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敌后的抗大分校
一、抗大第四分校
抗大第四分校于1940年3月在豫皖苏边区创建,在准北洪泽湖畔发展,1945年抗战胜利后结束,是新四军中成立最早、历时最长的一所分校。它吸收华中和江南的知识青年,在江淮平原的艰难条件下坚持办学,共培养了近5000名干部,为新四军第四师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随营学校的成立
1938年5月9日,徐州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5月22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全军发出指示:徐州失守后,河南将迅速陷入敌手,我应准备向豫、皖、苏、鲁4省敌后发展。在此之前,彭雪枫受中共中央派遣到达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主持河南省委军事部的工作。9月2日,中共中央长江局负责人周恩来、叶剑英根据日军将战线推进到武汉地区,豫东、皖北大片国土沦陷的情况,指示中共河南省委将抗日武装斗争的重心移向豫东,创造苏鲁豫皖边区新局面,与八路军冀鲁豫部队沟通联系。据此,中共河南省委决定开创豫皖苏边根据地,将竹沟教导队毕业的部分学员、八路军从山西临汾派到河南确山竹沟镇的部分干部以及在当地招收的新兵共370余人,组成游击支队,由彭雪枫率领,于9月30日从竹沟镇誓师出征,向豫东敌后挺进。10月11日,支队抵达西华县杜岗镇,与原中共豫西特委书记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一部,以及先期到达的由萧望东率领的先遣大队会师,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吴芝圃任副司令员,辖3个大队,共1020人。10月下旬,游击支队经鹿邑,进入睢县、杞县、太康地区,根据豫东、皖北平原地区的特点,灵活运用游击战术,积极打击伪军、土匪,扩大了新四军在豫东地区的影响。
在游击支队东征胜利的形势下,豫东许多有志抗日的青年学生,纷纷要求参加新四军。同时,随着部队的发展也急需培养干部。为此,支队决定开办随营学校。
1938年11月,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在睢杞太地区成立,彭雪枫兼任校长,吴芝圃兼任副校长,萧望东兼任政治部主任。学员共有120人,编成1个中队,下设两个分队和一个女生队。钟致远任中队长,段佩明任政治指导员,第一分队由钟致远兼任分队长,第二分队由杨斐任分队长,女生队由李芝生任队长。12 月上旬,支队进驻河南省鹿邑县白马驿整训。与此同时,随营学校制定了教育计划。为保证教育质量,支队首长亲自授课。由八路军派来的一批干部,也同随营学校-一起行动。
1939年初,新四军游击支队继续东进,开辟商丘、毫县、永城地区,相继进行了芦家庙、瓦岗战斗,打击了日伪军。支队继续东征萧县、宿县地区,歼灭了土匪武装,在对敌作战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1939年夏,随营学校开始第三期的招生工作。有宿县、蒙城、淮远等县的100多名青年报名入学。9月,随营学校移驻涡阳县新兴集以西的麻冢集。10月,豫皖苏边区党委成立,游击区已扩大到10个县。当月,游击支队两个学兵排60余人并入随营学校学习,边区的萧、宿、永、亳等县青年也纷纷前来报名,学员增加到250多人。
1939年11月,游击支队改称为新四军第六支队﹐仍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到年底,支队已发展成为拥有3个主力团、4个总队、1个特务团和3个独立团的游击兵团,共1.78万余人。
12月11日,第六支队随营学校在新四军《拂晓报》刊登招生广告:为适应抗战需要培养军事政治干部人才,招收18岁以上25岁以下之初中以上或同等学历者300名﹐课程有统一战线、游击战术、三民主义、中日问题、政治工作、群众工作、步兵战术。招生广告刊登后,边区各县青年踊跃报名,安徽、河南国民党统治区的不少进步青年,也慕名远道而来。不久,永城县干部训练班100多人并入随营学校,全校学员总数达到500多人,编成4个中队和1个女生队。随后,学校机构得以充实,教学逐步走向正规。
(二)第四分校在豫皖苏边区成立
1939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就江北新四军向东海边发展的问题,致电刘少奇、彭德怀等,指出:“中原局应动员豫西鄂北的大批忠实青年去彭雪枫部开办千人左右之学校,雪枫在当地应注意招收些知识分子”;“北方局应立刻准备从抗大本校及一、二两分校拨出学生700人妥慎地送往雪枫处”。
1940年2月24日,毛泽东、王稼祥致电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刘少奇:华中青年学生因受李品仙压迫,大批地来新四军,华中应立即成立抗大分校,吸收华中大批青年学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第六支队党委决定,以随营学校为基础,成立抗大第四分校,彭雪枫兼校长,吴芝圃兼副校长,刘作孚任教育长,廖弼臣任训练部部长,萧望东兼政治部主任。学校下设训练部、政治部、总务科、供卫科和秘书室,分别管理全校的教育、行政和政治思想工作。
豫东、豫南、鄂北、皖北不少知识青年,在中共各级党组织的护送下,克服种种困难,奔赴分校。支队还从部队抽调了200多名优秀连、排干部,送分校培训。随营学校的第一、二、三中队和女生队共180多人,于3月中旬转入分校继续学习。
3月18日,抗大第四分校在支队司令部驻地涡阳县新兴集的“精忠堂”举行开学典礼。支队和边区领导彭雪枫、吴芝圃等出席了大会。彭雪枫在会上讲了话,他勉励大家要能文能武,立志做一个政治的军事家,军事的政治家,把抗大四分校办成培养军政干部的大熔炉。
开学后,仍有不少知识青年络绎不绝地到校学习,学员增加到1000人左右。这期学员,有来自豫皖苏根据地的知识青年,有来自河南、安徽等国民党统治区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还有从敌占区大城市来的爱国青年和从部队抽调的200多名连、排干部。不久,支队又将教导队和萧县学兵连调归第四分校建制。
学员编为两个大队和两个直属队。第一大队为军事大队,大队长吴刚,政治教导员刘结挺,辖第一、二、三中队。第一中队由彭修强任中队长,沈坚任政治指导员﹔第二中队由钟福云任中队长﹔第三中队由刘步周任中队长。第二大队为政治大队,大队长谢裘,政治教导员赵坚明。辖第四、五、六中队。第四中队由韦非任中队长;第五中队(青年队)由季辉任中队长;第六中队由严肃任中队长,刘建功任政治指导员。直属防化队由耿佩伦任队长,施哲平任政治指导员。女生队由解少江任队长,贾铁梅任政治指导员。由于干部短缺,许多中队干部身任数职,许多领导干部兼任教员。各大队分驻在麻冢集及其附近,距日伪军据点只有10多公里,常常可以听到枪炮声。学校无固定校舍,全是借用民房。第一大队驻唐楼,第二大队驻曾楼,女生队驻集北头街西,防化队驻麻冢集西,校部驻集北头街东。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知识青年较多的特点﹐设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革命问题等基本理论和游击战术、步兵战术、战略指导、兵器常识、射击投弹等军事技术基本知识课程。同时,还有党课教育和形势教育。各大队根据自身的特点,分别制定教学计划。由于缺乏专职教员,开学后,支队和边区党委负责同志都亲自到学校讲课或作报告。彭雪枫讲游击战术,吴芝圃讲群众工作,张震讲步兵战术和战略指导,萧望东讲政治工作,张百川讲政治经济学,孙叔平讲中国革命运动史,周季方讲哲学、党史,曹荻秋讲中国革命问题,向明讲群众运动,刘作孚、王子光、戴岳也经常讲课。领导同志讲课、作报告时,结合边区斗争实际,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给学员以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彭雪枫还先后为分校编写了《游击战术的实际运用》、《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有一次,他讲军事理论课时,结合抗战实际,精辟地阐述了敌我形势及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思想。学员们把他讲的这一课,誉为“生命的第一课”。
为了发扬民主﹐有利于学员互相帮助和自我教育,1940年5月13日,第四分校学生会举行成立大会,王奇等12人当选为校学生会执行委员。彭雪枫亲临大会讲话,对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国内外形势作了精辟阐述,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敌后斗争的任务,提高了奋发学习的信心和参加抗战的勇气。6月1日,支队在新兴集召开纪念“五卅运动”大会,检阅了部队和抗大第四分校的训练成绩,号召边区军民继承“五卅”革命精神,争取抗战早日胜利。大会进行中,突遭千余日伪军的袭击。彭雪枫果断地指挥部队进行顽强的反击,歼敌200余人,分校学员安全转移。这是抗大第四分校成立后经受的第一次战斗考验。
1940年4月,抗大总校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派出华中派遣大队加强第四分校的办学力量。华中派遣大队由刘清明任大队长,李干辉任政治委员,率领200余名教职人员,从晋东南的蟠龙镇出发,经冀鲁豫,过平汉路,长途行军,历时3个月,于6月26日到达第四分校驻地麻冢集。随后,华中派遣大队编入抗大第四分校。刘清明任副教育长兼训练部长,李干辉任政治部主任,张明河任副主任,侯香山任训练部副部长,李挽伦任军事教育科科长,邓江任政治教育科科长。其他同志分配到机关、大队和中队担任军政领导和教学工作。为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分校成立了教研组,编写统一教材,组建临时补习班,边学边教。在教学安排上,军事队军事课占2/3,政治课占1/3;政治队政治课占2/3,军事课占1/3。
第一期学员经过6个月的学习,于1940年9月18日毕业,分赴部队和地方政权机关工作。分校对学员的学习成绩、实践活动及政治思想表现,认真作了鉴定,并颁发了《毕业证书》。彭雪枫校长为学员题写了“事非经过不知难”的赠言。
(三)参加反顽战斗
1940年11月7日,第四分校第二期开学典礼在麻冢集南的牌坊集举行。彭雪枫校长出席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指出:永城、毫县、宿县之日伪军,最近调动频繁,似有对我边区进行“扫荡”之势。你们应该一面学习,一面战斗,要经常处于战备状态,随时应付敌人之“扫荡”,做好在战斗中办学的准备。
第二期学员约900人左右,有部队选送的连排干部,有地方党政干部,也有外来的知识青年。编为两个大队,7个中队,其中3个部队干部队,1个地方干部队,3个知识青年队。第一大队由武刚任大队长,刘结挺任政治协理员。第一中队由杨再林任中队长,杨致平任政治指导员﹔第二中队由李平夫任中队长,刘步周任政治指导员﹔第三中队由王天锡任中队长,王伟任政治指导员。第二大队由王光堂任大队长,李泗美任政治协理员。第四中队由陈秉德任中队长,马云涛任政治指导员﹔第五中队由周子平任中队长,项铁任政治指导员﹔第六中队由董振华任中队长,刘建功任政治指导员。女生队由解少江任队长,黎珂任副政治指导员。
1941年初,日军进一步扶植南京汪精卫政权,并趁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之机,纠集兵力,向华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豫皖苏边区位于津浦路、陇海路、黄河及淮河之间,是华北与华中抗日根据地联系的纽带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它不仅是日军“扫荡”的重点地区,也是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主要目标。当时,蒋介石除了原部署在豫东、皖北的第十二军、骑兵第二军外,又从豫西调来国民党嫡系汤恩伯的第三十一集团军作为骨干力量,总计9个师,10余万人,以相当于新四军第四师7倍的兵力,企图--举围歼新四军第四师主力。(1940年8月,新四军第六支队与八路军第二纵队一部合编成八路军第四纵队;1941年3月,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治委员。)
面对日伪军“扫荡”与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的险恶环境,第四分校采取小型、分散、隐蔽的办学方法,昼伏夜行,不断转移,利用战斗间隙进行教学。
1941年2月9日,第四分校奉命开始转移。行军中,下起蒙蒙细雨,衣服背包都被淋湿了。后来,又飘起雪花。经过三天雨雪中的急行军,分校教职学员于12日到达涡河北岸双涧集渡口。此时,北风卷着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各学员队按建制站在涡河岸边等待渡河。在教育长刘清明的指挥下,全校仅靠3条小木船,井然有序地渡过涡河,进驻周圩子休整。3月中旬,为了便于主力部队执行反击作战任务,也便于学校进行一些教学活动,并执行支援作战的任务,学校调整了教学组织,把学校干部、学员和后勤人员整编为3个工作团,分别随新四军第四师师部、第十旅、第十一旅活动。
第一工作团由校部、第一中队、女生队等单位组成,在刘清明教育长率领下,随师部行动。第二工作团由第二、四、六中队组成,在吴剑、李挽伦率领下,随第十旅行动。第三工作团由校政治部和第三、五中队组成,在政治部张明河主任率领下,随第十一旅行动。
工作团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地方政府筹粮、扩军、做群众工作、支援部队作战,并同敌人进行游击周旋,以保存有生力量,执行巩固后方的任务。他们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动员了300多名青年参军,征集军粮10万斤,胜利地完成了上级给予的任务。随后,分校奉命在宿(县)、蒙(城〉公路沿线进行游击活动。
5月1日晚,分校向淮上地区转移,准备东进。各工作团经过50余里的急行军,通过宿蒙公路日伪封锁线,转移到蒙城东北苗庄西南一带。当得知顽军已有部分骑兵渡过涡河的情报后﹐分校当即决定于2日晚返回苗庄及其东北一带。3日晨,驻苗庄的第一工作团哨兵发现顽军骑兵自东南方向向西疾进,过早地向其射击,暴露了目标。顽军骑兵随即向苗庄发起攻击,形势十分危急。刘清明教育长当即决定留第一中队担任阻击任务,牵制敌人,掩护直属队和女生队迅速向驻地西北转移。第一中队是军事队,100多名学员都是部队选送的营、连干部,有几名是红军干部,战斗力很强。但这一带是平原地区,有利于骑兵的运动。战斗刚打响,据守村口的全中队惟一的一挺轻机枪出了故障。第一中队在敌众我寡、武器陈旧的困难情况下,发扬英勇牺牲精神,以屋顶、树干和墙基为依托,用步枪、手枪和手榴弹与敌展开了村战、巷战、肉搏战,顽强地抗击敌人,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但大部分同志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第中队与顽军交火时,校部和女生队向北急速撤退。时值春末夏初,地上没有庄稼﹐路边树木又少,他们在毫无隐蔽的平原地带,一气跑了10多里路,接着又急行军50多里,终于安全地撤出了危险地带。
当第一工作团在苗庄遭敌袭击时,第二工作团第四、第六两个中队位于距苗庄五六里路的东北方向。他们听到枪声后,立即集合部队,沿交通沟向北安全转移至南坪集附近隐蔽,避免了损失。
5月3日下午,第三工作团在曹市集东南,遭敌骑兵袭击。当时部队在宿蒙公路两侧休息,闻有敌情后立即向北转移,当行进至刘庄以北赵庄以南的一个大凹坡时,突然遭敌骑兵袭击,部队未及展开,随即被围,干部、学员生还者甚少。
第四分校在一天内,两处遭敌袭击,干部、学员伤亡近300 人,经受了一次血与火的严峻考验。
(四)肩负教学与作战双重任务
1941年5月5日,分校随师直属队,经宿县南蕲集过浍河,穿越日伪津浦铁路封锁线,向皖东北根据地转移,8 日,到达安徽省泗县鲍集(今属江苏省盱眙县)一带作短期休整,并总结和检讨了5月3日在苗庄战斗的经验教训。为了稳定学员的情绪,彭雪枫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他要求大家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第四师师部转移到津浦路东后,与在该地活动的第九旅会合,组成淮北军区,彭雪枫师长兼任军区司令员。师部驻在洪泽湖西岸的半城集(今泗洪县雪枫镇)。学校奉命经由洪泽湖以北的成子湖,南渡淮河到淮宝县(旧县名,今部分属洪泽县)永丰镇,一面整顿,一面教学。由于第一、三、五中队伤亡很大,已不成建制,学校调整了组织和干部配备﹐撤销了大队一级机构,改由分校直接领导各中队的工作。
8月13日,学校奉师部指示,由永丰镇出发,西渡洪泽湖,于16日到达半娀集以西的祖姚庄。30 日,第二期学员毕业,分配到部队和地方机关工作。
9月下旬,师部从部队抽调了80余名营、团干部,组建一个干部队来校培训。张永远任队长,寿松涛任政治指导员,刘增奎任支部书记。军事课占60%,主要是学习营、团战术,由军教科科长李挽伦主讲。政治理论课占40%,主要学习中国革命问题和哲学,由孙叔平主讲。由于部队工作需要,这个队的学员不断进出,流动性较大。
10月27日,第三期在祖姚庄开学,学员约有700人左右。其中,有从部队抽调的干部,有从当地招收的知识青年,也有来自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青年学生,学员编为6个中队。开学不久,第四师参谋长张震兼任分校副校长。
1942年6月,泗县、灵璧、泗洪等县的日伪军调动频繁,似有进攻半城集的迹象。为此,学校随师部向南转移到洪泽湖西岸鲍集镇,以防敌偷袭。
1942年9月,第四期在鲍集镇开学。学员共编6个中队,4个军政干部队,1个青年队,还有200多人的普通科,从上海来的女青年编为1个女生班,附设在第二中队学习。这期开学前,蓝侨任训练部部长。
不久,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决定,为了便于领导和指挥﹐将准宝县划归第四师管辖。11月初,分校奉命东渡洪泽湖,接替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的防务。这样,分校不仅肩负繁重的教学任务,还承担了淮宝地区的防务工作,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准宝独立团和民兵保卫这一地区。
准宝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淮北粮仓之称。这里西临洪泽湖,东靠宝应湖,南有淮河,境内大小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是一个水网地带。分校与准宝独立团共同组织了对两淮(淮阴和淮安)的侦察情报网,随时了解日伪军活动情况,从而取得了一定的对敌斗争主动权。为了执行作战和组织领导教学的双重任务,分校训练部兼行作战部的职责,一部分干部集中精力抓教学,一部分干部分管作战与情报工作,随时做好反“扫荡”的准备。
1942年11月24 日,日伪军一部奔袭淮宝县高良润镇,遭到新四军第四师部队和民兵的阻击,未能继续南犯。此后,分校处在反“扫荡”的战斗环境中,坚持在洪泽湖畔的水网地带与敌人周旋,以中队为单位分散教学,边学习边战斗﹐并利用淮宝地区自然条件好的特点,种粮种菜,打鱼捞虾,养猪养鸭,不仅改善了学员的生活,还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密切了军民关系。
1942年12月30日,分校进行精简,重点是缩减机关,加强连队。教员下队,同时实行行政、政治干部兼课。训练部的军教科、政教科、文教科撤销,改设军事主任教员和政治主任教员。政治部改为政治处,取消科股。组织科取消后,设总支书记及几名组织干事;宣传科取消后,只设几名宣传干事;保卫科取消后,设特派员和几名保卫干事。
分校对外番号称“独立团”,校部称“团本部”,训练部称“参谋处”﹔校长称“团长”,教育长称“副团长”﹔训练部部长、副部长称“参谋长”、“副参谋长”。
1943年5月3日至5日,张震副校长到学员队检查学习和训练情况。5日下午,他在分校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分校要以战斗的姿态、突击的精神完成学习任务。要求提高干部的战术素养和战斗指挥能力﹔加强学员的射击技术及利用地形地物的训练;搞好干部的整风学习﹔努力生产,开垦土地,种好庄稼。
1943年7月1日,分校召开了党代表大会。副校长陈锐霆致词,政治处主任邱一涵代表分校党组织作了工作报告,对学校党的工作提出5项要求:1.巩固党的组织;2.坚定革命胜利信心;3.提高警惕,加强党员思想修养,锻炼思想意识;4.同个人主义、宗派主义作斗争,要以脱裤子、割尾巴的精神去克服缺点;5.服从组织决定,渡过难关,坚持革命到底。1943年10月,日伪军在准北、淮南地区增设据点、修筑公路,蚕食边区,推行伪化政治。准宝境内党政军民,在抗大第四分校副校长兼准宝县委书记陈锐霆的指挥下,粉碎了日伪军的“治安肃正”计划,从而保证了分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1944年4月1日,学校集中半数以上的在职干部,在曹王庄举办首期整风学习轮训,历时8个月,于11月结束。12月,在湖西刘凹举办了第二期在职干部整风学习轮训,于1945年5月结束。通过学习文件,联系实际总结个人思想,整顿学风,主要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这次整风学习轮训,曾有过一些过火的做法,但总的来说,全校干部思想活跃,读书、研究问题的空气浓厚,上下紧密团结,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工作。
新四军第四师为执行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关于向河南敌后发展的战略任务,于 1944 年8月间西征,在萧(县)宿(县)永(城)夏(邑)之间,同日伪军及顽军展开激战。9月11 日,彭雪枫师长在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不幸牺牲。为了纪念彭雪枫师长,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政治部于1944年10月12日作出决定:将永城县更名为雪枫县﹔抗大第四分校命名为雪枫军政大学;将彭雪枫的事迹写成传略作为新四军各师的教材。为了第四师西进恢复豫皖苏边区根据地战斗的需要,彭雪枫牺牲的噩耗只传达到团以上干部,分校改名的决定也未公布。
1944 年,边区形势好转,根据地日益巩固与扩大。为了迎接战略大反攻,分校奉命扩编,政治处改为政治部,训练部与校部合并改为校务部,政治教育划归政治部,成立宣教科。1944年9月,第六期开学。共招学员1000余人,编为3个大队:第一大队为军事大队,第二大队为政治大队,第三大队为知识青年大队,亦称普通科。
1945年3月24 日,新四军第四师在祖姚庄举行了庆祝抗大第四分校成立五周年暨雪枫军政大学命名大会。正式宣布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政治部1944年10月12日的决定,将第四分校更名为“雪枫军政大学”。张爱萍师长兼校长主持大会并讲话。他说: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反攻,我们要培养大批的军政干部,凡是从这里毕业的干部,都应该具备彭雪枫同志一样的品德。他勉励大家要以实际行动来悼念彭雪枫师长,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新的雪枫军政大学,为培养千百个雪枫式的干部而努力,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5年5月,雪枫军政大学开学,继续培养部队的军政干部和从江南来的知识青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雪枫军政大学与苏中公学、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合并,成立“华中雪枫大学”。
本文节选自《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3-02-02 16:32: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