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本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有( )
①幻想国际干预,和平解决;
②内部派系林立,亲日派占了上风;
③存在着战则必败的失败主义情绪;
④视中共为心腹之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1933年,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和福建人民革命政府成立,表明( )
①国民党内的爱国力量举起了抗日反蒋的旗帜;
②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引起了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不满;
③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其产生了极大的感召作用;
④民族矛盾激化引起了阶级对立加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是( )
A.抗日游击队
B.东北人民革命军
C.抗日义勇军
D.抗日联军
4.标志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高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5.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6.“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调查团的报告书主张对中国东北三省实行“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其实质是( )
A.满足中国恢复东三省原状的要求
B.变东三省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
C.承认日本炮制的伪“满洲国”
D.防止事态扩大,维护东亚和平
7.中共中央判断政治形势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是因为当时( )
A.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威肋到华北地区
B.华北名存实亡,危及中华民族的生存
C.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D.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国民政府发表抗战自卫宣言
8.“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 )
A.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B.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口号
C.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D.颁布《八一宣言》
9.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集中说明了( )
A.蒋介石妥协政策不得人心
B.日本已开始了全面侵华
C.抗日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D.要抗日就必须进行反蒋
10.1931—1936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波及东北、华北、福建等地
B.抗日与反蒋相结合
C.参加者既有自发的群众,也有国民党将领
D.都有共产党的领导
11.在《淞沪停战协定》和《何梅协定》中都有的一项内容是( )
A.撤退中国军队
B.驻扎日军
C.允许自治
D.禁止人民抗日
12、《凇沪停战协定》和《何梅协定》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
A 寻求对日妥协
B 出卖民族权益
C 压制人民抗日
D 避免战争扩大
13.1931—1936年,美英对日本侵略中国的态度是( )
A.一直反对
B.由反对到纵容
C.由纵容到反对
D.动摇不定
14、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B 它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 它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D 它冲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15、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实质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A 先“安内”再“攘外”
B 只“安内”不“攘外”
C “攘外”为旗号,“安内”为实质
D 以“安内”作掩护,推行对日妥协,对红军“围剿”的反动方针
16、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的直接目的是( )
A 为全面侵华做好准备
B 逼迫蒋介石做出更大的让步
C 排挤英美在华北的势力
D 变华北为第二个伪满洲国
17、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
A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
C 国民政府内部的分化
D 英美对日态度的变化
18、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要出发点是( )
A 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 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C 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D 支持国民党亲英美派的态度
19、下列活动由中共领导的有( )
①十九路军抗日
②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③东北抗日游击队的斗争
④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抗日斗争
⑤“一二·九”运动
⑥西安事变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⑤⑥
D ③⑤
20、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日本借侵华战争转嫁经济危机
B 东方会议制定了侵华计划
C 国共内战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D 美国对日本推行绥靖政策
21、在抗日反蒋旗帜下发生的重大事件有( )
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
②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
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④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2、1932年,在上海闸北领导十九路军抗日的将领是( )
A 冯玉祥
B 张学良
C 吉鸿昌
D 蔡廷锴
23、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和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失败的原因是( )
A 日军的疯狂进攻
B 蒋介石勾结日军联合夹击
C 装备落后弹尽粮绝
D 孤军奋战势力单薄
24、下列各项由中共亲自领导组织的是( )
A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B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C 东北抗日联军
D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25、华北事变所包含的事件有( )
①日军占领热河
②日军大量入关进占河北
③日本策动“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
④日军进攻卢沟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26、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的重要议题是( )
A 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 制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 确定领导学生运动的方针
D 指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政策
27、下列对西安事变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张学良杨虎城领导的一场“兵谏”
B 标志着“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
C 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目
D 使亲日派进一步扩大了内战
28、英美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变化,正确的是( )
A 由抵制到妥协
B 由对抗到缓和
C 由绥靖到遏制
D 由扶植到反击
29、九一八事变中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 幻想国际干预
B集中力量镇压革命力量
C借以削弱张学良的力量
D惧怕抗日力量的发展
30、九一八事变影响不包括( )
A打破一战后形成的凡——华体系
B加深了英美与日的矛盾
C中日民族矛盾向主要地位上升
D中国内战进一步扩大
31、1931~1936年,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对国民党政策,其调整的核心是( )
A 团结一切力量抗击日本侵略
B 推翻蒋介石的统治
C 打破蒋介石对根据地的围剿
D 掌握全国抗日运动领导权
32、规定中国军队撤出河北,取缔一切抗日活动的是( )
A《凇沪停战协定》
B 塘沽协定
C“何梅协定”
D 蒋日密约
33、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是( )
A 国民党内的亲日派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
B 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积极营救蒋介石
C 中共为和平解决作出的积极努力
D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34、九一八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既定国策
B日本摆脱经济危机
C蒋介石围剿红军,日本有机可乘
D欧美忙于本国危机,无暇东顾
35、下列内容不属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是( )
A镇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B镇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C对红军第一二三次围剿
D对红军第五次围剿
36、一二八事变的结果是( )
A十九路军顶住日军的进攻
B中国军队撤出河北,日军驻扎
C中国军队撤出上海,日军驻扎
D中国军队收复多伦
37、表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
3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革命统一战线中党没有处理好的问题是( )
A合作方式问题
B主要组成
C革命领导权问题
D政治基础问题
39、一二九运动、五四运动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情况下出现
B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
C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先锋作用
D推动青年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40、1932年底,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后的主要政治活动是( )
A组织和领导学生运动
B成立地方民主政权
C学习和引进西方技术
D高举抗日反蒋大旗
41、下列各项符合1935年中国政治形势分析的是( )
A日本军队逼近京津地区
B红军战略转移最终胜利完成
C东北组织抗日联军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42、有人说“瓦窑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主要是指( )
A开始形成正确的政治路线
B巩固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C继续批判“左”倾路线
D初步建立统一战线
43、在20世纪初的中国,曾出现过四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此局面出现于( )
A1932年
B1931年
C1927年
D1940年
44、历史提供给中国共产党具体实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机遇是( )
A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发表
B参与并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在华北事变后,发表“八一宣言”
D领导“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45.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的内外政策、方针能够体现其政权实质的是 ( )
①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
②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方针
③豫湘桂战场的溃败
④建立集中营和推行统制经济政策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6.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日本未达到速战速决的战略目的,主要是因为( )
A.日本统治集团在侵华方针上的分歧
B.中国政府和军队的顽强抵抗
C.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牵制了日军主力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对中国的大力支援
47.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借口是 ( )
A.一个日本土兵失踪
B.中国军队炸毁卢沟桥
C.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一段
D.东北军炮轰日本关东军驻地
48.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是在( )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八·一三”事变后
49.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是在( )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八·一三”事变后
50.台儿庄大捷在抗战史上的地位是( )
A.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
B.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胜利
C.是一场著名的敌后作战
D.使徐州会战得以胜利
51.海外侨胞给予祖国抗战财力支持的筹款形式有( )
①捐献
②献金
③认购公债
④侨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5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B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进行
C 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时机
D 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抵抗
53.抗日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 )
A 取得了近代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
B 将介石集团统治力量遭到严重削弱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
D 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和平民主建国
54.我们说“抗日战争改变了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屡战屡败的局面”,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以往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失告终
B中国人民有不屈不饶的的斗争精神
C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D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55.中国抗日战争同期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相比,明显的不同是( )
A共产党和其它政党合作共同抗日
B建立抗日根据地
C以小抗大,以弱胜强
D出现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
56.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确定准备抗战的方针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国人民要求抗日
B 西安事变中的承诺
C 日本扩大侵略损害其利益
D 英美支持蒋抗日
57.国民政府组织多次会战,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 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
B 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C 粉碎日军速战速决计划D掌握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58.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59.粉碎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60.关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表述不恰当的是( )
A 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B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6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C 国民党发表自卫宣言
D 国共两党公布中共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62.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
A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国内阶级矛盾的变化
C 国民政府内部的分化
D 英美对日态度的变化
63.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
A.以民族大义为重,对国民党反共摩擦予以理解
B.党外合作,保持中共在统一战线的绝对领导地位
C.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
D.维护国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64.抗战初期,体现国共合作抗日的最典型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在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
A.阶级矛盾有时上升为主要矛盾
B.两党对日本侵略认识程度不同
C.国民党被迫与共产党合作
D.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66.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始终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A.蒋介石不敢与中共彻底决裂
B.日本没有放弃灭亡中国的方针
C.中共与妥协投降行径作坚决斗争
D.英美等反对统一战线破裂
67.抗日民统族一战线能持续到抗战胜利的基本因素是( )
A中共对国民党既团结有斗争
B中共及时反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C美国不赞同破裂
D民族矛盾尚未解决
68.抗战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始终存在的原因在于( )
①日本始终坚持灭亡中国的方针
②中共与妥协投降行为坚决斗争
③蒋介石反共但又不敢彻底决裂
④英美等国反对统一战线破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69.抗日战争期间,王明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其错误实质是( )
A 否认中共关于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B 重蹈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C 抹杀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阶级差别与原则分歧
D 过分想念国民党而轻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70.大革命的失败,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
A 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与武装
B 必须警惕统一战线的权力纷争
C 必须制定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 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71.“皖南事变”后成立的中国民主党派是( )
A.九三学社
B.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C.中国农工民主党
D.中国民主同盟
72.中国民主政党同盟成立宣言中说:“今后领导国人,挽回大局,仍不能不望予执政之国民党……请予武力属于国家,而勿分操于党;彼此互以理性相见。而视大众趋向为依归。”这些言论说明当时该党( )
A 反对国民党腐败,但仍寄希望于国民党
B 依附国民党,为其行径辩护
C 政治上不倾向任一党派
D 寄希望于国民党,政治上倾向于中间立场
73.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质上是( )
A.协助正面战场
B.收复失地
C.壮大人民革命力量
D.开辟新的战场
74.中共与国民政府抗战路线的最大区别是( )
A.要不要抗战
B.依靠哪些力量抗战
C.用哪种方式抗战
D.在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抗战
75.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区别实质上反映了( )
A阶级性质不同
B作战方案不同
C战略战术不同
D认识水平不同
76.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接连失利,其根本原因是( )
A.敌我力量悬殊
B.军事指挥失误
C.缺乏国际援助
D.抗战路线错误
77.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几次会战接连失败,其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军队武器不如日本
B 国共两党的军队没配合作战
C 国民党多数将贪生怕死
D 敌强我弱
78.中共洛川会议提出的中心任务是( )
A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动员全民族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C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根据地
D坚持中共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79.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的标志( )
A 占领广州、武汉后,基本上停止对正面战场大规模进攻
B 日本改变侵华策略
C 伪国民政府成立
D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80.1940年初,中国境内并存的政权有( )个
A.2个
B.3个
C.4个
D.1个
8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
A.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
B.日本首相表示愿意与蒋介石进行谈判
C.日本扶植建立伪国民政府
D.日本基本停止对正面战场大规模战略进攻
82.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不包括 ( )
A.集中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
B.抽调主要兵力转向太平洋战场
C.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首要策略
D.强化对沦陷区的统治与掠夺
83.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的重点是( )
A进攻正面战场
B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C加强对沦陷区经济掠夺
D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84.日本侵略者在沧陷区打击抗日力量经常大搞( )
A.“大扫荡”
B.“蚕食”
C.“清乡”
D.“围剿”
85.日本实施“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殖民统治
B实行特务统治
C实行恐怖政策
D肃清抗日力量
86.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采取的基本方针是( )
A 游击战
B 运动战
C 阵地战
D 闪电战
87.1938年日本改变侵华方针,表明( )
A 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B 中国军队局部反攻
C 日军认识到中共是其实现侵华计划的主要障碍
D 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变化
88.以下各项,以1941年日军对中共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没有关联的是 ( )
A.企图扭转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面
B.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迅猛发展
C.国民党战场的抗战态度日益消极
D.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
89.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大肆掠夺工矿业的目的是( )
A.获取巨额利润
B.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基地
C.满足战争需要
D.要为本国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
90.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大肆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
A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本
B实行中日经济提携
C转嫁30年代经济危机
D解决战争需要,以战养战
91.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农村的掠夺手段主要有( )
①强占耕地
②实行粮食独占政策
③推广“中日合办”农场
④掠夺农村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A 宣传法西斯主义
B 培养和训练反共人士
C 欺骗舆论、缓和民族矛盾
D 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
93.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是( )
A 淞沪会战的结束
B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 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94.抗战相持阶段,蒋介石投降反共倾向增长,但又不放弃抗日,不与共产党决裂。造成这种态度的因素包括( )
①日本对国民党的诱降政策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
③美英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④中共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5.“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为此,中国方面首先必须清除以往的偏狭观念,放弃抗日的愚蠢举动和对满洲国的成见。”上述主张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日本扶植“满洲国”成立
C.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
D.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96.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一再强调:“制裁共党活动,应尽早用民众力量,党政机关避免直接出面,尤其避免党派斗争之痕迹,对八路军、新四军之游击区域,由中央严格限制,不为任其发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对中共的政策特点是 ( )
A.破坏国共合作,推行反共政策
B.伺机彻底消灭中国共产党
C.动用一切手段来限制中共武装发展
D.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共彻底决裂
97.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说要“抗战到底”,这里的“底”指的是( )
A.坚决彻底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B.保证中国本部十八省的地理位置完整
C.与英美团结一致打倒德意日法西斯
D.就是要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
98.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集团反共反人民的倾向日益增长,其主要原因有( )
①国共两党磨擦不断发生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与人民武装不断发展
③日本对国忆党实行政治诱降政策
④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99.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接连失利
B汪精卫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
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
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
100.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造成将介石政治态度两面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改变侵划方针
B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国民党战场失败
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101.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发展到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是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02.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称将介石为“委员长”是指( )
A 国民党中央委员会
B 国民党防共委员会
C 国防最高委员会
D 国民政府政务委员会
103.在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转入局部反攻之时,国民党方面的情况是( )
A在台儿庄一带阻击日军的进攻
B主要兵力进攻中共的抗日根据地
C丢失了中原和华南的大片领土
D在美国帮助下准备抢夺抗战胜利果实
104.表明抗战以来国民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是( )
A 五届五中全会确定发动方针
B 皖南事变
C 汪精卫伪政权建立
D 台儿庄大捷
105.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内政策的基本立场是( )
A 抵抗日本侵略
B 一党专政、反共反人民
C 特务统治
106.蒋介石集团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的标志是( )
A国民党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B皖南事变
C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D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107.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日军强大
B 国民党政治腐败
C 国民党寸土必争
D 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08.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 )
A 一党专政
B 特务统治
C 保甲制度
D 专卖政策
109.194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决议》规定:“在对富农减租减息后,同时需要交租交息,并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中共作出这一决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
B.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恢复发展农村经济
D.调动农民支援革命的积极性
110.抗战时期,中共在党的自身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 )
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②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④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1.八路军第一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者是( )
A.聂荣臻
B.罗荣桓
C.徐向前
D.林彪
112.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主要目的是( )
A.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B.为了迅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C.指出抗战的艰苦性
D.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战的正确道路
113.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的直接目的( )
A 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B 为迅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C 指出抗战的艰苦性
D 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战正确道路
114.使得日本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的战役是( )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保卫战
D.百团大战
115.导致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团难局面的原因有( )
①日军残酷“扫荡”
②国民党军队包围、封锁
③自然灾害严重
④“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116.中共在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提出的主要依据是( )
A.社会性质变化
B.国内阶级关系变化
C.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D.革命动力变化
117.中共“七大”政治路线提出党的任务是建立( )
A工农民主专政国家
B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新民主主义国家
118.中共提出“基本的游击战,不放弃有利条件的运动战”的方针是针对( )
A 国民党的军事“围剿”
B 日本的“治安强化运动”
C 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
D 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
119.抗战时期,中共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
①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②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③确定了党的指导思想
④最终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20.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这样的原则的作用是( )
A 巩固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B 团结地主抗日
C 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D 巩固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121.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中共七大
12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人民在华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 )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战役
C 淞沪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123.1941~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日军的残酷扫荡
B 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封锁
C 严重的自然灾害
D 党内机会主义思想的存在
124.下列政策和措施中,目的在于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的是( )
A“三三制”原则
B精兵简政
C整风运动
D大生产运动
125.中共七大提出的党的任务是建立一个(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
B社会主义国家
C工农民主专政国家
D新民主注意国家
126.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
A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持久战》
C延安整风运动
D《论联合政府》
127.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
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B.整风运动
C.《论持久战》
D.中共“七大”
128.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 、耕者有其田
B、平均地权
C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D、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29.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在第一次反共高潮发动的军事进攻,中共采取的措施是( )
A 、尽力忍让
B、坚决回击
C、给予揭露、但不回击
D、部分回击
130.20世纪30年代,英美对蒋介石有时支持其抗日,有时劝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
A.削弱中国革命力量
B.避免日本南下太平洋
C.维护英美在华利益
D.推动日本进攻苏联
131.近卫三原则发表后,英美力图与日本妥协,也极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劝降活动,其目的是( )
A维护其在远东的利益
B变中国为他们的共同殖民地
C推动日本进攻苏联
D腾出手来对付法西斯德国
132.国际国内各党派政治力量对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态度,不包括( )
A中共在军事上予以坚决回击,在政治上充分揭露将介石集团破坏抗战的罪行
B中间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要求与共产党合作,以反抗国民党的压迫,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C美英也不同意将介石这样做
D苏联严厉斥将介石反共反人民的罪行
答案:
1—50 DADCC BBBAB ABCCD DACDD DDBCB ADCBA ACCAC CCCBD AADBB BACDA
52—100 DDCDD CCADD BACBD BDDAA BDDBA DDBAC DBBAA AAACD BDDDC DBBCD
101—132 BCCAB ADDBC ADADA CDDAA DAAAD CDDBA CB
责任编辑:admin 最后更新:2022-09-27 20:04:0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知识竞赛试题
下一篇:抗日战争胜利知识竞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