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吴·序 | 缅怀先烈 吾辈自强
2022-04-16 09:33:31  来源:铭记抗战英雄 作者:吴东升  点击:  复制链接

  编者按:2021年9月,铭记项目启动“我为《英雄名录》写序”的活动,邀请爱心网友为同姓名录写序。活动启动后得到众多小伙伴的支持。一篇篇序,犹如在抗战英烈神位前的一盏盏灯,照亮牌位,照亮历史,照亮抗战英烈回家的路。

  本篇序由抗战英雄吴烈昌的后代吴东升所写。他的爷爷是抗战英雄,而他是最坚定的抗战精神践行者和弘扬者。

  他说要“从抗战记忆中传承民族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加入到“为抗战英雄“做点事”活动中。因为抗战英雄们“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他们却用最执着的信念、最坚定的行动、最无畏的选择,演绎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留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铭记抗战英雄是我们的使命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抗战时期,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民族尊严。

  深圳龙越基金会“铭记项目组”长期致力于抗战史料征集研究,工作人员四处奔波、坚持不懈挖掘和整理了大量的抗战资料,整理编辑了《抗战阵亡将士名录》二十三册,录入名单三十一万多。

  推出的“我为英雄名录”写序活动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将弘扬抗战精神与传承传统姓氏文化相结合,为铭记抗战历史、缅怀抗战英烈、警示国人勿忘国耻、加强抗战将士后人联谊交流,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仅以序表达对阵亡将士的哀思和纪念

  作为抗战阵亡将士后代中的一员,一直想通过文字向那些感天动地的抗战先烈致敬,苦于文笔钝拙,迟迟不敢动笔。

  近日,我拜读了一些抗战将士后代和爱心网友写的序,加之每天登录《铭记》网站为阵亡将士擦亮名字,思绪万千、感触颇深,斗胆为“吴”姓抗日英雄名录写序,表达对阵亡将士的哀思和纪念。

  姓氏是一种文化,它联系着我们的历史和血脉。吴姓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姓氏,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百家姓排名第9,人口约3300万,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五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34%,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东、江西、安徽八省。“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抗日战争中国投入兵力560万人,阵亡380万人。

  目前,收录到《抗战阵亡将士名录》中吴姓阵亡将士有6269人。

  寻找我的抗战英雄爷爷吴烈昌

  爷爷吴烈昌在忻口战役中为国捐躯,生前留下的资料很少。

  关于爷爷的生平经历,奶奶很少提及,仅仅是从祖上口口相传的信息中知道祖父是抗战军官,在忻口战役中牺牲。

  多年以来,父亲和我们兄弟姐妹一直在查找关于爷爷的相关资料,就是要告诉后人,在那个民族危亡、风云激荡的的年代,有一名挺身而出,驰骋疆场的祖上,以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书写捍卫着民族尊严。

  在查找资料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抗战军人后人、抗战英烈后代和抗战史研究学者,在大家的帮助之下,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到了爷爷的牺牲记录,在台湾拿到了爷爷的履历和忠烈祠资料,更让人激动的是找到了爷爷在黄埔军校高教班第三期学习时的照片。

  目前,爷爷的基本资料已收集了不少,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还能收集到更多的资料。

  他们用最执着的信念演绎英雄故事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战中,爷爷吴烈昌同吴氏抗战阵亡将士抵御外敌入侵,抛头颅、洒热血,挺身而出、视死如归,用血肉之躯筑长城。

  在喜峰口、卢沟桥、万家岭、昆仑关、忻口、衡阳、常德、腾冲……,都有吴氏抗战阵亡将士英魂。

  仰望那一座座用抗日英烈血肉铸就的丰碑,尤其是他们面对死亡时的那份从容,穿越时空而令天地动容。

  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他们却用最执着的信念、最坚定的行动、最无畏的选择,演绎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留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我将竭尽全力为他们“做点事”

  2016年,因工作原因我到忻州市工作,并当选忻州市政协委员。

  忻口是爷爷当年壮烈殉国的地方,我多次陪同抗战将士后人来到忻口战役遗址祭拜,在半掩泥土的遗址中,依然能够找到子弹、弹夹等战场遗物,清晰看到石头上留下的弹洞。硝烟虽然远去,但这些遗址见证了当年的历史。

  从抗战记忆中传承民族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是每一名抗战将士的后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政协委员的我,近年来围绕忻口战役遗址提交了保护利用遗址、成立研究会、完善遗址基础设施等提案,目的就是作为抗战将士的后代,必须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走在前面,也希望更多的抗战将士后人和爱心人士加入到为抗战英雄“做点事”活动中。

  正如“抗日战争纪念网”发起人何誉军先生说的:“我想在历史文脉、抗战文化史上留点痕迹,哪怕是微不足道、轻轻的一个刻痕”。

  硝烟远去,国殇难忘;

  缅怀先烈,吾辈自强!

吴东升

2022年2月10日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2-11-09 14:27:1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孔·序 | 他们的名字,需要我们永远铭记

下一篇:黄·序 | 我父母的血色浪漫爱情故事和我的抗战感悟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