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们获悉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
于2022年6月7日去世
享年95岁
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
仅剩55位
他曾将苦难历史尘封心底数十载
他放下芥蒂亲赴日本口述目睹耳闻
他看淡生死捐献遗体用作医学研究
在家人的眼中
他是一位怕麻烦别人、积极乐观的老人……
“等疫情结束后,我还要去纪念馆……”
当生命走向终点之际
他仍心心念念着纪念馆
01 自揭创伤为历史奔走
南京大屠杀期间,父亲被攻入南京城的侵华日军捅杀,亲见手无寸铁百姓被日军砍头、强奸、抢劫……当年10岁已记事的余昌祥受到很大的精神刺激,这段往事被他“自闭式”尘封深埋数十年,成了“不能说的秘密”,直至少年也熬白了头。
“过去总归不想提,提到我就不舒服、心里痛苦。到2012年,我去了纪念馆,才开始对外说起这些事。”老人从此解开多年心结。
自那之后,老人渐渐从沉默中走出,近乎以自揭创伤的方式,勇敢地一次次对外讲述亲身经历,为历史奔走,为和平代言。
2012年12月,在85岁高龄时,老人放下胸中多年积郁芥蒂,应邀赴日本福冈、熊本、长崎作证言,向日本民众口述侵华日军屠城时其目睹耳闻。
日本民众的礼让有加,让他印象深刻,但电视中一旦出现“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新闻,他就会激动跳起来大叫:“睁着眼睛说瞎话!”
这些年,身体状况虽不如以往,他还坚持着到纪念馆参加各种和平集会、家祭等活动的习惯,为传递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尽可能出力。
02 “哭墙”上的名字是唯一寄托
几年前,老人的身体还十分健朗,能说能走。随着时光推移,这些年来他不仅瘦了很多,腿脚也不如过去利索,只能坐着轮椅出行。
遇难者名单墙上的名字,是他祭奠父亲余必福的唯一寄托。从2015年至今,老人几乎每年都要在家人的陪伴下,来纪念馆“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家人的搀扶下,他费力地从轮椅中撑着站起,给亲人献花、敬香。
2016年家祭时,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父亲:我真的特别想念您。当年,您在中华门外西街小市口被日军杀害。生命的逝去是不能用任何方式换回的,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生死相隔。我们的祖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强国,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受到欺负了。
03 一生奉献甘化春泥
“他这一生,年轻能干的时候,要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人走了之后,他的遗体也要捐献给国家,为祖国的医疗研究事业做贡献。”回忆起老人生前的点点滴滴,余老的女儿余惠霞动情地说。
退休后,老人仍然秉承着“不给国家添麻烦”的精神,在生活中处处帮助邻里,发挥余热。或是因为亲历过战争暴戾、骨肉分离,老人对生死已然看淡,他和老伴帅素华向子女提出将遗体捐献给公益事业的要求。
“人就是个皮囊,就活这辈子,生命很脆弱。我认为(遗体捐赠)对社会还是有点贡献,也是和老太婆约好的。”老人生前曾说。对此,子女起初并不同意,但老夫妻坚持了一年多,心意已决,子女们终于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余昌祥老人与家人合影
这对生活中处处秉承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夫妇,突破了传统观念,为了生命的延续,为了医学事业的进步,迈出了这感人至深的一步。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也将永远在家族的血脉中传承。
老人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生命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2-06-21 10:13:1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你们来看阿婆,阿婆就很开心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