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侵华日军细菌战揭秘:【五】细菌武器研制(下)生产细菌武器
2022-05-28 14:39:40  来源:黑龙江省图书馆网  点击:  复制链接

侵华日军细菌战揭秘

  【简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日本陷入空前的经济危机。为转移国内矛盾,日本实行对外侵略国策。鉴于日本资源缺乏的状况,日本将节省资源和能源的细菌战作为国家军事战略,研制细菌武器。1932年,日本在陆军军医学校创立了“细菌研究室”,开始进行细菌研究。1933年将细菌研究活动从日本国内转移到中国东北的哈尔滨,先后在背荫河和平房建立研究基地。从1936年起,开始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陆续组建了细菌部队,形成了遍布中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的细菌战网络体系。这种由日本自上而下、有组织的反人类、违背国际法的国家罪行,始终贯穿在日本长达14年的侵华过程之中。

  【五】细菌武器研制

  细菌武器是由细菌战剂和布撒装置组成的一种特殊武器。从1937年起,七三一部队在选定细菌战剂后,根据选定细菌的特性开始研制细菌武器,先后研制了多种细菌炸弹。为了增加细菌投撒方式,还进行了细菌炮弹和其他类型细菌武器的研制。

 

研究其他细菌武器

  七三一部队为了提高细菌投撒效率,除进行陶瓷细菌炸弹的研究外,又相继研制了细菌炮弹、手杖式细菌喷射器和细菌气球等其他类型的细菌武器。

  第一组 细菌炮弹

  细菌炮弹是七三一部队较早开始研究的细菌武器。1939年为准备对苏蒙军的诺门罕细菌战,七三一部队开始研制细菌炮弹,后因效果不好停止研究。

  第二组 其他类型细菌武器

  七三一部队研究的其他类型细菌武器有染有细菌的传单、糖果、棉絮、粮食、自来水笔和手杖式细菌喷射器及细菌气球。主要方式是派遣特务、别动队到对方的后方布撒细菌,以达到破坏、袭扰的军事目的。在宁波、衢州细菌战中都大量使用了这种细菌武器。

  上田弥太郎供述关于利用染菌传单进行细菌传播情况的供词

  气球炸弹

  日本登户研究所第一科是气球炸弹的研发中心,研究的内容是从研发设想到搭载病毒武器,目的是对美国实施细菌战攻击。北支甲一六四四部队也进行过气球炸弹的研究。

  气球炸弹的构造组成是内部用氢气填充,气球的部分用蒟蒻糊粘合专门开发出来的和纸制作而成。

  气球炸弹构造解说图(气球内部用氢气填充;气球的部分用蒟蒻糊粘合专门开发出来的气球纸——和纸制作而成;沙袋也用和纸制作,里面装的是从放飞基地附近的沙滩采的沙子;吊挂部分含包括沙袋在内的高度维持装置和燃烧弹,或者是普通炸弹等武器)

  高度维持装置构造图

  制作气球炸弹的场景

  气球炸弹在亚太战争末期作为直接攻击美国本土的洲际武器被开发出来。1942年8月,参谋本部作战课发出的“关于决战武器考案的作战要求”,里面明确记录了“提高特殊气球(“福”号装置)的能力”实现“横跨太平洋”的目的。

  关于决战武器考案的作战要求(收藏于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战史研究中心)

  这是第一次明确的记录日本要从本土直接向美国放飞气球的计划。以此为契机,1943年以来,以登户研究所为中心,连同部队内外的各部门,横跨太平洋的气球炸弹研发正式开始。并在旧朝鲜总督府家畜卫生研究所进行对牛疫病毒的强毒化和活体实验,成功的将其变为武器。战争后期,陆军中央担心美国报复,最后决定不在气球炸弹上搭载该武器。

  上图为牛疫病毒研发据点;下图为旧朝鲜总督府家畜卫生研究所(现为大韩民国国立兽医科学检疫院釜山支部)

生产细菌武器

  七三一部队大规模生产的细菌武器主要有菌液、鼠疫跳蚤及陶瓷炸弹。其中菌液生产以鼠疫菌为主要菌种,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设施设备,实行了规模化工业生产。

  第一组 生产细菌战剂

  七三一部队生产的菌液是从营养液浮面上取出的乳浆状浓细菌体,按千克计算细菌产量。

  七三一部队细菌生产部编制表

  细菌生产部第一班班长柄泽十三夫(中)

  菌液生产的流程

  菌液生产设施

  七三一部队购买细菌设备设施的文件(哈尔滨市档案馆藏复制件)

  上田弥太郎关于七三一部队本部细菌培养室内部设备情况的供词 (2张)

  石井式细菌培养箱结构示意图

  田村良雄在演示石井式培养基箱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做成黑白色)

  石井四郎讲述细菌培养箱使用方法(美国解密档案)

  石井式细菌培养箱体量等相关信息(美国解密档案)

  田村良雄关于几次大规模细菌生产的供词

  田村良雄关于几次大规模细菌生产的供词

  田村良雄供述作为雇员期间参加的几次大规模细菌生产情况的供词

  田村良雄关于作为少年队员期间参与的几次大规模细菌生产情况的供词

  第二组 培殖鼠疫跳蚤

  鼠疫跳蚤是七三一部队生产的细菌媒介物中的主要产品。培殖鼠疫跳蚤的基本流程是抓老鼠、养老鼠、养跳蚤三个环节。由于七三一部队打着“防治鼠疫,消灭鼠害”的幌子,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动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大量捕捉老鼠,饲养老鼠,因此被称为“老鼠部队”。

  七三一部队向各地索要鼠类完成情况表

  日军细菌部队队员捕捉野生小动物

  鼠疫跳蚤生产示意图

  证人张凊林在法庭上作证

  1945年七三一部队田鼠搜集计划

  1945年2月24日伪满洲国下发的关于田鼠搜集要领的文件

  1945年4月1日,石井四郎与伪满兴农合作社签订的《关于征购军用田鼠协定书》

  榊原秀夫关于一六二支队大力进行捕鼠、繁殖跳蚤以供应七三一部队的情况的供词

  榊原秀夫关于1944年召开的一次支部长会议内容及会后捕鼠工作的布置和参观安达野外实验场等情况的供词

  榊原秀夫关于赴七三一部队学习跳蚤培养及回来后繁殖跳蚤的情况的供词

  劳工庄振芳关于七三一部队向群众征集老鼠的证言

  劳工方振玉、王启奎、鞠兴信、庄振芳、李忠祥关于征集老鼠的证言

  劳工于文彬关于从村屯收老鼠然后运送至四方楼的证言

  劳工赵振启关于日本士兵各处搜集老鼠的证言

  劳工邹洪斌关于日本人向当地群众征集老鼠的证言

  劳工白武斌关于建立黄鼠饲养室饲养老鼠的证言

  劳工方永胜关于往动物班运送老鼠的证言

  被破坏的溶解釜

  第三组 生产陶瓷炸弹

  陶瓷炸弹生产,分为生产陶瓷弹壳和装填弹药两个环节。陶瓷弹壳由七三一部队第三部负责,在哈尔滨市区杨马架子设有陶瓷细菌弹壳制造厂;装填弹药在平房本部由第二部山口班负责。

  1945年七三一部队败逃时细菌弹壳制造厂

  细菌弹壳制造厂遗址的烟囱

  七三一部队焙烧细菌弹壳的窑体

  细菌弹组装储存室遗址

  细菌弹地下贮藏室遗址

  劳工乔世兴关于山口班陶瓷细菌弹及兵器班的证言

  梶塚隆二关于细菌弹的实验结果的证言

  石井向我叙述说,不能从高空撒布细菌,否则细菌统统死掉,说细菌只能在500公尺以下投掷,但在低空投掷时,细菌撒布的面积又太小……石井告诉我说,在敌区撒布霍乱菌,不仅效力小,且难于实施。第一,因为细菌要低空投掷,但在低空投掷便使敌方能自由地扫射飞机;第二,因为使用这种方法就需要有极多的细菌……效力更大得多的投掷法是不把细菌赤裸裸投掷下去,而是把它同媒介物,即虫类,特别是同跳蚤一块投掷下去。跳蚤是最富有生命力的虫子,把跳蚤染上鼠疫后,就从飞机上投掷下去,而寄存在跳蚤体内的鼠疫菌,便能顺利地同跳蚤一起落到地面上。这种情况就可减少飞机有被敌方高射炮击落的危险。

  《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0年

  第四组 细菌武器产量

  七三一部队菌液产量为每月生产鼠疫菌约300千克,炭疽热菌约600千克,伤寒菌约800千克~900千克,霍乱、副伤寒、赤痢菌等各为1000千克。鼠疫跳蚤三四个月就可以繁育出45千克,1941年达200千克。1937~1942年生产陶瓷细菌弹约2000余枚。

  细菌武器产量示意图

  细菌生产量统计表

  汤普森报告中所记载的细菌炸弹产量情况一览表

  七三一部队生产部部长川岛清关于细菌生产量的证言

  生产部内装备有培制细菌的良好仪器,使我们每月能出产约300公斤净鼠疫菌,或500~600公斤净炭疽热菌,或800~900公斤净伤寒菌、副伤寒菌或痢疾菌,或1 000公斤净霍乱菌。事实上并不是每月都曾培制出此种数量的细菌,因为这种数量是预定供战时消费的。实际上生产部所培制出的细菌量,只足供部队内日常工作中的需要。

  《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0年

  七三一部队生产部分部部长柄泽十三夫关于细菌实际产量的证言

  我所领导的那个分部,运用自己所具有的设备,每月内可培养如下数量的某一种细菌:鼠疫菌100公斤,炭疽热菌200公斤,伤寒菌300公斤,副伤寒菌(A)300公斤,霍乱菌330公斤,赤痢菌300公斤。

  《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0年

  七三一部队军医中尉秦正式关于为扩大细菌生产能力而寻找工厂的证言

  1945年7月初旬,我受调查课长口头命令:于哈尔滨、长春、沈阳三大城市内寻找制造斑疹伤寒瓦克辛的工厂,条件是面积要800到1 000平方米,交通方便又不太使人注意的地点。寻找时要着便服,使用关东军司令部嘱托某医学士的名片。这个工厂实际上是为制造鼠疫菌武器用,但表面上是关东军司令部第四课经营的斑疹伤寒瓦克辛制造厂。后来我和柴田雇员在沈阳东边找到一座已歇业的纺织厂,遂决定利用。又到哈尔滨五马路和地段街联接的路旁找到了一座三层楼房。我和柴雇员绘制了建筑物的平面图,附上地址及其他条件,回队后作了报告。”由于日军731部队的覆灭,细菌生产能力才未能进一步扩增。

  中央档案馆等:《细菌战与毒气战》,中华书局,1989年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2-11-15 12:01:1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侵华日军细菌战揭秘:【五】细菌武器研制(上)细菌炸弹研究

下一篇:侵华日军细菌战揭秘:【六】实施细菌战(1)诺门罕细菌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