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拓团”踏上中国土地。1940年,“开拓团”上缴粮食的情景
1941年4月,日本广岛移民来到锦州大河口建立移民村。
核心提示
近日,黑龙江省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碑事件引起群众的强烈反感。日本“开拓团”是日本为了占领中国,向中国不断派来的组织,不光有军队,还有大量的移民。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期间,共派遣“开拓团”860多个、33万多人。“开拓团”强占或以极低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从而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忍饥受寒,其间冻饿而死的人无法计数。日本“开拓团”来华的本质就是侵略。
日出炉“百万户移民”国策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为在东北对抗俄国,创造“以主制客”的有利态势,提出必须“以移民为要务”,在10年内“向满洲移民50万”。但由于资金匮乏、经营不善以及中国方面的反对和抵制,日本的“试点移民”宣告失败。
1933年夏,完达山西麓平原上出现了一伙“东洋”武装,他们在当地安营扎寨并取名“弥荣村”。这是东北沦陷后,日本移来的第一批军事化“屯垦军”。“弥荣村”也是日本“武装移民”的第一个实验地。 “弥荣村”开拓团多由军人组成,他们先在日本国内的训练所接受军事、农业和其他技能训练,然后来到中国。 “武装移民”除了“维持治安”,协助关东军镇压抗日武装力量外,还具有积累移民经验的试验性质。
日本当局经过3次“武装移民”后,认为“农民的大量移殖是可能的”,而且“必须从现在起就切实着手”。关东军也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在1934年11月26日召开“第一次移民会议”。与此同时,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 “满洲拓殖株式会社”,在日本国内设立移民宣传机构“满洲移民协会”。
1936年,“二·二六”兵变事件发生后,日本军部的政治地位迅速提高,关东军借机召开“第二次移民会议”,讨论通过了 《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案》。同年8月25日,广田内阁正式宣布:日本向中国东北 “二十年移民百万户”,这一政策成为广田内阁“七大国策”之一。到1936年9月,共“武装移民”5次,输送移民2785户。为掩盖这一政策的侵略本质,1939年12月,日本“要求”伪“满洲国”政府将其列为“满洲国”的“三大国策”之一,使之变成“满洲国”的自愿政策。
“开拓团”参与侵华战争
从1936年到1945年,大批日本农业贫民涌入中国东北,其间,日本组织了共计14批次、总数7万户约20万人的集团式开拓移民团。
日本贫民来华后,按照团的编制定居,土地多从中国农民手中强征强买,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从而致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或在日本组建的1.2万多个“集团部落”中忍饥受寒,其间冻饿而死的人无法计数。
另外,日本在东北全面探查矿产资源储备状况,还鼓励种植鸦片,总共种植鸦片7545万亩,东北3000万人口中,有900万人吸鸦片。这一切,“开拓团”难辞其咎。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资源供应紧张,东北的粮食、矿产被大肆掠夺,“开拓团”也都参与其中。
尽管日本为掩盖移民政策的侵略性质,大肆宣扬日本移民为中国东北开发作出了贡献,但日本“百万户移民”的军事性显而易见。日本移民在抗日游击区和中苏、中蒙边境的密集配置,不仅给抗日联军带来严重困难,也对苏联构成强大威胁。特别是 “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在年龄结构和分布地区上军事色彩更为浓厚。 “百万户移民”还是关东军的后备兵源,其中“青少年移民”在3年训练结束后,绝大部分充军,成为炮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把“一般移民团中凡有战斗力的男人全部动员入伍”,到1943年,“一般移民团二三四十户的部落里,只剩下四五名老弱病残的男人”。
在东北抗战史和日本自己的史料中,也都大量记载了“开拓团”袭击、杀害抗日军民的血腥事实。抗联老战士李敏说:“日本‘开拓团’是拥有武装的军事组织,我就与日本‘开拓团’进行过无数次战斗。 ”
撤退时老弱病残被遗弃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在东北的155万日本平民中,有17.6万人死亡,“开拓团”死亡45%。例如在奔赴长春的30963名日本人中,由于瘟疫、饥饿、袭击等原因,死亡率达28%。在哈尔滨方正县,约1.5万“开拓团”民集结在此,但因长途跋涉、传染病流行,死亡者超过5000人。 1963年,这5000具尸骨被方正人收集起来,合葬在今方正地区日本人公墓。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被殖民者和“开拓团”伤害过的中国人表现出了善良和宽容。在吉林德惠,有“开拓团”人员砍杀老弱病残者,准备一起死掉。闻讯赶来的当地农民急忙劝止,这才使得他们得救。1945年9月21日,在吉林通化,面对疯狂扑来的当地袭击者,七八个善良的中国人拿着木棍,守护着一个躺在病榻上的日本老妇人,最后把她抬上火车。
责任编辑:陈亦可 最后更新:2023-08-19 14:36: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