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陈·序 |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为了民族的复兴
2022-10-26 09:45:20  来源:铭记抗战英雄  点击:  复制链接

  编者按:2021年9月,铭记项目启动“我为《英雄名录》写序”的活动,邀请爱心网友为同姓名录写序。活动启动后得到众多小伙伴的支持。一篇篇序,犹如在抗战英烈神位前的一盏盏灯,照亮牌位,照亮历史,照亮抗战英烈回家的路。

  本篇序由陈姓抗战老兵后人陈秀峰先生所写。

  在他的序中我们不仅看到到一名形象丰满感人的抗战名将:陈钟书将军,我们也看到了无数的抗战纪念馆和抗战纪念活动在一批热血有识之士矢志不渝的努力付出下被建立和传播。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的铭记不仅是为了英雄,更是为了和平,为了中华复兴。

  01 义不容辞写序纪念一位陈姓抗日英烈的代表人

  为铭记项目"我为《英雄名录》(同姓名录)写序,是一件有意义而且是义不容辞的好事情。我之所以要写陈钟书将军,是因为他可作为陈姓抗日英烈的代表人物。

  我之所以在写陈钟书将军事迹时多花了些笔墨,是因为我较早接触到了陈将军的英雄事迹和他在安宁八街的故居及他的后人们,对陈将军深怀敬意!不顾笔拙言轻,仍借此机会努力使抗日英烈的形象更为丰满和感人。

  我之所以把“铭记项目”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联系,完全是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宏伟目标是包括了无数抗战英烈在内的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追求和美好愿望!

  02 生前曾数次凭吊和缅怀昔日的领导和战友 死后的夙愿是与战友们葬一起

  1937年抗战爆发后,陈钟书升任国民革命军第60军第183师第542旅少将旅长。同年10月,率部随第60军出征抗日,赴抗日前线。

  1938年春节前,近四万名60军三迤健儿,经贵州、湖南一路北上到达了中国抗战的中心城市湖北武汉作短暂休整。

  这时正值“国共合作”的蜜月时期,国共两党领导人齐聚武汉,领导全国抗日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1938年4月22日,60军参加徐州会战第二阶段的台儿庄战役,守卫邢家楼、五圣堂,数次打退日军进攻。

  然而,在平原地带,由于原定交防的汤恩伯和孙连仲部提前撤退和第五战区长官部的战情通报不畅,致60军立脚未稳即仓促应战。

  再加上日军凭借其机械化和空中优势,致60军伤亡较大。23日天刚亮,一阵炮弹如暴雨般向542旅阵地上倾泻而来,日军开始进攻了,十几辆日军坦克“轰隆隆”地冲来,坦克后面是黑压压的鬼子。

  一直在前沿指挥的陈钟书命令:“突击队上,用手榴弹炸这个铁乌龟!”这时,突击队员抱着集束手榴弹冲向敌坦克,有的与坦克同归于尽。

  但是,敌人凭借着猛烈的炮火,步步紧逼,已攻到阵地前沿。陈钟书见状,不顾自己高级将领的身份,端起上了刺刀的步枪一跃而起,大吼一声:“弟兄们,给我杀!”战士们看到旅长身先士卒杀入敌阵,增添了十分的豪气和勇猛,冲出战壕与敌展开肉搏战。

  陈钟书向来以骁勇善战著称,练就了一身拼刺刀的硬功夫。他左刺右挑,一连捅翻了十几个鬼子。弟兄们看见旅长如此神勇,更是无所畏惧,所向披靡,喊杀声响成一片,惊天动地,刺刀所向,鬼子纷纷应声倒下。

  突然日军狙击手的一颗子弹飞来,正打中陈钟书的右眼,又从后脑穿出来。陈钟书应声倒地。警卫员连忙把陈钟书扶起要背下阵地,陈钟书说道:“不要管我,继续追杀鬼子。”说完便不省人事、昏迷不醒。后经救护,又短暂清醒过来。

  1938年4月24日,陈钟书旅长因伤重不治,牺牲于抗日前线五圣堂村。

  值得一提的是,陈旅长在遗嘱中“请求上峰将予(余)尸速运滇安葬于圆通山麓”的背后另有原因。

  当时圆通山安葬着护国运动领导人唐继尧将军以及自辛亥重九起义以来的一批滇军英烈遗骸,在螺峰阁附近建有“忠烈墓园”,陈旅长生前曾数次来唐陵和忠烈墓凭吊和缅怀昔日的领导和战友。

  故嘱身后葬于此以遂夙愿。虽然至今陈钟书旅长的遗骸一直没有找到,但他的名字已永远地印在了人民的心中。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特颁发“金碧生辉”巨幅横锦表彰其抗日功勋。198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陈钟书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又被国家民政部列为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

  国民革命军第60军军长卢汉曾回忆说:陈钟书素有勇将之名,这次出征时,曾多次对人说:“数十年来,日本人欺我太甚,这次外出抗日,已对家中作过安排,誓以必死决心报答国家。”

  而最能告慰抗日英烈在天之灵的是,“数十年来欺我太甚”的日本人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战败投降了。

  1945年的9月对抗日滇军和云南人民来说是一个应当永远铭记的“胜利的9月”,“抗日劲旅”滇军三个军分别于9月5日、9月14日和9月28日在九江(新3军受降)。

  南昌(58军受降)和越南河内(以滇军60军为主力的第一方面军)接受日军投降,绘就了一幅恢弘壮丽而无限荣光的胜利画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3 碧血丹心卫和平,在曲折中 一座座纪念馆被建立追忆英烈

  忆往昔,云南的抗战纪念活动和纪念设施建设,走过一条沿续传统,承前启后,砥砺奋进,喜忧参半,曲折而光明的道路。它与国脉相连、与时代同行。

  每一次悼念或纪念活动,每一篇纪念文章,每一篇民间建议,每一份政协提案,都是无数华夏儿女爱心奉献,热血和激情燃烧的结晶,包括抗战纪念设施的新建或毁后重建,都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紧密相连!

  1938年10月31日云南“重九起义”纪念日这天,在昆明举行的“追悼六十军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云南省主席龙云在报告中呼吁全省各族民众“在哀悼之余,应努力奋发,踏着英烈的血迹前进,誓灭敌寇,复兴中华,才对得起阵亡的诸英烈。”龙主席在其敬送的挽联中写道:五千年战史空前国运复兴诸君不死,一万里征程迈进忠魂永壮此日其归。

  从1942年6月16日在陕西省城固县,合作抗日的国共两党领导人为“追悼唐淮源、寸性奇两位将军暨第三军中条山抗日阵亡将士大会”赠送挽联,到新中国纪念建党80周年时在云南陆军讲武堂举办的包括“抗战英杰”在内的《云南革命英烈展览》。

  从1989年4月至1990年5月,进京参加“两会”的云南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合当年曾参加过“滇军血战台儿庄”(包括禹王山阻击战)的“硬骨头连长”时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佐将军,为北京军事博物馆的“徐州会战”及“六十军抗战史”展正名。

  到2002年4月,150余位原滇军抗战老兵(后为50军)及后人,第一次自发组织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建立53周年暨抗日滇军60军台儿庄战役64周年”,影响良好!

  从李佐老将军在笔者寄给他的一份《关于恢复及修建抗战纪念碑及其纪念设施的倡议书》上签名并题写意见:“这个倡议书写得很好!感人至深,我完全同意。”到2005年9月13日,云南筹建“中美二战友谊公园”的消息首次在媒体(《云南信息报》)上披露。应该说这个纪念公园里的十七个场馆和纪念设施已经包括了整个云南抗战值得纪念的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这座纪念公园后来虽因项目发起人何少华大校(成都军区)猝然病逝而搁浅,但仍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彰显历史、光照未来”的中美二战友谊公园的宏伟蓝图、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因笔者始终关注或亲身参与而得知,在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不断有民间人士和政协委员提出“恢复及修建抗战纪念碑及其纪念设施”的建议,都因种种原因“提起又放下”。

  但也有一批热心的有识之士一直在为这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矢志不渝地付出不懈的努力。

  近些年来,人们欣喜地看到一些抗战纪念设施相继恢复和落成。诸如由社会各界人士呼吁近20年才告功成的昆明圆通山“缅甸战役中国阵亡将士碑”和“陆军第八军滇西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

  在省内外各界人士和媒体呼吁八年才修复建成的昆明长春山“中国空军抗日战争殉国将士墓”,还有新建的“滇西抗战纪念馆”等等。

  从2015年9月1日,山东“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六十军史料展馆”的隆重揭幕,到紧随其后的江苏省邳州市禹王山抗战遗址公园内的“禹王山抗日阻击战纪念馆”也在次年隆重揭幕。上述抗战纪念设施除“滇西抗战纪念馆”外,都同样缺乏《抗战阵亡将士名录》。

  从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开启以来,昆明一批长期关注抗战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抗战将士后人和文投、文创企业携手合作,相继推出“滇军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展览”、“东方主战场”系列抗战图片展、“碧血丹心卫和平——纪念中国远征军出征抗战八十周年展”等。

  这些活动为云南地方史料收集、军品收藏、学术研究、活动纪念和设馆展示等“抗战纪念”的公益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加来自民间的积极因素和有生力量,为梦想中的“云南全民抗战纪念馆”(公园)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2018年9月18日开始,云南省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三个多月的“碧血千秋——滇军60军出滇抗战纪念特展”大获成功!这些展览已成为云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行的“抗战纪念”公益事业不断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胜利偿君不朽名”。笔者有幸亲眼所见并深有同感,由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荣誉立项,云南电信退休高管王伟先生领衔主编的中国《抗战阵亡将士名录》来之不易。怀一颗爱心和一腔家国情怀,去努力寻找、采集,仔细核对,逐一归纳,存史勒名。

  每一本不同姓氏的英烈名录都穿越了昔日战火纷飞的战场并浸润着今日爱心团队的汗水,令每一本英烈名录都成为一本沉甸甸的“国家记忆”和人人敬仰的英雄录。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为了和平!为了民族复兴!在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赴难捐躯的各民族、各姓氏的中国英烈们永垂不朽!

陈姓抗战老兵后人陈秀峰 谨撰

(陈钟书将军嫡孙陈志铭先生对本文亦有贡献)

2022年4月清明节于昆明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2-11-09 09:12:3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中殉国的198位中共书记

下一篇:滕·序 | 曾经让我感到紧张的姓氏,如今成为我的荣耀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