烈反击。142团3营10连不断以坦克炮向东岸日军的后续集结地进行射击,日军损失惨重,浮尸江中。日军强渡龙江遭到了失败。

  从11月16日开始,142团3营10连的5辆坦克与友军一起在怀远镇龙江西岸阻击日军达5日之久,重创了日军,有力地掩护了我第四战区各部向桂西北、黔南的撤退。

  怀远之战,142团3营10连连长包毓侠与郭重祥等五位班长一起获颁干城奖章!

  

怀远之战,142团3营获奖名单

  桂柳会战结束后,何泗哲跟随部队撤退到贵州贵阳,驻扎在贵阳图云关,部队进行了整编。1945年8月15日,何泗哲和他的战友们在贵阳迎来了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抗战胜利后,何泗哲随部开往徐州,编入装甲兵教导总队,团长蒋纬国。不久以后,何泗哲所在的营被改编为辎重汽车营,在上海接收汽车,开到青岛,从事物资运输。

  1947年,何泗哲接到家中来信说妹妹病故,寡母无人照顾,于是请假回到湖南资兴青市乡老家,就再也没有回到部队。

  回到家乡的何泗哲,办过报纸,当过小学教师。1951年,何泗哲考入湖南湘雅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湘雅医院检验科工作。1967年,何泗哲因历史问题下放回到资兴农村劳动,1979年落实政策回到湘雅医院复职,被评为副主任检验师,1988年从 湘雅医院退休。

  

笔者与长沙志愿者一起拜访何泗哲老兵

  2015年,湘雅医院上报名单,何泗哲光荣地获得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时光消逝,往事如风。

  他的抗战烽火岁月,山河记得,我们记得!

责任编辑:张雨萌 最后更新:2024-06-24 10:25:2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谭雄|八千孤军战常德,详说常德保卫战

下一篇:谭雄|黄埔军校史上的唯一:母子黄埔同期毕业,同上抗日战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