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在广播中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艰苦抗战,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对于近代饱受外国入侵和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华民族来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首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值得国人永远骄傲和铭记。央广军事特别策划“烽火忆抗战”,记者走进湖南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重温中国军民在芷江接受日本投降的重要历史时刻。
“受降纪念坊”是华夏大地上为了纪念抗战胜利的唯一标志性建筑,以中国凯旋门著称于世。纪念坊朝东而建,代表日本政府从东而来向中国投降。纪念坊为四柱三门式建筑,在“受降纪念坊”上刻有国民军政要员的题辞、题名十二幅,像国民军政要员的题辞集中体现在一个建筑物上的,在大陆、台湾都实属罕见。“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览胜地重千秋”,是由蒋中正所题。“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是李宗仁先生所题……
“受降纪念坊”位于湖南芷江县城3.5公里外的七里桥村。抗战后期,这里是国民党空军司令部礼堂。1945年8月21日至23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洽降仪式在此举行。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1946年2月当地政府在受降仪式旧址建立“受降纪念坊”。芷江受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标志,“受降纪念坊”也是中国惟一一座专为纪念胜利受降而建立的标志性建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日本在中国尚有兵力128万多人,包括33个步兵师团,1个坦克师团,2个飞行师团,41个独立混成旅团,还有海军、警备、守备部队。为全面恢复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稳定,国民政府授权陆军司令部“处理在中国战区内之全部敌军投降事宜”。电令日本派遣军派出代表到浙江玉山,后改为湖南芷江接洽日军投降事宜。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先生向记者介绍说,当时选择芷江作为接洽日本投降地点并非偶然,虽然一开始蒋介石是把浙江玉山(今江西玉山)作为洽降地点,后因玉山机场跑道损毁,才改在芷江。
吴建宏说,芷江为什么成为中国战区受降地,成为近代史上、国史上的第一个接受外来民族向中华民族投降的一个受降地。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使它成为国史上的第一个受降地。
第一,芷江拥有当时远东第二大机场,这个机场占地4282亩,驻有国军不下20万,美国飞虎队员6062人,中美战机400多架,是一个庞大的、最重要的、秘密战略空军基地,芷江控制了在中国战场的制空权。
特别是1945年的2月25日,日本裕仁的皇宫被炸,就是由芷江起飞的飞机炸的,日本人想贯穿的大陆交通线、想占领中国的最重要的战略部署就是芷江机场。在这个时候冈村宁次亲自指定芷江作战一系列的作战计划,发动了芷江作战,时间是1945年的4月9日到6月7日。这个战役中国军民奋起抗战。
第二,跟美国飞虎队并肩抗战,利用了雪峰天险,把日军包围在雪峰山的崇山峻岭当中,这个战役日军死伤2.8万人,是日本人到目前为止承认的,在中国战场最为完败的一个战役,那就是芷江作战,这也是国民政府、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22次会战的最后一战,也是打得最漂亮的一战,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日本想占领芷江,最后让日本人到这里来投降,也就是让日本侵略者真正体会到日落芷江的滋味。
第三,芷江驻扎着中美新生力量,国军20多万,美国六千多人,美国有13支部队在芷江,芷江团以上的部队达到63个,整个驻守的军事机构达到220个以上。如果在芷江接受日本投降,日本投降代表必须屈服于中方新生力量的威力。
第四,芷江位于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相对于整个大华北属于后方,相对于整个西南来就是前方,它是个临界点,在国统区接受受降,这是理所当然的,为受降提供了交通的便利。
1945年8月18日,作为日本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的代表,侵华日军副参谋长今井武夫被告知赴湖南省芷江机场,接洽日军投降事宜。
今井武夫一行依照国民政府无线电报指示,于8月21日重庆夏季时间上午10时,乘非武装运输机由武汉飞往芷江,于上午11时到达湖南芷江机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说,日本投降代表8个人,今井武夫受冈村宁次之命,1945年8月20日乘坐降机(是冈村宁次的专机)从南京飞到汉口,在汉口住了一晚,而且是秘密的。为什么是秘密的?因为日本军方包括国内还有一部分组织,以胁迫他全家来阻止这些日方投降代表来投降。
1945年8月21日上午,于汉口乘坐飞机飞往芷江,在常德上空的时候,由芷江起飞了六架野马式战斗机,这六架野马式战斗机是由中美飞行员驾驶的P-51野马式战斗机。在常德上空,实际上一个是引航,一个押送。同时发现降机以后,在降机的前后上下飞舞。今井武夫在日后的回忆录中间“看到中美战机在降机之前上下飞舞,他们是给我示威”,他们非常恐惧。
上午11点一刻到了芷江,第一架降落的是盟军的飞机,第二架是降机,这个降机按指定的位置到达芷江机场。
中国战区受降典礼的会场,三个木房子是我国唯一保存下来的美式军营房,始建于1938年。前方墙壁上就是国父孙中山的遗像和遗言。受降代表席,位于正上方的是中方的受降代表,下方是日本的投降代表席。
中方的受降代表席坐在中间的是萧毅肃将军,一侧就是冷欣将军和翻译官王武上校。另一侧是以盟军身份出席的柏德诺将军。柏德诺将军的出席就使芷江受降的质发生了改变。芷江受降不仅代表结束了中国八年全面抗战,也是代表结束了世界第二次大战。
据历史记载,芷江洽降仪式被安排在1945年8月21日下午3点多。
三点刚过,今井武夫等人被领进会谈场所。中方洽降代表是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中将、副参谋长冷欣中将,还有中国战区美军参谋长巴特勒准将,译员王武上校等。在他们对面则是日本投降使节——日本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的代表、中国派遣军副参谋长今井武夫,还有参谋桥岛芳雄中佐、参谋前川国雄少佐以及翻译官木村辰。
仪式开始,首先是检验确认身份,之后日军方面向中国军队上交了在华兵力部署概要图。萧毅肃将军将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备忘录第1号交今井武夫转冈村宁次。备忘录详细规定了中国受降事项。会谈从下午4时持续到5时。
8月21日下午3点40分,投降代表一行,在新六军士兵荷枪实弹的押送之下,每个士兵手里面都提了一个驳壳枪,而且装了子弹。押送之下,投降代表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前,得到中方受降主官萧毅肃的允许以后,他们可以脱帽进入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
这个典礼是下午3点40分到4点40分,时间是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非常神圣。一是首先对投降代表所有身份进行一次验明正身,对他的身份进行察看。第二,要求今井武夫投降代表,所带的一系列有关军事方面,包括日军目前的兵力图、指挥册,所有有关军事方面的、军队方面的东西,陆海空三军的128万人的驻扎情况、兵力配合情况要无条件交到这里。这时候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交了所有在华的1283200人的兵力部署情况,陆海空三军,这个非常重要。
这是自甲午海战以来,日本国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向一个国家投降,它是无条件放下屠刀,这个时间应该永恒定在1945年8月21日。
再一个就是中方给日方一号备忘录,确定了芷江总受降以后,全国再分16个受降区、101个缴械点分别接受日本的投降,包括台湾、北平、越南。中方的范围是越南北纬16度以北的整个在华,除了东三省以外全部纳入中方的接受范围。确定了接收南京、北平、上海的时间表,而且由芷江调运多少兵力去接受南京的回归。会谈从下午4时持续到5时。
22日上午,双方进行第二次会谈。
8月23日下午,今井武夫得到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总司令召见。进行谈话后,允许日本降使一行返回南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先生说,实际上典礼是一个小时,典礼过后还有两天陆续要召见投降代表,中国产生了那么多备忘录,备忘录就是给日军的投降指令。备忘去哪个地方,有中方的受降官来接收,日方是哪一个部队无条件投降。一系列的东西全部在芷江产生,一系列受降备忘录就是要求日本投降的所有东西。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国民政府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了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实际上南京受降的相关准备工作都是在芷江洽降中确定下来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先生认为,芷江是抗战胜利军事上受降,南京则是政治上受降,其象征意义更大。“现在大家所知道的南京签字,日军投降签字1945年9月9日上午9点,这个签字仪式不到20分钟。实际上芷江是从1945年的8月21日到23日前后三天共52个小时,原定按照当时蒋介石和何应钦,包括美国人,所有的商定,日军的投降及签字仪式全部在芷江办理完,南京这个签字仪式是由芷江临时改到南京的。”
芷江受降过程中间,确定了芷江受降之后,全国再分16个受降区、101个缴械点分别接受日本的投降。在原定的过程中间,日军的投降,所有关于日本投降的备忘录,芷江产生了1-24号备忘录,这备忘录就视同给它的投降命令。
在受降过程中间,确定由芷江空军2.6万新六军,就是驻扎在芷江的新六军接收南京的回归,这个时间是1945年的8月16日到30日之间,由芷江空军2.6万新六军去南京,包括北平、上海,所有的接收都是在芷江定的。
这个时候何应钦打了一个电文,报告讲的是南京接收的时间,而且派了兵力多少去南京接收。这时蒋介石来了一个电文,“签字仪式决改南京”。为什么?因为南京毕竟是中华民国的首都,蒋介石是放弃了南京到陪都重庆,再一个南京遭到了日军的生灵涂炭,就把不到20分钟的签字仪式留给了南京。那就出现了一个芷江受降、南京签字,那就是南京签了一个文本、签了一个降书、签了一个字,那是政治上的,芷江是军事上的。也就是一个军事上的受降,一个政治上的受降,实际上这两个阶段都是日本国向中国投降的重要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缺一不可。
责任编辑:陈亦可 最后更新:2023-08-25 09:38:0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