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沈蔚
2022-07-05 09:26:24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综合  点击:  复制链接

  

  沈蔚(1916—1942),原名朱鸿寿,1916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吴县。小学毕业后,因家贫到上海木行当学徒。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活动, 为上海抗日救国会会员。曾组织青年职员参加为鲁迅送葬、慰问被反动当局非法关押的“七君子”等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山西进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干部学校学习。1938年4月,转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一大队。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被选入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团,分配到晋察冀组。同年12月,他作为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团记者,赴晋察冀边区采访,为《八路军军政杂志》提供反映八路军英勇杀敌的稿件。1939年初夏,沈蔚到达冀中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冀中区党委机关报《冀中导报》的复刊工作,并担任冀中通讯社(1942年3月正式改称新华社冀中分社)副社长。冀中分社与《冀中导报》是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沈蔚同时也是《冀中导报》编委委员、记者科科长,还负责《冀中导报》副刊的编辑工作。

  人物简介

  沈蔚 (1916~1942) 原名朱鸿寿,学名朱锡范,抗战初期改名黎明。出生于唯亭镇一个贫民家庭。民国31年(1942)在日寇的“五一大扫荡”中牺牲于河北省安国县西张庄,年仅25岁。

  早年经历

  沈蔚的祖父是唯亭镇上一位中医,家境尚可。后因祖父染上鸦片瘾,家庭陷人贫困。民国10年(1921)到15年,沈蔚在镇上小学读书,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学校破例免收他的学费直至他小学毕业。沈蔚是家中长子,生活的贫困迫使他很早就担负起养家的重担。在小学五年级时,他找了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每天为唯亭水文站记录苏昆河的水位。他白天照常上学,起早贪黑到河边准确记录水位,每月将4元钱报酬全部交给母亲贴补家用。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境实在困难,无法再上中学了,他在当地当学徒。17年初春,12岁的沈蔚来到上海南市公义码头的震昌木号当学徒。他把少得可怜的学徒收入全部交给母亲维持家用,供弟妹读书。沈蔚参加木行的职工夜校,刻苦自学,并利用工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籍。后积极参加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上海“抗日救国会”成员。

  参加革命

  民国26年(1937)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沈蔚毅然北上参加八路军。他在山西省洪洞县马牧村八路军115师干部学校学习。27年2月,115师奉命调离山西,沈蔚所在的干部学校被合并到临汾八路军总部的随营学校。4月,他被编人延安抗大第4期第1大队第5中队学习。12月,沈蔚作为八路军前线记者团和《晋察冀日报》前线记者,深入敌后采访,开始战地记者生涯。28年初夏,沈蔚到达冀中抗日根据地,参加《冀中导报》复刊工作,并担任冀中通讯社(31年3月正式改称为新华社冀中分社)副社长,同时担任冀中导报的编委委员、记者科长。

  沈蔚在深入群众采写新闻的同时,还为当时冀中根据地党报通讯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40年到1942年春,冀中通讯社每年召开两三次由各县通讯员骨干参加的通讯工作会议。作为分社的主要业务领导之一,沈蔚总是热心地给通讯员讲解新闻的基本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新闻采访和写作中的问题,启发大家研究。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冀中分社还坚持出版了新闻业务刊物《通讯与学习》,沈蔚不仅负责具体计划、组织和审定稿件,还亲自撰写文章,在新闻业务和理论方面给广大通讯员以悉心指导。在处理记者和通讯员来稿时,沈蔚非常认真负责,经常通宵达旦地编辑修改稿件。他说,即使不能采用的也要争取每稿必复,告诉作者我们需要哪些方面的稿件,鼓励他们继续多写稿。

  英勇牺牲

  1942年4月底,日寇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了大扫荡,他因身患肺病,被安排随军转移,但他谢绝照顾并表示反“扫荡”正是学习锻炼的好机会,他要求和冀中人民战斗在一起,把群众英勇斗争的事迹和风貌采写下来,报道出去。他曾被俘但未吐一字,坚守党的秘密,后被营救出狱。

  民国31年(1942)春,日本侵略军对冀中平原根据地进行“五一大扫荡”。沈蔚所在部队驻地—安国县西张庄被日寇包围,沈蔚在突围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还未结婚,在1942年5月时只是和刘达风同志(当时在冀中妇联工作)刚刚订婚。

  为纪念沈蔚烈士,吕正操将军题词:“学习沈蔚同志刻苦勤奋的革命精神,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见图58)程子华将军撰文评价:“沈蔚同志的短暂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追求真理,勇于实践,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勤奋刻苦,忘我工作;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诚挚热情,谦虚谨慎,尊重别人,爱护同志。是新闻工作者的光辉榜样。”

责任编辑:何可人 最后更新:2022-07-05 09:27:1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沈爽

下一篇:宋培文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