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端午,粽子行动将第五次再次启程,今年,我们为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84位抗兵送上每人300元端午红包与礼品。其中 314位抗战老兵端午红包执行分别由45个地方志愿者团队执行送达至老兵手中,由于疫情防控原因,170位抗战老兵每人300元的端午红包,则由基金会于6月2日直接拨付至老兵本人的银行账户上。
今年端午我们再次实现与老兵的约定,要特别感谢全国各地的关爱老兵团队的志愿者。在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他们坚持探访,身体力行的,为老兵们送去端午红包/礼包与节日问候。
关于这件事,基金和志愿者们一直会坚持。希望对老兵的关注,也能成为各方一起积极去推动的志业。
我们会不断坚持,直到你的加入。
河南:从家到村口的距离
陈金福爷爷听到儿子说基金会的志愿者会来慰问自己,送上端午节红包与礼品,爷爷很高兴。适逢疫情防控,进村的路不好进车,爷爷就让儿子开着三轮车,来到村口,见到我们,老人眼里溢出了泪花,爷爷说;从来没有觉得家到村口的距离会这么久,希望路上快一点,再快一些,可以见到你们!这让我们十分动容。爷爷的精神比春节看望好了许多,只有轻微的痴呆症状与腰疼,当我们拿出端午红包放在老人手里,边说着“陈金福爷爷,祝您身体健康,端午节安康!爷爷把红包握住手里,不停的说谢谢。
江西:大山也未曾阻拦
萍乡的志愿者为他们的老朋友,偏远山区的李建树爷爷和奶奶,送去端午节礼金。奶奶说昨晚就听到你们会过来,爷爷就开心的整晚睡不着觉,今天早早的就起来了,特意找上基金送的衣服穿戴好,坐在门口等着,看到志愿者的车进院子,高兴地迎过来,爷爷收到基金送的端午节礼金非常的高兴,奶奶也不停地泡着她晒的盐姜给我们喝。奶奶说;爷爷身体还好,只是脚因抗战时受过伤,常发痛,走路不利索了,见到你们就像见到自己的子女一样亲切,有说不完的话。
大山可以阻隔交通,但不能阻拦翻山越岭的惦念,原来,从朋友到家人的 距离,是可以横跨大山,跨越血缘。
萍乡:杜爷爷和他的少年心气
杜兴明爷爷在18岁不顾家人反对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一生历尽坎坷。端午节的时候,我们特意去拜访了卧床20个月的杜爷爷,送去红包与礼品。杜爷爷和我们说着他年少时候的经历;18岁那时父亲刚过世,我要当兵家里不肯,我和家里怄了气,眼瞧着我的很多同学们已走水路去了,我就走旱路去追,追到分宜没追到便回来了,没想到在宜春火车站,做的那个决定会影响我的一生。爷爷的眼神里透露着18岁的少年气,是那样的青春蓬勃与勇敢。爷爷在失能后得到基金的资助申请到护工护理,将日常起居照顾的非常好。每次我们来探访,爷爷房间、身上都是干干净净无异味。
在所有的词汇中,勇敢是最高级的,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杜爷爷,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
湖北:以家人之名
胡云堂爷爷家的居住环境不是很好,看见我们来了立马从躺椅上起身招呼,唱歌给大伙听,因为爷爷的牙齿肿了,歌词有点不太清楚,但是他激情高昂的声音和动作感染着大家,我们一起打动着节拍,爷爷说家里很久没有这么热闹啦。随后端午红包交给爷爷,胡爷爷把右手握成拳头高高举起,激动地说:感谢国家,感谢基金,感谢对我们这些老兵的牵挂!临别时胡爷爷拉着志愿者的手到门口,一直都不愿意松开手,倚着门框,杵着拐杖,我们不忍心也不敢回头看爷爷瘦小的身体站在门里的模样,只好闪入车内,倏忽不见,胡爷爷一直目送着我们离开,我们看着爷爷的影子越来越小。
胡爷爷倚着门框的模样,让大伙记忆深刻,粽子行动,让我们搭起桥梁建立更为密切的情感,有了牵挂,而恰好是这份互相惦念,让许多没有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老兵与志愿者们,以家人之名,更加亲密无间。湖北
每次的陪伴,都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所以每次的探访,我们都很珍视。
从家门口到村口的距离,重复这段路,一路走来陈金福爷爷他很辛苦,希望我们每一次的行动,能够“这段路”显得不那么辛苦,会让陈爷爷感到些许甜,我们就很知足。
李建树爷爷和奶奶,是我们翻山越岭也要见到的人,因为大家彼此心里都知晓,见一面等于少一面。
-杜爷爷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对啊,只不过要比我们都勇敢
杜兴明爷爷的勇敢和18岁的少年心气,希望能够一直影响着我们的这一代,甚至是下一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新疆的徐亮爷爷,每次的敬礼都让志愿者热泪盈眶
△安徽芜湖的汪成水爷爷,像小孩子拿到压岁钱一样开心
△广西柳州的黄学文爷爷,铁骨铮铮,每处伤疤都是勋章
△湖南娄底的刘学海爷爷;你们是好人,除了你们,这山里没人来
△山东临沭的杜孝宗爷爷,合照也要紧紧握住奶奶的手
...
一粒米成不了粽子,一人的抗战难以胜利,这是粽子行动的初衷。在2018年粽子行动第一次启动,我们与时间赛跑,在全国各地有812位老兵们收到了端午红包,白马过隙,如今只剩下484位。去时少年身,归来甲子魂,正在减少的不是数字,而是活生生为我们拼过命的民族英雄。
关于这份坚持,今年是第五个年头。
请加入我们,和18岁的杜兴明爷爷一样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无需等待炬火,世间若无炬火,我便为炬火。
让我们共同守护抗战老兵。为他们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2-06-27 11:31:2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