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将军戎马一生、战功赫赫,被誉为“常胜将军”。但他始终谦虚地以“沧海一粟”自况,以“普通一兵”自律,发之于诗词,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对广大人民的拳拳深情。
“地覆天翻今非昔”
粟裕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南昌起义,时任前敌委员会警卫班班长。随后,他参加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跟着起义队伍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时任连长、党代表。粟裕非常珍惜自己这段人生经历,在晚年重访旧日战场时依然心潮澎湃:“南昌风雷震大地,潮州七月红南粤。碧血洒韩江,激流汇井冈。重来已过半世纪,地覆天翻今非昔。竹竿山头望,无限好风光。”诗中的“七月”实为农历,人民军队两万余人在“风雷震大地”的南昌起义之后于8月3日向广东方向转移,一路上不断遭到反动武装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于9月23日到达广东潮州。经过“碧血洒韩江”的顽强抗争,队伍最后仅剩下不到800人。但是起义领导者朱德、陈毅等毫不气馁,于翌年4月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激流汇井冈”,武装斗争掀开新的一页。1982年,粟裕为纪念建军55周年在《解放军报》发表了《伟大的转变——读朱德同志〈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有感〉》。他指出,从北伐失败到土地革命,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次伟大转变。而从南昌起义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到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创建农村根据地,是这个转变的重要标志。转变的激烈斗争,产生锻炼了人民军队,这正是语中“地覆天翻今非昔”的巨变。
“敌后军民齐奋战”
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国民党旧军队最大的不同是坚定地与人民站在一起,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粟裕在戎马生涯里始终坚持人民军队思想,用兵如神、屡立战功,抗日战争初期的韦岗、官陡门伏击战就是其中的两个生动战例。韦岗是位于江苏镇江至句容之间一个小镇。1938年6月,时任新四军先遣支队司令员的粟裕指挥军队在韦岗伏击日军运输车辆,毙伤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20余名,击毁汽车4辆和大量军需物资。这是新四军挺进江南的首战,胜利极大振奋了沦陷区群众。他为此题诗:“新编新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
1939年1月,粟裕指挥军队长途奔袭安徽芜湖附近的官陡门据点,仅20分钟就全歼守敌300余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他在《为官陡门战斗胜利题诗》中生动描述了当时的战况:“新四军,胆气豪,不畏艰险与疲劳。七十里之遥,雪夜奔袭芜湖郊,伪军无处逃。伤毙满沟,活捉四十余,步枪四五十条,机枪三挺,驳壳十余条……广大人民兴高,同声咒骂汉奸罪不可饶!”军民团结一心,是新四军不断出奇制胜的法宝,粟裕直到晚年仍然念念不忘。1978年,他到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参观时,追忆“八省健儿群英会,抗日旌旗向东挥”的激情岁月,描绘了“敌后军民齐奋战,日寇弃甲又丢盔”的动人场景,他的这些诗堪称“诗史”。
“鱼水相依情意牢”
在极其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倾其所有、全力以赴支援人民子弟兵打胜仗,对于这份鱼水深情粟裕始终铭记在心。新四军军部在江苏盐城重建后,担任第一师师长的粟裕指挥军队创建并坚持了苏中、苏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平原水网地带不断粉碎敌人的“扫荡”,开辟海上后方基地和海上交通线。1945年2月,粟裕任苏浙军区司令员,领导江南人民展开声势浩大的抗日反攻。抗战胜利后,粟裕先后指挥苏中七战七捷、山东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经典战例。特别是淮海战役,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粟裕“立了第一功”。粟裕对此始终保持极其谦逊的胸怀。在晚年,为记叙原华东某军英勇战斗的《江海风云》一书题词中,粟裕深情缅怀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业绩烈士血,可歌可泣壮诗篇”。谆谆告诫决不能忘记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吾辈不能忘过去,创业艰辛忆先贤”。在为《浙江民兵斗争史》一书题词中,他回顾战争年代鱼水相依、牢不可破的军民情意,“民兵并肩齐奋战,鱼水相依情意牢”,勉励新时期人民军队要继承革命传统,拜人民为师再创新功,“忆念当年堪回首,喜看群英涌江潮”。应当说,感恩人民是粟裕诗词的灵魂。
“乐将宏愿付青山”
人民军队为人民打江山,革命军人永远为人民利益舍生忘死,这是粟裕一生的生动写照。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先后担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由于在战争中多次身负重伤,粟裕晚年长期遭受病痛折磨。他以惊人的毅力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为把我军建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1964年,他写下《老兵乐》一诗明志。在诗中,他以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回顾“爆炸轰鸣如击鼓,枪弹呼啸若琴弹”的军旅生涯,表达了“对镜不须叹白发,白发犹能再挥鞭”的从军豪情。晚年的粟裕心系国家,随时准备以一个老兵的身份再上战场。1979年,年逾古稀的粟裕写下了《抒怀》一诗。在这首七律的最后四句,他写道:“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在九死一生的革命生涯中,粟裕多次命悬一线。他总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那是因为,他心中始终牵挂人民,把人民利益看得重如青山。
1984年1月25日,中顾委举行春节茶话会。生命垂危的粟裕无法出席,大会宣读了他的书面发言。这篇发言的最后写道:“我们这些老同志,常被人称为‘有影响的人士’……让我们珍惜这种影响,在有生之年,为党为人民发出最后的光和热吧。”《人民日报》随后全文刊载,然而这竟成为粟裕的绝笔。2月5日,他溘然长逝。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时指出:“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粟裕的诗词,生动阐释了这一讲话精神的真谛。(张大伟)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4-03-20 10:16:3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粟裕: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大将
下一篇:粟裕苏中抗战威震敌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