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1月初,正当蒋介石在南岳筹划召开第一次军事会议和部署保卫长沙之际,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决定乘我军久战疲惫从武汉南撤之机进行猛烈追击,急令第11军各师团及特种部队进攻岳阳。
11月12日,日寇侵占岳阳并向新墙河继续推进。湖南北大门洞开,长沙由大后方变为江南正面战场的最前线。
上午9时,岳阳失陷的战报传来南岳。蒋介石侍从室主任林蔚电告张治中,要他做好对长沙采用“焦土政策”的准备。旋后,张治中又接到侍从室发来的紧急电令:“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
张治中接密电后,立即召集长沙警备司令酆悌、省保安处处长徐权等传达命令,要求他们迅速拟制焚城计划。指定由长沙警备司令部为主负责筹备,省保安处进行协助。
张治中(1890—1969),字文白,安徽巢县人,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学生总队长、军官团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第5军军长、第四路军总指挥、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抗战爆发后系“八一三”淞沪会战时的京沪警备司令。何键调离湖南,国民政府改组湖南省政府,蒋介石把他从前线调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兼任湖南省保安司令,接手何键的军政大权,对他寄予了“治湘应变,巩固后方”的厚望。
1937年11月27日,张治中在长沙宣誓就职,提出了“廉、正、勇、勤”的治湘省训。主湘期间,由于对中国共产党持友好态度,故中共湖南地方党组织的活动由秘密转向半公开状态,全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发展壮大,广大民众抗日救国热情不断高涨。他对这次执行焚城密令,始终认为此事非同小可。中午,他与兼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陈诚共进午餐时,便郑重其事地问陈这次长沙采用焦土政策,你的意见如何!”陈诚回答说当然要做的。”但张治中仍在犹豫不决。
下午4时,酆悌、徐权驱车来到张治中的寓所,将《焚城准备纲要》呈送张治中审阅。经研究后,决定焚城计划由长沙警备司令部二团团长徐昆任正指挥,长沙市社训队副队长王伟能、警备司令部参谋处处长许权为副指挥,负责具体实施。张治中一再指示这个计划最好备而不用。只有在我军从汩罗撤退后,再下令开始行动。而且,必须事前发紧急警报,待市民离城后再火烧长沙。”
当日午夜时分,人们正在熟睡之中,古城长沙一片沉寂。突然间,南门外的伤兵医院浓烟滚滚,接着又有多处大火冲天。徐昆不知何故,急忙打电话找警备司令酆悌、酆因连日过度劳累已返家睡觉。再找徐权,徐权告知他日军已抵新墙河。徐昆弄不清新墙河在什么地方,再问徐权时,办公室的电话却无人接听。徐昆无奈之下只得直接找张治中,可是张治中当夜住在唐生智的公馆,家里的电话也是盲音。徐昆擅自判断日军己达新河,而新河就在长沙附近。既然各要员都已离开长沙,乃下令放火。
沉睡中的市民开始以为是谁家失火,并不在意。紧接着全城处处冒烟,火势随风蔓延。倾刻间,楼房倒塌声,燃烧物的噼啪声,人们的哭喊和叫骂声,伴随着喇叭鸣叫声响彻长沙夜空。突如其来的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千年古城变为一片废墟。30多万长沙市民流离失所,扶老携幼四处逃生。
大火突发,古城长沙毁于一旦,寿星街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也遭劫难。当天,正是孙中山先生诞辰72周年纪念日。尽管战事紧迫,国民党军政要员大部分己撤离长沙,但是周恩来仍然召开纪念大会,并在会上从容不迫地介绍了岳阳前线战况和当前的抗战形势,指出抗战必胜的光明前途。深夜,周恩来刚躺下入睡,即被大火惊醒。他赶紧和叶剑英、副官邱南章冲出火海愤然离开长沙,拂晓时转移到达湘潭。形势如此突变,周恩来在湘潭迅速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突如其来的形势变化和应急对策。周恩来还用随身携带的发报机,召集政治部第3厅所属人员迅速赶赴长沙。抗敌演剧1、2、8、9四个队和抗敌宣传1队,在周恩来的直接指挥下展开了紧张的灾后救济宣传工作。
长沙大火激起轩然大波,全国舆论一片哗然,纷纷遣责国民政府置老百姓生命财产于不顾的“焚城政策”。湖南更是群情激愤,怨声载道,人们切齿痛骂蒋介石,也骂张治中。
在战乱中,动荡不安的湖南更加人心惶惶,内忧外患的蒋介石犹如雪上加霜。
而此时的蒋介石却在前往韶关途中,对长沙大火一事还蒙在鼓里。他与宋美龄由南岳启程,12日清晨才抵达郴州,随后下车巡视郴州城。下午改乘汽车经良田、宜章至坪石,再换乘火车去韶关。
13—14日,蒋介石在韶关召开军政人员会议,研究决定第四战区的战斗序列,以遏制日军打通粤汉线的企图。但韶关与长沙电讯终日不通,蒋介石无奈只得与九战区前线总指挥陈诚联系。陈诚从司令部急告蒋介石长沙大火,并非军事失利。由于地方长官误信谣传,铸成大错。事关民心,恳请委座亲临处置。”蒋介石闻讯猛然一惊,气得脸色铁青。事不宜迟,他于15日下午离开韶关速乘火车返湘,16日晨抵衡阳改乘汽车返回南岳,随即通知军委会紧急召开会议研究处置办法。
会上,长沙大火的责任问题成为大家激烈争辩的焦点。与会的军委会要员对这场空前的人为大火灾来得如此突然,虽感始料不及,责任难辨,但彼此却心照不宣地认为这是中外战争史上常见的“坚壁清野”手段,企图为当权者开脱渎职殃民罪责。周恩来自然心中有数,蒋介石此前提出的“焦土政策”,就是这次长沙大火的祸根。然而大敌当前,为了团结蒋介石继续抗日救国,周恩来在会上没有直截了当地点名蒋介石是长沙大火的主犯,而只是义正词严地阐明了“坚壁清野”的真正涵义,并严肃提出紧急赈灾济民的善后意见。
周恩来指出‘坚壁清野’不失为中外战争史上激发民众同仇敌忾、共同制敌的重要手段,但前提是必须极端关心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尽量减少损失。这样,才能取得广大民众的支持,他们才愿意牺牲个人的局部利益,顾全国家民族的利益。在具体做法上,要认真安置好老弱妇孺,组织青壮年配合部队把能搬走、能埋藏的物资处理好,只将那些搬不走、埋不了而可能为敌人所用的才忍痛毁掉,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而长沙大火事先不通知老百姓,深夜里全城放火,烧死了多少老百姓?焚毁了多少物资?侥幸逃出火海的人也因寒冬腊月冻死饿死了不少。这种便宜敌人、难住自己的做法,绝不是什么‘坚壁清野’。武汉沦陷前,汪精卫、陈公博之流就散布‘抗日必亡论’,说什么再抗战,全国就要成为一片焦土了。现在,长沙已成焦土了,还说是‘坚壁清野’,这岂不是中了汪、陈之流反对坚持抗日,主张投降卖国的毒么?除了汉奸、日寇欢迎,还有谁高兴呢?”
周恩来这篇充满激情的讲话晓之以理,平息了与会者的争论。蒋介石自知理亏,便接受周恩来提出的善后处理意见,决定严惩纵火犯,拨款救灾济民,恢复长沙市政,以稳定民心和抗战局势。
16日下午5时,蒋介石和周恩来从南岳各自乘汽车于当晚8时赶至长沙。
蒋介石登上长沙城内最高处的天心阁举目四望,只见一片断垣残壁,瓦砾成堆,余烟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焦味。难民哭娘叫爹,奔走呼号,惨不忍睹。他顿时面色阴沉,怒目圆瞪,立即命令张治中将长沙警备司令酆悌、警察局局长文重孚等3人拘禁起来。又命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组织军事法庭负责审理此案,要求“严峻迅速,依法论罪,限两天结案。”
预审纵火案的审判长为钱大钧,俞济时参与审判。俞济时系蒋介石的奉化亲信,与酆悌、文重孚又同为黄埔军校的同学。虽有同窗之谊,但碍于民怨沸腾,众怒难犯,只有先行审判再说。他们两人估量,此时的蒋介石正在恼羞成怒的火头上,只要风头过去,还有说情减刑为其3人保全性命的机会。在法庭上,徐昆、文重孚把责任全推在酆悌身上,都声称是遵照警备司令部的命令从事。而酆悌也不反驳,满口承认此次大火是自己无法推卸的责任。他心中有数,因当晚庆祝孙中山诞辰72周年举行火炬游行时,在几处地方引发了小火未及时扑灭,一些负责放火的士兵误以为是发出的放火信号,于是接二连三地慌忙放起火来。从另一方面来说,张治中已对他私下许诺,一定向蒋介石求情,在判上几年以后再予以保释。故军事法庭会审时,问他还有没有第二、第三个主谋者,酆悌岂能说出张治中和蒋介石?他环视一下坐在审判席上的各位审判官,只得勉强地说没有。”
11月20日,军事法庭根据调查和被告人供词,审判长钱大钧最后判处“酆悌有期徒刑20年,文重孚有期徒刑10年,徐昆有期徒刑5年”,并将判决公文立即呈报蒋介石。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在判决书上批示“疏鲁怠惰、玩忽职守、渎职殃民、着即枪毙”。当日,酆悌等三人被押赴侯家圹执行死刑,成为“文夕”大火纵火案的替罪羊。张治中也以用人失察革职留任。有人作了一幅对联讥讽张治中,上联是治绩云何,两大方案一把火”,下联是中心胡忍,三个人头万古冤”,横批是“张惶失措”。
当天,蒋介石心急火燎地返回南岳圣经学校,继续筹划召开军事会议。他深感内忧外患,焦虑不安。他在这天的日记中叹道上星期处理广州弃守重案之后,不料又有长沙失火重案之处理……南北奔走,难关重重,何时得已!”尽管蒋介石此时处于内外交困之中,但他还是相信“只要所发生不测之困难皆能为我所克服,则胜利更近矣!”
长沙大火到底是谁下的放火令?社会上说法不一。除酆悌在法庭上的说法外,也有的说是担任放火工作的人员或民众如自卫团员丁森等,鉴于敌机连日轰炸之惨,激于民族义愤,以为日寇将至,乃即自焚其屋引发大火。张治中的说法则是综合了主观和客观上的多种原因首先是我和几个高级人员的疏忽,其次是中下级干部的慌张,再次是些训练不周的士兵与义愤的人民的无知与急躁,这些因素凑起来,以致未能配合时机造成过早的行动。”人们较有共识的说法是指挥部误听了前线战报的地名。岳阳失陷后,日军攻占新墙河,尚距汩罗35公里,距长沙115公里。按照张治中的命令,必须在日军占领汩罗后才发警报实施焚城计划。由于时势紧张,人心慌乱,长沙警备司令部负责实施焚城计划的正指挥徐昆在12日午夜接听战报后,误将新墙河听成了新河。而新河位于长沙附近,既然日军近在咫尺,徐昆便慌忙下令在天心阁放起火来。守候在各处的放火队员一见天心阁放火,也都仓惶行动,纷纷把火把、燃油投向民房等各种建筑物,刹那间将长沙城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
长沙大火持续了三昼夜,千年古城变为一片废墟,给长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灾难。据统计,葬身火海中的小孩、老人、妇女、伤兵等各类民众达3000余人,造成20多万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全市严重受损的街道约占街道总数的90%。在1100条大小街道中片瓦不留者达690条,约占63%;街道残留但幸存房屋不到5栋者达330多条,约占29%。总计56000多栋房屋被焚,40多家工厂被毁,还有大批文物、古玩和藏书悉数化为灰烬,令人扼腕痛惜。
责任编辑:刘帅 最后更新:2014-05-30 14:55: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一、蒋介石从武汉撤至南岳
下一篇:第三章 国共合作 南岳会议开新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