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楠木坪乡大禾冲村的抗战老兵谭义才,将去县城参加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庆祝活动。79年前,17岁的谭义才在芷江加入了抗战队伍,成为一名炮兵。与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一起,将日军击溃于雪峰山下,取得了中国抗日正面战场最后一次会战的胜利。
拥有抗战时期远东盟军第二大机场的芷江,是中美空军联队和飞虎队的大本营,但它更为人铭记的是作为胜利之城,见证了日寇低下罪恶头颅的历史时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记者重访这座湘西小城,在“胜利之地”感受和平的力量。
受降之地
1945年8月21日,日军乞降使节今井武夫一行在中美空军混合编队的六架战斗机押送下飞抵湖南芷江,向中国军民投降。
“我记得那天,街上全都是庆祝的人群和鞭炮的欢响,我们几个小伙子抬着收音机在大街上游行,来回穿了几条街巷,一点都不觉得累。”94岁的老兵刘道民说。
75年前,刘道民在空军第九总站担任无线电通讯员。日方代表来芷江乞降那天,他和几名战士把站里最大的收音机抬到县城大街上,反复播放日本裕仁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的录音。芷江大街上贴满了庆祝胜利的对联和横幅,老百姓们欢庆胜利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芷江受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彻底失败。
芷江小且偏远,但正因为如此,建有当时的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是保卫重庆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抗日战争取得转折性胜利的湘西会战的战略总部。
“作为战败国使节,我们等于铐着双手来中国投降。”今井武夫在回忆录中写道。
刘道民回忆,听到日军代表要来芷江乞降,当地军民提前好几天就从不同方向朝城东一里多外的机场涌去,“我们挤在人海里,每个人都把脖子伸得很长,看见今井武夫三人从机场口低着头走出,钻进了一辆美式吉普车”。
在位于七里桥村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会场,今井武夫交出日本侵华兵力分布图,并签字接受关于日本投降详细命令备忘录。
一段原始视频显示,日本投降代表在中国士兵的武装押送下脱帽进入会场,并向中美受降代表鞠躬。受降仪式开始后,坐在今井武夫一侧的日军参谋桥岛芳雄神情沮丧地不停用手巾擦拭额头上的汗。
位于芷江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中,签字受降时使用的桌椅依然按原样摆放着;县城内“和平街”“和平大桥”“和平广场”……仍记录着当年胜利的喜悦。
这是胜利的见证,也是历史的回响。
资料图片:在芷江受降仪式上,日方献交侵华日军兵力部署图。(资料图片)
并肩抗敌
“飞虎队”,是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别称。因在昆明进行的第一次对日空战中取得辉煌战果,中国军民盛赞他们是插上翅膀的老虎。“飞虎”形象,成为航空队队徽。
在芷江飞虎队纪念馆左侧,伫立着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的雕像。他凝视远方,守护着这个盟军并肩奋战的机场。
1937年,陈纳德作为美国空军退役军官来到中国,接受宋美龄的邀请,出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总顾问。也是在他的建议下,芷江机场开始修建。参与建设的有来自芷江、麻阳、会同等周边11个县的1.9万多名军民。
“那时候我天天在街上看到大人们去修机场。飞机的跑道都是靠人拉着石碾轧出来的。”刘道民说。
每一个参与修建机场的人,心中或许都怀着这样的期望:这个机场将在未来扭转战局的发展方向。
1938年,陈纳德在芷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式航校,培育了一批空军骨干,并且在中美两国招募飞行员成立了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空援常德、血战衡阳……一次次重大战役中,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飞虎队屡创日军。
荣光背后有万千百姓的支撑。每名飞虎队员的身上都配有一张“救命符”,当战机被击中,跳伞落地的美方飞行员能凭它得到当地百姓的救助,并安全返回飞虎队基地。
“最后一战”
抗战后期,随着芷江机场的作用日益凸显,日军旨在摧毁机场的行动愈发疯狂。
“那时日本飞机经常来芷江轰炸。飞机来了我们就要‘跑警报’,有时一晚上要跑两三次。”刘道民说,为了方便百姓躲逃,县城的城墙都被拆了一段,河边停放随时准备运送百姓过河躲至防空洞的船只。
1945年4月,尽管日本本土已经被盟军轰炸机大面积轰炸,并且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但日军依然负隅顽抗,妄图在中国战场挑起最后决战。
4月9日,历时近两个月的湘西会战拉开序幕,双方参战兵力达28万余人。这次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场大规模会战,以日军完败告终。因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湘西会战又名“芷江保卫战”。
日军集结8万余人的兵力,向湖南西部发起进攻,企图合围芷江机场,摧毁中美空军的战略基地,并一举占领湘西,威胁重庆,挽救其行将灭亡的命运。中国方面调集约20万人的兵力,在雪峰山东麓与日军展开会战。当时是迫击炮连炮兵战士的谭义才亲历了这场决战。他回忆道:“日军想要翻过雪峰山,我们拼死也要抵挡。”
湘西会战中国军队以伤亡2万人的代价,歼敌2.8万余人。这场战争再次证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此后,日军在中国战场基本停止进攻作战,直至战败投降。
夏末秋初,许多父母带着孩子来到芷江,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和受降纪念馆。历史,仍在这个见证了炮火与胜利的小城中无声流淌……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11-26 10:43: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芷江:一座见证抗战受降的胜利之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